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安一手创造出一个婴儿潮。
“向外修路,拓宽市场,增加投资,吸收劳动力,向外移民”赵曙笑得眼睛眯了起来。
“师父果然是宝刀不老,这份计划无懈可击,可保我大宋几十年繁荣昌盛啊”
王宁安道:“陛下过誉了,这可不是臣一个人的手笔,而是许多才智之士,一起替大宋规划的蓝图而且在臣看来,大宋的变化一天一个样,未来真的很难说,谁也不知道几十年后会如何,陛下可不能懈怠,更不可自满啊”
这话真是发自肺腑的。
王宁安甚至都没有想过,大宋的发展会这么快
毕竟西方是靠着几百年的积累,才从海盗变成绅士,才从山寨变成原创的大宋怎么也要几十年吧或许当王宁安混成了老王,直到闭上眼睛,都未必能看到大宋真正进入工业时代。
可事实上,王宁安算错了,他太低估大宋进步的速度了。
现在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业发展,不过就是个投资积累的过程,大宋的体量无与伦比,拥有巨大的财富,转化成投资,绝对是天文数字。
再有,众多的人口,全面铺开的基础教育。天才是按照人口比例诞生的,人越多,天才就越多,教育越普及,就越容易出更多的天才,用他们聪慧的大脑,开发新技术,解决层出不穷的难题。
最后,假假的,王宁安也是个穿越者,他拥有强大的先见之明,可以跳过一些陷阱,少走一些弯路。
到了现在,就连王宁安也没法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大宋会是什么样子。
处在剧烈变化的时期,机会层出不穷,身为天子,赵曙是最自豪的那一个。
“师父请放心,弟子绝不会有半分松懈,弟子已经想好了,要继续亲征”
“还要打”
王宁安都傻眼了,明明小时候的赵曙,又软又萌的,几时变成好战分子了
见师父露出惊讶的神色,赵曙立刻解释,“弟子觉得,一旦不打仗,内部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让人头疼弟子没有勇气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只能投机取巧,打下更多的地盘,开拓更多的商机,让大家伙都忙着赚钱,天下也就不会乱了。”
好一个新奇的想法
赵曙得意道:“师父,弟子已经选好了目标,就是这里”
他伸手抓过桌案上的地图,用手指了指一个三角形的半岛
是天竺
也就是印度
“朕要打这里”赵曙格外笃定,他笑道:“师父,弟子记得早在很多年前,就想对这里下手了,如今时机成熟了,就让弟子替师父完成这个心愿吧”
进军印度
当然是一步好棋。
印度土地肥沃,人口够多,最重要是够废物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从来都是屈膝投降,就连摆脱大英帝国,也是靠着非暴力不合作。
如此奇葩,不下手,简直天理不容
打印度不难,控制印度更容易,方法用好了,只要几千名公务员就行了,甚至不用驻军,能节省一大笔钱。
皮薄馅大易推倒
难怪赵曙盯上了天竺,他兴奋道:“师父,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打败了塞尔柱之后,就派遣一些骑兵南下,抢占天竺北部山口。另外这些年,在天竺的沿海,我们也建立了商贸据点,甚至有武装商人。动用海军,水陆并进,一年之内,将天竺拿下来,只要占据了天竺,我大宋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奴隶,也拥有了除了大宋,最辽阔的市场”
“千秋霸业,远迈汉唐。”赵曙情绪激昂,大声宣誓着,“朕读史书,最仰慕者,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无论帝王将相,百年之后,皆是一抔黄土,甚至连坟茔尸首都未必能找到。魏武帝担心坟茔被挖,便广设疑冢,朕却以为不然,魏武帝的文治武功,早就写在了史册里,有何必留恋一具皮囊”
“朕侥幸承接父皇基业,兵精粮足,就该提三尺之剑,横行天下若是能打下天竺,那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壮举,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赵曙说的慷慨,可王宁安却微微皱眉。
“陛下,天竺虽然不难打,但是臣以为陛下还是不要亲征的好。”
“为什么难道师父也不支持弟子吗”
“陛下,天竺气候酷热,与大宋迥异,很容易水土不服。臣以为最好是派遣一员上将,足够把天竺拿下来了”
赵曙略显犹豫,但是老师的意思又不好驳斥。
“让弟子想一想吧”
第1066章逐步废奴
徒弟雄心勃勃,身为师父,王宁安竟然有一丝担忧,毕竟以目前的条件,万里远征,还是很有风险的。就算阿三是弱鸡,一推就倒,可恒河的水还是很有威力的,万一水土不服,感染恶疾,那就不妙了。
“爹,貌似不用担心”
狗牙儿大咧咧道:“其实这些年经营下来,天竺已经瓜熟蒂落,就等着去摘了。”
“当真”王宁安倒是没怎么关心海外的局势,尤其是南洋和印度那边,知道不多,听儿子一说,他还挺意外的。
狗牙儿立刻将情况说了一遍经营印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时王宁安的三伯带着船队,打通海路,并且弄回来马瓦里马,成为王家军崛起的最有力武器。
从那以后,他们就在印度沿海建立了贸易据点。
最初大家还挺担心,毕竟印度也是个庞然大物,在他们的土地上插旗圈地,难道不会引起反弹吗
后来他们发现,完全是多虑了。
印度自从孔雀王朝之后,就四分五裂,诸国林立,哪怕有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朝代,实际控制力,也小的可怜。
上层贵胄,生活奢侈,贪图大宋的货物,而下层的贱民,麻木不仁,比起牲口也不如。
初到印度的商人,雇佣了一批当地人,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当地人忠心耿耿,十分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简直乖得不像话
后来他们才了解到,原来最残暴的大宋商人,也要比当地贵胄客气多了,至少宋人会给佣人穿上遮体的衣服,给他们好吃的饭菜,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
更不会干涉他们的家事,也不会随便处死这个,打死那个,比起本地的大老爷,好了一万倍许许多多的贱民,都以能到大宋商人手下工作为荣,甚至视作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些人还会在身上插满钩子,以奇怪的姿势跪在地上,一连几天时间,用痛苦的折磨祈求收留很多商人把印度的见闻写下来,发回中原,都被当成了笑谈。
gu903();对于印度,大家伙只有两个字评价: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