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8(1 / 2)

冥主 中原五百 2034 字 2023-10-12

“我反对。”一声突兀的呵斥,在芦篷下格外刺耳。

说话的人是一位头上有一个肉髻的僧人,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头上便长满肉髻,但有高深见识的修行人便知道这是一门奇功,叫做“无见顶”。

若能修炼出三十二个肉髻,便可于世间成佛。

即使只修炼出一个肉髻,那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季寥看了这人一眼,然后吹了口气,只见那肉髻像是漏气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扁平。

众人倒吸一口气,随着了悸大师无敌世间的威名建立,亲眼见到了悸大师出手的人已经很少了,可是如今了悸大师仅是吹了一口气,便废了一位苦修士的功果,这种手段,着实恐怖至极。

这位修炼肉髻的苦修士被废去修为后,颓丧若死,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

季寥淡然向众人道:“还有谁反对。”

鸦雀无声。

接着他微微一笑,说道:“那么接下来便办宴席,希望诸位能尽兴而归。”

其实天音寺的诸僧,心里同样震惊,可季寥的话,在他们心中犹如神佛的法旨一样,是绝对不能违抗的。

既是季寥出一本佛经,以如是我闻开头,这些僧侣读起来都不会觉得突兀,而是认为理所当然。

天音寺的僧人没见过佛,在他们心中,了悸便是佛,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季寥言出如山,天音寺的僧人很快接受,开始忙碌起来。

而小青、白素素都被僧人请走,今日前来的高人众多,恰好有擅长制作仙衣的修士,现在她们正好去量体裁衣。

只是两女多少有些懵,却也不想拒绝,如在梦中。

天书道:“这就将她们追到手了”

季寥道:“不然你以为呢”

天书道:“我还以为会有很多波折。”

季寥道:“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另一件事,天人劫因我而生,那么这个世界同我做梦是不是本质上是一样的。”

天书道:“我明白了,你修行心魔大法提过,梦境未必是虚,也可能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既是一场梦,也是一场真。”

季寥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梦境因我而生,我才该是主宰,干嘛我要被所谓的情劫牵着走。”

天书一怔,说道:“这一点,我确实没有想到过。”

季寥道:“弱者服从规则,强者制定规则。我早该明白这个道理的,但现在也不迟。”

天音寺里内里外都挂上大红灯笼,而季寥立在洞房之外。

那一盆金风玉露,如今正摆在门外,已经开花。

“两位娘子,我可以进来了么”季寥悠然问道。

大门开了一条缝,漏出小青的一丝面容,她道:“我姐姐说,要你作一首诗才肯放你进去。”

季寥洒然道:“什么诗”

“就此情此景,你即兴赋诗。”小青道。

季寥微微一笑,信手抄来一首,吟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青向里面道:“姐姐,这首诗怎么样”

白素素幽幽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季寥公子是说自己爱花惜花之人,此情此景没有比这首诗更打动人的了。”

小青嘻嘻一笑,将门打开。

季寥抓住她的手,走到床前,白素素正戴着红盖头,旁边一只红烛高高燃着,一滴滴蜡炬的红泪,滑落在红烛两边。

季寥举起蜡烛,揭开红盖头,看到白素素清婉动人的面容。

小青抓着他的手,依偎在身旁。

季寥油然生出一种想要跟她们长相厮守的念头。

白素素明眸皓齿,欲语还休。当季寥手指勾起她下巴时,她娇怯怯道:“相公。”

季寥忽地叹了口气道:“该结束了。”

红烛落入帷帐,蓦然生出大火。

大火将一切吞没,整个世界都开始崩溃。

参仙、南海神尼以及这世界里其他的高人,都在大火中惨嚎,最终支离破碎,他们都真实存在于此方天地,更感受到天地之外更有天地,但随着这场大火,一切都将没有痕迹。

季寥仍在大火里,他没有被烧死,而是成为大火里唯一的活物。

不,不只是他,还有一座山峰。

连飞来峰都被烧成灰烬,但大火里仍有一座山峰留存下来。

这座山峰屹立在火海上,山巅里站着一人,正是那魔教教主。

“好一场大火。”魔教教主道。

季寥悠悠道:“我本来连你都不想见的,但想了想,还是决定见你一面。毕竟我已经知道小青和白素素是谁,却还不知道你是谁。”

他手里攥着两根绳子,一青一白。

正文第121章道理

魔教教主道:“那你说说,这两个女妖怪都是什么来头”

季寥道:“她们并不是什么女妖怪,而是一盏灯的灯芯。修行是点一盏灯,既照亮前路,又指引后人。我烧这场大火不是毁灭,只是点燃这盏灯罢了。”

魔教教主道:“不错,你醒悟得比我想象的要早许多。”

最后他深深看了季寥一眼,说道:“我在魔界等你。”

火海吞没了整座自在峰,最后自在峰化归虚无。

季寥虽然明白这个世界是他的梦,随他心中所想,甚至他可以在其中为所欲为,但是魔教教主的离开,依旧是他没法阻止的事。

天书道:“仅从他的能力而言,说不定他就是自在天魔主的化身。”

季寥摇摇头道:“没那么简单,如果是自在天魔主,他不会离开得这么干脆利落。而且你发现没有,咱们预计的自在天魔主阻我成道的事,也没有发生。”

天书道:“这确实很奇怪。”

季寥道:“不奇怪,因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