gu903();鼓声激昂,迎来夜幕中主角的登场。
一道比探照灯更加凝实的橘红色光柱陡然出现在夜幕之下,数秒之后,高空中一只体长至少十米的“大蝙蝠”开始坠落,航拍无人机清晰地记录了这数秒时间里发生的一切。
光柱从距离智械部队在遥远后方建立的中转基地亮起,酷似早期科幻电影中的激光剑,甫一出现便刺在目标的双翼,高空中驱赶其他怪物的大蝙蝠似乎提前预感到了危险,但不论它的逃离速度有多快,也快不过光速。
由超大功率固态激光武器所发射的激光束在这个距离上有每平方厘米三万五千焦耳能量密度,高能激光投注在大蝙蝠的双翼后,将它的肌体表面急速融化,汽化蒸发,同时汽化物质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强力冲击波,在它翼间撕开触目惊心的裂痕。
如果这不是一个生物体,而是一架飞机或一枚导弹,那么靶标表面材料会吸收热量被加热后迅速软化、融化、气化并电离,而当靶标深层温度高于表面温度使气化过程加速,内部压力的增高便会使靶标产生爆炸。
换言之,如果这是一架入侵境内的空天飞机或导弹,那么它此时已变成一团火球。
而位处高空的“大蝙蝠”,却没有被这一发激光炮直接击杀,但激光束不仅在它双翼间破开打洞,还几乎将之整个撕裂,失去飞行能力后它只能哀嚎着向地面坠落,然后摔成一块肉饼。
随后,又有三柄光剑出鞘,闪耀夜空。
上京总参,一位张姓少将激动地跳起来,踹翻了座椅,他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总是和善亲切,风趣幽默,以近六十的年纪和军事专家、将军的身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但少有人知他这位“战略忽悠局局座”不只是一位专业的嘴炮选手,还是军事武器理论的专家和军事装备学的带头人。
华夏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华夏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这些头衔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在媒体面前抖机灵耍小聪明的哗众取宠者。
人人都说他是战忽局局座,总以为不论他说什么都是在误导其他国家的军备研究,让外媒对华夏军力与军备做出错误判断。
或许有意无意间他确实做出过一些误导,但谁又知道每次他做出“战略忽悠”时,内心有多么希望自己所宣扬的华夏军事科技突破能够成真。
如今,真的梦想成真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无敌上
发生在虹口区的这两场局部战斗,从规模上来说算不上旷世大战,但从效果和影响来看,说是惊世骇俗震怖寰宇也不为过。
同为观战者,杨小千与于谦受到的震动并不比其他人少。
沉默良久,于谦终于将腹中荡气回肠的感受伴着一口浊气吐出:“厉害,了不起。”
杨小千嘴唇抿成了两条细缝,不知该如何评论,想了想,最后抛了根烟到于谦面前。
“抽根烟,压压惊。”
于谦熟练地点上火,深吸一口,烟雾涌进肺里滚动不休,轻微的灼烧感远远比不上心中的澎湃刺激。
“这是真正的一人成军啊。”于谦再次发出感慨,“传说,在二号地球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位一人成军的至尊强者,但他们无不是打开了多道锁链而后精心苦修多年,才能拥有一人成军、威震天下的实力,没想到刘远舟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达到了如此程度。”
杨小千点头不语,他认为于谦的判断并不正确,或者说这个比较并不恰当。
或许在二号地球确实曾出现过一人成军的强者,比如那位十年统一北地,二十年建立强盛帝国的千古一帝姬恒,如果于谦带来的史记没有刻意夸大,那么在魔潮降临二号地球时,姬恒以六十岁高龄率禁军迎战,禁军全灭后姬恒仍然一人奋战,直到他力竭而亡,他脚下的魔物尸体已经垒成一座高山。
且不提觉醒者到底要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要苦修多少时间,才能拥有足够的破坏力和耐力去独自挑战一支军队,即便真有这样的强者,他们的成就也是不可复制而且必然存在上限的。
试问,二号地球从活尸危机至今,四百年间总共出现过多少位一人成军的强者呢怀表所记录的资料中,有着明确记载的仅有两位,一位是大乾皇帝姬恒,另一位则是覆灭魔潮的希望之星创始人。
也许,由于另一个地球的交通不便、通讯技术落后,导致其他曾出现过的超级强者并没有被希望之星的管理者收录到资料中,但可以肯定,他们的数量少之又少。
而刘远舟则不一样,从刘远舟掌管零一基地至今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而零一的诞生更是在第一次魔潮降临之后,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刘远舟便秘密制造出一批能够投入战场应用于实战的智械军团。
不仅如此,零一基地还在军事装备与其他领域做出了为数众多的重大突破,仅从现在来看杨小千身份特殊,不能拿事务繁忙当作借口永远不去学习军事知识,所以他曾花大价钱聘请顶尖的私人军事顾问,因此对智械军团所使用的新装备也能看出些许门道零一基地不仅研发出了领先美联邦至少二十年的三维电子沙盘,还在无人机应用及反制技术和全固态激光武器这些领域超越了全世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