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这回可把司马光惊呆了,他差点坐在了地上
一担是120斤,一头毛驴,最多能运两担煤出山,还需要一个人牵着。
要运走一节车厢的煤,就要1万头驴,一万个脚夫
一列火车,递得上15万头驴,15万个脚夫
司马光稍微想想,又立刻摇头了。
账不能这么算。
用那么多的驴,那么多的人,需要多少草料,多少粮食,而且狭窄的山路能不能摆得开如果有伤损意外,又要怎么赔偿
把人工成本也算进去,火车带来的效率提升,就是几十万倍,甚至更多
这可真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司马光也不淡定了,“修,一定要修铁路无论多少代价,都没有问题”
王宁安轻轻一笑,“没多少代价,就是发债先发2000万贯”
一瞬间,司马光的脸就黑了。
“我说师父,你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比如让沿途的百姓捐款,或者让商人出资”
王宁安摇了摇头,“君实,我计划修两条铁路,一个是从幽州向南,直接到金陵,另外再修一条,连接两京,这样就形成了十字形的铁路格局。”
“师父的想法好,弟子赞同。”
王宁安又道:“这两条铁路,都是几千里远,沿途道路地形复杂,需要征收土地,发动民夫,又要有最好的工匠测量设计,安排施工整个过程,必须倾国之力,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没法成功靠着老百姓出钱,或者商人投资,他们承担不起风险,唯有朝廷才能扛得起来你说吧,不发债能行吗”
王宁安曾经想过,蒸汽机也发明了,工厂也建立起来了,是不是就可以功成身退,等着大宋自己跑步进入工业化了
经过这两年的观察,王宁安断然摇头了。
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咱们不妨先想想,英国为什么能工业化,或者在工业化之前,英国具备什么条件
首先,英国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场广阔,海外的金银流入,资本充足。
其次,英国又向海外移民,使得劳动力缺口变得非常大。
而什么是工业化呢
就是资本增密,排斥劳动的过程
英国很有钱,又严重缺乏劳动力,还面临着庞大的海外需求,等于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
这时候有钱人,资本家,自然愿意使用机器,代替人工,增加产出,而工匠们,也不断革新技术,提升效率。
这样一来,水到渠成,工业化就率先发生在了英国。
很多人都扼腕叹息,觉得中国有几次都走到了工业化,资本化的门槛,就差临门一脚其实这是个幻觉
根据上面的分析,就能看得出来,以中国的体量,不论是涌进来多少资本,摊到庞大的国土上,都变得十分稀薄。
其次呢,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始终充裕,对机器的需求就不是那么强烈。
所以,两个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如何能进入工业化
反过来说,工业化也只能发生在狭小的英国海岛的体量,能轻易灌满资本,匮乏的劳动力,庞大的市场,又催生出强大的需求剩下的事情,稍微学一点世界史的人都知道了。
轮到了大宋呢,很多人估计会说,也学英国,就能成功,对不起,条件完全不同,硬要学习,只会南辕北辙
王宁安思前想后,他觉得要抛弃前世既有的观点,又要借鉴前世的一切经验,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能走得通
那就是由朝廷出面,协调组织。
资本不是不够充裕吗
借贷发债
劳动力不是很多吗
那就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来
要想富,先修路
王宁安觉得只有开启基建狂魔模式,才能把大宋导引到工业化的道路上。
“所以啊,君实,你就勉为其难吧先来2000万贯,不够再追加。”王宁安说的轻飘飘,可司马光却好像被五指山压住似的,来时候的好心情彻底跑没了。
听师父的意思,先修两条,以后还要继续干照这么下去,只怕一万年也还不清欠债啊
在这一刻,司马光是真想换个位置,谁爱管钱归谁,反正老子是不想操心了
第902章倾国之力
王宁安仔细规划了铁路线,东西走向,要经过东西二京,京兆府,应天府,海州大约和后世的陇海线重叠,至于南北向的这一条,要从幽州南下,经过沧州,一直向南延伸,到达长江以北的浦口,大致相当于津浦线。
一口气修两条铁路运输动脉,工程之大,需要投入之多,实在是超出了想象,第一批2000万贯的债券,仅仅是个开头而已。
还必须协调全国的资源和人力,来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
“如果铁路修成,从江南调运人马,三天之内,就能达到幽州,五天就能投入对契丹的作战,我大宋的动员能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铁路修通,南北货物运输,人员交流,作用比之大运河,要胜过万倍”
赵曙连连点头,眼睛放光,“师父所言极是,朕一定全力支持,只是眼下要怎么做”
小皇帝还有点迷糊,王宁安道:“要修铁路,就必须集中全国的人力和财力,首先就要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调整官制”
前面就提到过,要改革官制,只是苦于各种考虑,还没有最后定案,现在有了这项大工程,不动也不行了。
赵曙当然表示全力支持。
首先,王宁安作为首相,总揽政务,负责全面的政务,主持修路事宜。
司马光被提拔为次相,负责财政支援,并且协调地方,征用民夫工人,配合施工。
王安国被派到了皇家银行,由他整合所有金融机构,给铁路提供贷款保证。
除了上层的安排之外,王宁安又调了三个人进京,他们是苏颂、刘彝和沈括。
苏颂和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