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等到把一品锅也学会,厨房的事,很快就不用我操心。教教那些盲女唱曲,再写写书,和员外们喝喝酒,说说事情,其实也还罩的住,我的身体多壮你难道不知道”
梁盼弟忽然道:“如果那些唱曲的女人里有你满意的,你想怎样就怎样,我不会吃醋的。她们如果不是遇到你,现在不是饿死,就是被拉到那最下等的窝棚里,七文钱一次去接待苦力,能伺候你这个读书人,她们不会不满意的。”
“算了,她们很可怜的,就不要这么搞了。教教她们唱曲子,将来让她们可以靠这个谋生就好了。你们不要小看这曲子,或许将来,也能开宗立派呢。”
与发明的双皮奶一样,粤曲是范进根据自己后世记忆结合当下的戏剧声腔综合而成,比之原本历史上清朝出现的粤曲,算是早出了上百年。靠着专业的知识,这种曲子自然不会难听,而且很符合广州人的审美,难点就在于演员的培训。
在原本历史上,粤曲的发展中,盲女表演者对于粤曲发展及演变就起了很大作用。广州这种大型商业城市,有的是失业者来讨生活,从里面找盲女倒不为难,一番挑选之下,八名相貌和基础条件都不错的盲女被选出,带到酒楼里习艺。
这种技艺不是朝夕可成,按范进估计怎么也得几年才能培养出一个不错的苗子,至于能出来的,也许一个都没有。但是一如自己提前发明的这些广式点心,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心呵护,将来总有发芽生长的一天,自己只需要确定它会生长就够了。他不是个非要当场看到结果的人,乃至终自己一世看不到结果也没关系,反正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好处,没必要急于求成。。
靠着系统的力量,发明菜的过程里,范进自己的厨艺,也就是柴米油盐后七字方面的经验大涨,于他而言,亦是不小收获。当然这种收获外人不知道,只看到他一个书生为了鼓捣新菜天天待在厨房里,又预备着改良厨房,让两个女人心里感激之余,都觉得自己没用。至少在学习厨艺的时候,互相不会拆台,进境也极快,相信用不了太久,她们自己就能撑起场面。
“相公既然一条鞭法得罪那么多人,不搞就好了。只要你中了举人,就没人抓你的差,何必还要搞那个,白白得罪人万一搞不成,你不是还要遭殃”
“一条鞭法的对错我们且不去谈,只说它必须搞,而且必须搞成。因为这是首辅的意思,如果在广东搞不成,就是跟首辅过不去,所以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了,就要找人来背锅,我第一个跑不掉的。广东的豪门大家,势力终究比不上江南的那些大家族,恩威并施,总会屈服的。这件事做成之后,凌制军有好处,我也有好处,不管是做功名,还是做事业都有帮助的。不冒风险,哪来的回报,我不去南澳拼一次,又哪有咱们的今天,我给你们讲个道理啊:爱拼才会赢”
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二章定策
烛光摇曳,灯火朦胧。在刻意营造出的朦胧气氛中,两眼无光,但是相貌清秀的女子,轻声唱着范进新教授的一段故事。
而在女子对面,八仙桌上,紫铜火锅内肉汤翻滚,上好的羊肉在里面打一个滚就捞出来,在调好的酱料内滚上几滚,便是入口的美味。
于年关岁末,本是饭店酒楼最为忙碌的时候,可是今天一品香提前关门,天未黑就不再营业,所为的就是招待一位重要客人:新任两广总督凌云翼。
凌云翼年事已高,于享乐上主要也就是吃喝二字而已。大明也有火锅,比如生爨牛,范进搞的这种老北京铜火锅模式的锅子,算是改良,本质还是一路东西,接受起来没难度。通过林海珊的路子,从南洋贩来的调味料,极大的增加了口感。范进调配的芝麻酱、辣椒油等配料,让这位老人胃口大开,频频挥著,若是其他幕僚在多半就要怀疑这汤里下了什么毒物,否则何以令制军失态
做了多年的官,吃喝上自然是早就享受过,一般美食入不了他的法眼。眼下没有外客,他犯不上为范进撑场揄扬,可是这羊肉吃到嘴里,依旧赞不绝口道:
“这汤当真是新鲜,许久不曾吃过这等鲜美的肉汤,却不知是怎么制法”
“回东翁的话,这其实也容易,按字上说,鱼羊为鲜。学生这汤里先是用一条上好的鲤鱼做汤,再配上这羊肉,里面还放了几十样菌菇、干贝,自然就新鲜了。再请东翁尝尝这鱼,亦是取上等鲤鱼配上海米、绍酒、羊汤、香菇,味道还算可以入口吧”
范进做的这道菜,实际是另一个时空里,清朝大学士潘祖荫发明的潘鱼,在京城广和居是看家门面菜。后来广和居倒闭,这菜就传到了同和居,范进是前世机缘巧合,认识一位同和居的老厨师,对方爱听他的戏,他也从老人那学了这做鱼的法子。
这一世有着系统加持,又靠着这段时间在厨房磨练,厨艺大进,这道菜做的又极用心。凌云翼在广州吃鱼不知多少,可是一口鱼肉放到嘴里细细咀嚼之后,脸上依旧露出不可思议神情,连道:
“妙这真是妙,老夫从吴中雇的厨师,每月四两银子的工钱,却根本做不出这等美味,没事还要闹闹脾气。真该让他来尝尝退思你的手艺,也让他知道下,什么才叫美味。”
“东翁过奖,学生不过是胡乱弄的,上不得台面。”
“酒席之间再无他人,就不必客气了,你这鱼可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