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4(2 / 2)

gu903();此时的范进却已经离开大同,带着之前来府上告状的户房书办以及一批衙门的胥吏衙役以及护卫官兵,开始了清丈田亩重订黄册之旅。

这件工作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属于典型的吃力不讨好。当下土地权属复杂,骨皮分离。官府原有的记录也大多失去作用,一块土地是军田、藩田还是民田都很难说清楚。还有士绅与王府交叉代持的现象,让这一工作的进展更为艰难。好在范进挟摧折代王府的威风而来,让人不敢轻易与他为敌,工作相对还算好做。

一处原本代王府的田庄,成了他的临时住所,原本的庄头已经在第一时间被抓,房屋就成了范进的临时公署。文书一道接一道的发出,算盘珠子拨拉的劈啪作响,一切工作以相对最为简单也最为公平的方式,在迅速推进之中。

沈三往来奔波,将成摞的文书抱来抱去,头上不时地沁出汗珠。这里的条件不比江南,连水都咸涩难咽,更别提解暑饮品。范进看着沈三的样子,颇有些不忍道:“你如果太累了,就回去休息休息,这种苦你未必受的了,我自己还能支持。”

“东翁都不休息,学生又怎么会叫苦”沈三咬牙道:“只要忍一忍就好了,总能撑过去。”

这时,房门被敲响,梅如玉出现在门首,双手捧着朱漆托盘,里面放着一碗汤走进来道:“老爷,这是妾身为你煮的绿豆饮,权且解暑。”

沈三知趣地退了出去,范进看着梅如玉额头满是汗珠,衣衫也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的模样,示意她走过来道:“你进厨房了那里可是婵儿的地盘,她不会满意你进去的。”

“妾身送了郑姑娘一个金戒指,她便允许我动灶火了。”梅如玉坦率地承认道。范进看着汤问道:“金七姐送你的药,如果留一些,或许可以放在里面。”

梅如玉脸一红:“妾身好歹也是跑过江湖的,哪里会那么糊涂,来历不明的药,如何敢给老爷用所以她给我药那天,我就丢给了薛五。”

“聪明。”

范进勉励地点点头,将梅如玉拉到自己怀里道:“你想要做点什么,就只管去做吧,不用守在我身边。”

“除了守在老爷身边,我又有哪里可以去呢”梅如玉苦笑一声,“我不影响老爷办公,你只管做事,我来给你打扇吧。”

轻轻摇着扇子,看着范进奋笔疾书的样子,梅如玉心头感到一阵安宁,这种生活也没那么糟糕,对自己而言,或许才是真正的好归宿。倒是金七姐不知眼下如何。

大同城外,边墙之下,眼看就可越过关卡的马帮,在最为松懈的时刻,遭遇了致命一击。来自督标营的马队突然出现,以逸待劳之下,这支马帮虽然凶悍,但却也无力回天。

金七姐在战斗一开始,就发现情况不对,没命地催动坐骑向大同方向逃跑。她虽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中伏,但是可以断定一件事,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身边的护卫已经只剩六、七个人,那个名义上的丈夫,也早在方才的战斗中被砍死。对于这个男人她没有什么感情,尤其是在和范进有了肉体关系后,更是早就对其厌恶。可是看到他为保护自己而死时,心里还是有了一丝触动。

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她的大脑在飞速转动,却一时想不出答案。就在这时,对面忽然有一支马队直冲而来,人数大概是自己的两倍,金七姐掉转马头准备逃脱,却听对面一个熟悉的女人声音传来:

“放弃吧你已经无路可去了。四面八方都是我们的人,你能跑到哪里去。”

薛五

金七姐大惊之下,下意识勒住缰绳,对方的马队却已经冲过来,马上当先一人红衣长剑手持弹弓,正是薛素芳。

一瞬间,所有的疑问得到了解释,但是金七姐并没觉得释怀,反倒更加恐惧。

“你们你们故意的”

“没错不把你们骗出大同,又怎么把你们一网打尽”薛五冷笑着挂起弹弓,拔出腰间佩剑。这口剑本来是刘勘之送给范进的,现在被范进送给薛五,成了她的防身利刃。“你想给我男人下毒,可惜梅花老九没你想得那么笨,反倒是把药交给了我。现在这笔账咱们得好好算算了。自己偷我的男人,还帮别的女人拉马,最后还想要我男人的命。数罪合一,你的人头,我要定了拔刀吧”

正文卷第五百六十四章三娘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文人墨客提起大漠草原,往往充满幻想,以优美的笔触,将其描绘成一个世外桃源。在那里每个人的地位来自于才干而非出身,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只要又力气肯付出,就能过上好生活。

然而真实的草原却远没有这般美妙,以大明朝做对比,将其成为地狱也不过分。即便是中原最为贫穷的乡村,或是最为险恶的山野,也远比大漠草原更适合人类生存。毕竟在这些地方,尚有秩序存在,即便是充满压迫以及不合理得制度,也总好过无法世界。而塞上草原,恰好就是这么一处无法无天得所在。

在若干描述中,最趋近于事实得只有一条,在草原上,人得勇力往往决定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因为在这里并没有王法或是衙门,一切生活物资的获取或者维护,都需要靠自己的力气和刀子。

土地贫瘠物产匮乏,除非遭遇巨大灾荒牲畜大量死亡,否则牧民是没有肉食可吃的。奶制品和青稞,构成了他们的主要食量来源。吃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有人把他们比喻成狼群,而这些人和狼最为相似的一点,就是永远生活在饥饿之中。

在这种险恶环境中,人的生命不可能受到重视。一袋粮食,一个女人,又或者一口铁锅,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消逝。而每到秋高马肥之时,部落中所有能乘马的男子,都必须负弓提刀赶赴战场,向汉家城池发起一次次冲击,以生命为筹码,试图赢得足以撑过整个冬天的物资。直到俺答封贡,大明与蒙古的榷场全面开放并形成制度之后,这种现象才略有缓解。

可是对于小部落而言,想要获取粮食、布匹、食盐等物资依旧艰难。而且草原缺乏开采手段,于各种金属的获取就只能靠商队输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部落不会袭击与自己进行交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