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的手法就能达到目的时,也没几个人再愿意花费心思去策划谋略。只有在自己爱女身上,这位相爷才会破例放下身价,拿出些水磨功夫来讨女儿欢喜。
那名叫顾实的年轻人阿古丽也见过,相貌不凡,比之范进的相貌其实更英俊,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厚道的男子,甚至有些懦弱。第一次见到张舜卿时,脸立刻就红的像着了火,说话都有点结巴。如果嫁给这样的男人,大小姐肯定能把对方拿捏住,在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其找这么个丈夫,足见张居正的用心良苦。
由于两家世交的关系,张居正让女儿出来与其见面也算合适,张舜卿全程表现的很有礼貌,不失大家闺秀身份。可是于礼貌之下所潜藏的冷漠,也让人感受的很明显。这位顾公子依旧不屈不挠,看来是对小姐动了真心,当然,这也与张居正的暗示密不可分。只是从小姐的态度看老爷这次又失败了。
张舜卿不管阿古丽怎么想,而是兴奋地将她拉到窗边,指着皇极殿方向道:“算计时辰,现在该是二甲唱名了。二甲人多,一个个拜来不及,只在宣制唱名结束之后,由传胪带班出来唱赞拜见。所以二甲头名是个极重要的名次,这份光彩也是其中之一。退思现在多半带着那些同榜,给万岁行礼”
金殿之内,万历望着眼前的范进,心头微微有些兴奋起来。抛开身份因素,万历现在就是一个中二少年,外加范进连环画的忠实粉丝。粉丝见到作者的心情,不因身份不同就有所变化,其心中亦是兴奋喜悦兼而有之。如果不是有相父在旁,以及金殿环境限制,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范进拉到身边就剧情进行探讨,顺带催个更。
现在自然不能做这些事,万历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向范进询问了几个极寻常的问题之后,进行了一番语言勉励。饶是如此,这也是格外恩遇,毕竟连状元、探花都不曾享受到这种待遇,带班出来唱赞的范进能被天子问话,这是何等的光荣所谓简在帝心,一个进士能被天子记住名字,于日后仕途发展,官场前途的助力不需多言,文武大臣对范进的名字本来已经不陌生,但此时却更要着力记住:这个苗子恐怕不简单。
张居正在旁不动声色,心内对此并无意见。这样一问一答,更做实了范进是皇帝看中的举子这一事实,言路上就不好对其名次身份多方为难,张四维这下算是彻底摆脱怀疑。这种天子私人身份,于范进未来仕途发展是双刃剑,好坏作用都有,只看有没有人愿意帮衬他,带他发展。范进要想保持住这份恩遇,并且能够靠着这身份获取更多的成就,就只能依附于自己,没有其他路走。这人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选。
不过问答的时间似乎太长了一些,皇帝显然很享受这种特殊粉丝见面会气氛,一问一答渐渐忘了时间,直到张居正轻轻咳嗽一声,他才像被鞭子抽了一记似的,身子轻微地动了动,示意范进退下,宣制继续唱名。
等到三甲名字全部唱完,所有中试举人的身份,至此就成为了进士。所有人皆俯伏在地,教坊司做中和韶乐显示之章,在这雄浑的乐声中,这些新科进士四拜天子之后起立平身。执事官高举正式的金榜从皇极门左门而出,中和韶乐停止。文武百官入班,鸿胪寺官至丹陛中道,跪倒致词:“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庆贺,赞五拜三叩首”文武官不拘品级,同行此礼,作为对这次盛世大典圆满收宫的庆祝,庆贺天子又得到了大批人才。
至此,传胪仪式结束,锦衣卫持伞盖仪仗、鼓乐引导,进士紧随在后,到长安左门观榜。
其实此时的观榜,已经变成了夸耀,一大群书生乃至富翁、士绅以及普通的无赖闲汉,会在这里团团围着,参观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乃至一些胆大的女子,也会在这个时候来开眼界,即使不能像宋朝那样榜下捉婿,但也可以看看文曲星,记熟他们的模样,让一腔相思有个寄托处。
这一天最风光的是状元,在挂榜之后,将由顺天府派出仪从伞盖,送状元归第。不过这一科规制略有不同,一甲三名,都有伞盖仪从护送,鼓乐吹打,金锣开道,向各自居处走去。一路走,便是一路围观,有人将鲜花高高抛起,落在这三位文曲星身上。
道路两旁的买卖门面都开了门,店主与伙计围在门口,争相观看新科贵人的相貌。这三人中,以张嗣修卖相最好,自然最受欢迎。百姓们不去考虑具体学识高低,只看谁的相貌好。
相府公子加上新科榜眼身份又是翩翩美男子,足以吸引整个京师男女老少的眼神。张嗣修立于马上,不时向路旁百姓拱手示意,神态得意非凡。在人群里,一对外地来的男女拉着孩子也在看着人群,女子身上穿着孝服,看着身边的男子道:“洪郎,以你的才学若是下场,也必能金榜题名,像这位张公子一样。”
她身旁那英俊的书生,摇着头道:“我注定与科甲无缘了,不过京里这么大,我又能写会算,一定可以找到活下去的路。我肯定可以赚大钱,让你过好日子再报大仇”
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二章六部观政上
与张嗣修相比,范进就低调的多。其实说起来,二甲传胪这个身份,在官场也绝对可以算做金字招牌,尤其今天谢恩时殿前问对,皇帝对范进的关怀大家都看到眼里,看好他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眼下有张居正在,皇帝的影响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张嗣修为人四海,喜好做老大的感觉,同科进士拜他的码头,他高兴还来不及,不会拒绝。考虑到皇帝的年龄,以及当下的权力结构,大部分进士还是认为张居正的腿更粗一些,于是去找张嗣修做朋友的人远比范进为多,没有几个人找他攀扯交情。
范进对这些倒也并不十分上心,倒不是说他清高,而是他知道正常的文官之路自己不容易走。官场上这种同年关系,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帮衬,但前提是互通有无。别人帮了自己,自己也得做出回报,没有只进不出的道理。可是张居正搞一条鞭法也好还是推行考成法也罢,都是在破坏旧有的利益格局。这些新科进士里不乏大族子弟,不管他们现在怎么巴结张嗣修,真伤到自己头上,肯定要站出来为家族说话。
自己有张舜卿的关系在,注定不能和张居正唱反调,那么再结交这帮人,实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张嗣修是好热闹外加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等他进了翰林院,也就该被教做人了。
其实范进那一身装束,想低调也未必真的就能低调到哪里去,虽然比不得张嗣修他们骑马游街那么大气,但是一路走来,沿途也有许多百姓朝他挥手示意,争看进士老爷。
望着百姓们那真挚的笑意,范进也以微笑回应。其实自己得什么功名,跟这些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他们甚至不能从自己这里拿到什么好处。这种善意往往就是一个美好愿景,期待着能从进士身上分享些福气,让自己的生活变好。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愿景,有了精神的寄托,社会才不至于变成一切以力证道,弱肉强食的悲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