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水平相当,与巡抚的交情也差不多,有人略微近一些,可以多说两句话,但也不会到破坏平衡的地步。或是乡亲或是宗族,总之各自都能找到些门路,你长于书法我长于诗词,在凌云翼面前都有用处,也不至于厚此薄彼,直到范进出现,这个平衡才被打破。
原以为只是靠着棋艺得到赏识的少年,却于军略、书法乃至庶务上都有所长,从一开始陪棋客卿,竟迅速窜升为巡抚心腹,乃至擒拿林凤这种大功劳其不仅身逢其会,还手伤贼酋立下了一份大功劳。这种事如果是在茶楼酒肆中听人说起,只会当成个励志故事,可如果这样的人就在身边,那感受到的就是无形压力。于同僚而言,有这么个人在身边,滋味自然不会太好。
平稳的生活环境被打破,乃至一些人出现有了存孝不显彦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何况活捉林凤这样的大功劳在,不排斥范进,难道看着他踩在自己这些人身肩膀飞上去
于是这些人联手排挤打压范进,其实也可以算做意料中事。几方派系合作,联起手来准备与范进好好斗一斗,不想对手根本没抵抗,很容易就认怂归隐。这些人心里舒畅之余,转而发现功劳就在眼前,身边的盟友反倒成了最大的竞争者,于是原本合作的各方又转而内斗起来。
即便是原本与凌云翼关系最为亲厚的朱大世,这两天实际也感受到了切实的压力。范进走了,他就是众矢之的,不少人寻机想要找他些错处,跟他争个头功。在完成工作之余,还得防范着自己人拆台,内外交困的滋味并不好受,而凌云翼那里于公事上的催逼,也是一天紧过一天。
“劫牢的还是没能找到”
“码头那边的事,还是没结果”
“几个泼皮打斗,不一定真和海盗有关吧”
“水巡哨安排的怎样,中丞又问下来了”
一件件工作交办下来,所有人都忙的几乎脚不沾尘,是以当范进初进来时,并没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他主动朝朱大世打招呼,后者才下意识地抬起头,“中丞安排的范公子你你不是告假了”
听到范公子三字,幕僚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全朝着范进这里看过来。见他满面笑容的模样,幕僚们忽然发觉,今天的天气果然糟糕透了。
“大中丞公事很忙,范小友你可有什么要紧的事”
范进一笑,“无事不敢惊扰中丞,萨护军就在外头候着呢,等着中丞召见,事涉机密,不便多言什么,我来是跟大家打个招呼,几天没见,几位老前辈不知可曾想念小生等过几天小生设席酒,请老前辈们饮上几杯。”
这时,中军官走出来,“范公子,中丞让你赶紧进去回话。”
见范进随着中军官进去,几个幕僚彼此看看,重又低下头忙着手上的工作,朱大世心里却升起一个念头:这个小子他和萨保一起来,又去见中丞,难道他真的交了运,那个一直没抓到的劫牢者,被他找到了若真是如此,那他的气运也未免太强了些,自己这些人再怎么联手,怕是也挡不住他的气运。
正文卷第一百章招安下
“招安南澳林氏居然想到了招安真是异想天开。他们还想拿林道乾来当例子,林道乾的情形跟他们完全不同,怎么能比。再者,即便是林道乾,招安他也未必就是对的,现在他跑到了暹罗,听说和那里的国王拜了兄弟,主持招安的人,也都吃了些干系。一群乱臣贼子全都该杀,还想要招安”
密室之内,凌云翼手拈胡须,神情里满是不屑。范进、萨保两人陪坐在旁,随声附和。在他们面前放着一张简略的地图,这张图画的正是闽粤交界海上地形,尤其于南澳岛位置,以及周边地形标注的很是清晰。
范进自己如果来找凌云翼谈招安,立场上就显的不大正确,何况他的身份谈这事也有些不恰当,很容易落上嫌疑。拉上萨保就等于是带了个护身符,亦可看做锦衣卫的表态。
虽然都吃朝廷饭,但是各人的基本盘不同,利益不同,同一事件做出的选择就有分歧。于凌云翼而言,歼灭林凤所部,就是极大的战功,对于日后升转,有极大助益。
可于锦衣卫而言,这种军功要想拿到,就是得用命去拼才能换的来。即使不需要冲锋陷阵,单是打探军情,盯梢查探也少不了死伤人命。而这些人命,都需要支出一定的钱粮作为抚恤善后。萨保差不多已经到了他能达到的顶点,也就没了奋斗的动力,只求财不求功,如果能够以相对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当然不会拒绝。
更重要的,就是当事人在整起事件里,自己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太子楼的藏金打动不了范进,却着实打动了萨保。事实上这位锦衣大员专门派人调查过太子楼藏金的消息,一直想要把这笔巨款搞到手上,不过南澳不在大明管辖范围内,他有心无力而已。
将林凤控制在锦衣衙门内,视为可居奇货,未尝不是存了从其身上敲出一笔钱来的想法。所以当范进提出林家愿意交出藏金之后,他对于招安持支持态度,至少说句话惠而不费,他没理由拒绝。
凌云翼对于招安的事显的有些不以为然,“朝廷讲仁义,对待盗贼也尽量讲道理,只要他们放下刀就可以既往不咎,搞的现在不少人都敢去当贼。拿起刀杀人放火,混不下去就招安,长此以往,天下人对法纪失去敬畏之心,这个天下就没了太平可言。上天有好生之德,但也应有雷霆之威,人惟有畏威,才能怀德,像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