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上天给朕派来这么个土司,范卿家又不惜以身为饵,将其控制住,这是件大好事。你不要败朕的性子,也不要坏母后的心情。好好的把宴席准备好别出漏子,朕想提拔你,你自己得先把事情做好,让朕有个说话余地。冯大伴昨天晚上好一通折腾,也是辛苦他了,日后你要多去帮他的忙,分分他的担子,懂了么”
训斥了张诚,万历的目光又飘向慈宁宫方向,心中想着母亲与土司见面的情景,心中颇有些好笑。自己母亲的能力,做儿子的心里最清楚。虽然贵为太后,但谈吐见识,也就是普通家庭妇女水平。命妇进宫朝拜时,都怕自己说错话贻笑大方,跟这位林氏还不知道讲成什么样子。等到母亲了解到其中艰难,就不会再想要随便见外臣。当然,最理想的结果,还是让王皇后在这种场合犯些错误,让母亲动怒,便不会处处维护于她。
帝王心术不止用于臣下,对于家人也是一样,只不过需要做的更隐秘,不能被外人发觉。
他的目光重又落向海图,心思又被那些从未见过的国家以及广阔海疆吸引过去。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建立不世功勋,受万国朝拜的模样,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
为了把万历培养成一个合格帝王,张居正苦心孤诣地编撰出帝鉴图说一书,供皇帝学习。人心难测,即便是这位帝国贤相也难以预测皇帝的心得与自己初衷的差距。万历学王学最大的成果并不是那些帝王的胸襟或是才具,而是看到了作为帝王的一个先天优势:事情可以交给臣子去做,荣誉必须收归自己。
不管是开疆拓土还是万国来朝,这些荣耀肯定属于帝王,至于过程中的错误与问题,都是臣子不用心的结果。正因为有着这种认知,万历这次才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张居正的建议,批准大员岛成为自由贸易港。
建立不世功勋恩师、爱卿既然你们号称忠良,就让朕看看,你们能为朕做到哪一步。
负责去慈宁宫查探消息的小太监满头大汗地跑回来,张诚点手将他叫过来问道:
“慈宁宫赐宴情形如何”
“太后与皇后娘娘都笑得很欢喜。”
“笑”万历一愣,这种场合的笑基本都是礼节性假笑,断没有欢喜的道理,他问道:“她们因何笑得欢喜”
“回陛下的话,因为林氏太能吃了”
正文卷第五百一十四章金口玉言
林海珊的食量确实不小,但也没大到大宋那位四居两府九居八座的名相张齐贤的地步,不足以惊世骇俗。只是在紫禁城这个地方,后宫女眷面前放开肚皮大吃特吃的,未必绝后但足以称空前。
天子、太后赏宴是份荣誉,于口腹之欲实际谈不到。明朝人自己就表示过宫中菜色用料考究但是做工粗糙,不能和真正的东南佳肴想必,何况在至尊面前,一举一动都要谨小慎微,生怕举止失仪得咎,哪里放得开肚子。人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下,很难感觉到饥饿,不管是命妇还是朝臣,在宫中饮宴的时候注意力都放在观察至尊上,有几个人可能像林海珊这样风卷残云目光只盯着盘子。
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粗鄙表现满足了上层人物发笑的需求,就可以获得大观园里一干贵人的青睐,得以常来常往一样。林海珊如果始终保持着命妇或是朝官风范与太后接触,效果反倒不如现在。
李太后出身寒微,看到那些处处讲究风度仪表,行不摇头笑不露齿,吃东西的姿态格外优雅的命妇心里其实是有些自卑的。这种自卑变化之下,很可能演变成反感。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认为这些人不可亲近,是以一见到她们心理就莫名地戒备起来,让自己保持着严肃庄重以免被看轻,整个宴席的氛围自然就轻松不到哪里去。
林海珊的这种放肆,在李太后看来并不讨厌,反倒让她从心里生出一种亲近感觉。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李太后如同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然自己比她漂亮多了,否则也不可能得到皇子垂青收房,从洒扫宫女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为大明生下了皇帝。
回想当初,第一次见到眼前这些珍馐美味,也曾垂涎欲滴,用了很大力气才控制住自己的欲念,才不至于失仪。这个女人的自制力不及自己,挡不住这么多美味的吸引大吃大喝这不是什么罪过。她对自己没有防范,拿自己不当外人,这证明她心里没鬼,值得信任。
林海珊已经把盘子里的大鱼一面吃光,不等太监动手,自己伸出筷子夹了鱼鳃翻面,这在宫中宴席是绝对没有之事。宫中的菜向来是摆样子居多,美人会吃光一个盘子,更别说把鱼翻身,一旁的王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李太后侧过头去,王皇后连忙道:“儿臣失礼,母后别见怪。您看她吃鱼的样子,真好笑。”
李太后摇头道:“这不可笑只可怜,哀家也是个苦出身,一两个月吃不到荤腥也是常有的事。那时候若是看了这样的大鱼,也是挨不住的。海上贫苦比不得中原富庶,虽然挂名是个土司,日子怕也是难过的很。来人啊,给林土司再送一盘鱼过去,让她坐得离哀家近一些,让我看清楚一点。”
林海珊牢记着范进的嘱咐,在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