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8(2 / 2)

gu903();范进看看她,“夫人是不信我”

“不是不信老爷,而是不想让老爷为难。边关的物资大多掌握在商贾手里,范老爷毕竟是外来人,总不能靠尚方宝剑,逼迫商人拿出物资来资助我。而官府的物资也是一样,郑军门可不想卷进汗位争夺里。他不会允许范老爷公开支持我,落人口实。”

“我要做的事,他们拦不住。”范进自信地一笑,“夫人来之前的这几天,我一直在带人抓老鼠。这些老鼠又大又肥,个个满是油水。我找到了老鼠窝,从里面找到很多赃物,都是老鼠偷来,准备过冬的。单是老鼠窃取的粮草,足以养活宣大边军一两个月,也足以让眼下宣大的粮价下降三成有余。如果拿来支援三娘子,不知结果又如何”

三娘子神色一喜,“如果有这么多粮食运进部落,辛爱手下的人马,我能拉过来一半不过这么大笔的粮草,想要运到塞外怕是不容易。”

“怎么运输的事我来想办法,只要能起作用就好。除了粮食,还有一些盔甲兵器,以及一些火药。这种东西是草原上最紧缺的,你们虽然可以掠夺一些匠人,但是没有火药,所以缺乏火器。”

三娘子摇头道:“我们确实没有火器,不过不单纯是火药的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用不上。草原健儿有自己的作战方式,一些火药并不能改变什么,相反还会让范老爷担上不必要的风险,这万万使不得。”

“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心意是另一回事。这些火药,算是本官的一点心意,夫人不要推辞。”

三娘子听到心意二字,心头又不免一颤,不知范进这句话到底包含了几重意思。沉吟片刻,忽然莞尔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低:“范老爷以如此重礼相赠,不知又要什么回报”

这种问题在这个时候问出来,不免有些轻佻,又有些挑斗的味道。再配上三娘子此时的表情,就更是相当于把山珍海味堆在乞丐面前。公平来说,她对于将要发生的那一幕是期待而非视为交易。目光扫过房屋,从公案、地面再到书房里用来休息的罗汉榻,脑海里却闪现出范进作品中的若干镜头,一个莫名其妙地念头闯入脑海:不知道他这住处有没有葡萄架。

范进的声音传来。

“我要的回报很简单,就是无恨。夫人对大明忠心耿耿,朝廷能给的回报却十分有限,这不公平。我给不了符合付出的公平,只能求夫人无恨。哪怕有朝一日朝廷的表现不能让夫人满意,只要夫人记得有个叫范进的笨蛋曾经竭尽所能为夫人效劳,对大明没有记恨之心,范某就心满意足。”

房间里陷入沉默,方才的旖旎气氛渐渐被另一种氛围取代,三娘子的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

“钟金哈屯对天盟誓,只要范老爷在大明一日,土默特永不反明”

正文卷第五百六十九章香饵上

大批农夫推着车辆扛着麻包,在路上蜿蜒而行,如同一条长龙,间或有军人混杂其中。更多的军人则手持武器站立在道路两侧担任警戒任务,只看队伍的规模以及搬运者头上的汗水就能估计出来,所运输物资的数量不在少数。

代王府在大同传承近两百年的积累,除了府邸中的金银财宝之外,便是山西境内海量田地。这些田地上出产的粮食,便是左右山西粮价的一枚重要砝码。九边的粮食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税收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渠道和商品流通。首先,明朝廷不愿意承担把粮食从内地运送到边塞的成本,就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商贾,从开中法开始,就是让商人承担这部分开销。

世界上没人从事赔本生意,如果再加上可能赔命,就更是无人问津。因此开中法的废除,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省人的问题。在那之后,九边的粮食供应,就是由商贾和地方大士绅控制。这些人虽然有推高粮价恶意炒作粮食的问题,但是也必须看到,如果不给他们这些利益,那就没人去做这门生意,九边的粮食供应一早就会崩溃,整个九边防线也就不复存在。

只是明朝廷在这一问题里的无作为,才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逐渐恶化的最重要因素。朝廷既不想承担运输成本,又不能放弃九边防线,就只能采取扬汤止沸的方式,给九边发放大量白银,随后粮商继续涨价,形成恶性循环。

积重难返,到了万历时期即便是张居正这种人杰,也只能想办法多弄一些银子往边地输送,试图让边军活得好一些,又不至于好到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受朝廷钳制,就是所能做到的极致。

之前范进想过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渠道上解决问题,打破旧有垄断地位,只不过山西的阻力比他想的为大,这个计划进展的并不顺利。

这些大士绅能够形成垄断地位,倒也并非全靠侥幸,首先他们自己手里确实要有粮,才能保证局面不崩。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