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4(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2291 字 2023-10-13

他们看重的是你爹,是燕王庞大的威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如果不清楚这些,冒冒失失,进入官场,进入京城的圈子,还不知道要给老爹带来多少麻烦,也不知道要给王家带来多少祸

趁着胜负未分之前,赶快去岭南,积累实力,历练本事,等一切水到渠成,再回到京城,那个份量就完全不同了。

从这里也就看出了老爹和文彦博的强弱,老文是看到好处,一头扎进去,十头牛都拉不回可老爹不一样,不但能看到机遇,还能看到背后的风险,或许这才是老爹所向睥睨的厉害之处

大格局,大眼界,大心胸,大气度王宁安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变成自己的粉丝了,他还在拿不定主意,要说起来,司马光也有不少功劳,尤其是王宁安没有进入政事堂之前,司马就是他在政事堂的代言人。

那时候的政事堂可比现在险恶多了,一大堆资历吓死人的老臣,司马光承受了多少压力,就连吕惠卿和章惇等人,也得到了司马的关照。

至于和金融集团搅在一起,也是因为当时情况糟糕,他不得不自保而已。

弄到了今日,是是非非,早就说不清了。

司马一定要走,但也要给他一点体面还记得司马提到过,他要修书,正好,就让他去编资治通鉴,也算是文坛的盛事了。

王宁安在盘算着,可另外一些人,也在积极谋划着。

“君实相公,燕王府的二公子被发走了是不是燕王觉察到了他和那帮人勾结,迁怒于他,看起来燕王还是重视君实相公的。”杨时如是说道。

司马光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要真是这样,那他也就不用殚精竭虑,等着胜利就好了

小彘在暗中的那些动作,包括老文重出江湖,司马也知道一些。

如果师父真的不高兴,何至于等到今日。

他走了,假如是师父不用他传递消息了呢

那为什么不用了,是不是师父已经有了打算,就不用信差了

假如是这样,师父的心究竟会倾向哪一边他手里的刀子,又会砍向谁,这可就太值得思索了。

司马光能感到,师父一次比一次更加冰冷,谦和,礼遇,尊重唯独没有师生之间该有的亲切

或许

司马闭上了眼睛,下一刻,他猛然睁眼,显得怒不可遏。

“吕诲那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就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杨时也很无奈,“君实相公,不是我们不帮忙,可文彦博那个老狐狸看得太紧了他天天盯着议政会议,而且还制定了一大堆的条例,不让我们干涉正在审讯中的案子,我们也是有心无力”

“哼”司马光冷笑了两声,“你这么说,我也就这么听,但是,你别打量着这个案子和你们没关系,如果真的查下来,谁也跑不了”

“我们明白。”

杨时谈过之后,就匆匆告辞。

司马光靠在椅子上,显得十分无力。

拿不到老师的支援,又和新政学会决裂,加上失去了议政会议的强援,他唯一还有点优势的就是朝廷百官。

可问题是这帮当官的都是墙头草,随风倒,关键时刻指望不上司马光熟读经史,太清楚了,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退一步,退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等着风向变了,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他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一卷几年前写的书稿,这是他在几天前找出来的,当时上面还满是灰尘,自己有修书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却迟迟没有机会或者说,他还舍不得权力的滋味,没有当过首相,怎么忍心隐居修书呢

可眼下这个局,他的确想走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搞不好就连他都陷进去了。只是吕诲的案子非常糟心,司马光也没有把握,到底会牵出多少事情。这帮畜生背着自己,在下面做了太多的坏事,最后却要自己给他们擦屁股。

“哎,真是进退两难啊”

司马拿不定主意,可是刑部那边已经找到了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且还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铁证

韩宗武邀请都察院,御史台,包括章惇和吕惠卿等人,到了刑部的后堂。

在地面上,摆着几十具担架。

“这,这是什么”大家惊讶道。

“你们自己看吧”韩宗武黑着脸道。

章惇走过来,掀起之后,立刻皱眉头了,他连着看了好几个,全都是骸骨,而且是肢体不全的骸骨,已经腐烂非常严重。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别卖关子了”

韩宗武道:“这是汝州的一个村子,一共200多口人,被一场山洪淹没,全村仅有5个人生还,这些尸骨就是刚刚挖出来的”

曾布立刻道:“这个事情我知道,户部为此拨了专款,怎么,这个案子和吕诲有关系”

“这个村子的后山是煤矿,我们批了两个工厂进行开采但是在一年之前,两个工厂突然合并,开采量增加10倍还多,为了运输煤炭,他们把周围山上的林木悉数砍光,准备开山建路,结果路没有修成,一场暴雨来袭,就把一个村子给淹没了”

苏辙大惊,“这么大的事情,当地就没有人能管吗”

“呵呵大理寺卿的生意,谁有胆子管”

第1082章朝廷的大阵仗

这个案子是韩宗武几乎连轴转,费了无数心血,才彻底掀开的。

而真正掀开之后,也使得所有人大惊失色。过去还有人不断发出疑问,认为以大宋的国势,已经是历代之冠,还要折腾什么,好好偃武修文,弄点文化工程,编撰书籍,传流后世,也就足够了。

剩下的都是标新立异,危言耸听

可是当这个案子爆发,大家伙才真正震撼了。

要说最冷静的人,那就是大苏了,他一点都不奇怪。

你要经济的数字,要对外动武,要大建工程,各种需要狂增,眼看着利润那么丰厚,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手段都拿出来。

这些士人老爷,捞钱也是一把好手,不服都不行。

“子瞻,你怎么看这个案子”

苏轼把胳膊一抱,微微一笑,“这个案子我没参与,半点也不清,没法说什么,我只是提醒诸位,现在地方的贪墨,打着开发的借口,官商勾结,草菅人命,所在多有。汝州这种情况,在任何矿业城市都有记得上一次火车站被烧死那么多奴隶吧我可以告诉你们,有些地方,大宋的子民也参与了挖矿,结果遇到塌方,死在里面,老板为了避免赔偿,居然谎报逃跑,这样的荒唐事,十几年,就没有断过”

大苏口若悬河,说的慷慨激昂,把许多大家不知道,或者被忽略的事情,全都掀了出来。让这几位听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你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把功夫都放在了和理学,还有司马光争权夺势上面,有几个人,把心思放在朝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