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现出清丽如水的姣好面容,叹了一声道:“那少年魔王真是强得可怕。”
妙色微笑道:“法主你既然瞧见他的厉害了,还是把身外化身法传给我吧,否则很难制住他。”
法主没好气的看了妙色一眼,道:“我就算传给你,你也不是他对手。”
妙色道:“那家伙虽然强的可怕,我可不认为我差他多少,他还不是受伤跑了。”
赵希夷蹙眉道:“妙色大师,其实想来还是有些不对,此前我跟他精神交锋时,便察觉他气机不甚圆满。”
法主颔首道:“他应该分出了一部分力量去做了其他事。”
赵希夷便问道:“法主瞧出什么了”
法主道:“老僧只是有所猜测,既然赵宗主来了,便给赵宗主说一说魔王的来历,你可知道这少年魔王对自己是如何称呼的”
赵希夷摇头道:“不知。”
“根据我们那烂陀寺的记载,他自称第七天魔王。”法主悠悠道。
赵希夷眸光闪烁,道:“传闻中有六欲天,每一天便是一位不可思议的魔王,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便是他化自在天,又被称作第六天魔王,那这个第七天魔王跟此有关”
法主道:“第六天魔王已经是恶中之恶,但他号称第七天魔王,自然是要超越第六天魔王的。”
赵希夷道:“意思是他要做下的恶行将比第六天魔王还要残酷可怕。”
法主道:“不错,这正是老僧忧心的地方,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将他铲除,再不济也得重新封印他。”
赵希夷道:“只瞧他专横霸道,血洗大雪山附近的佛寺,便知此魔实是危险之极,否则我也不会将出世之心转为入世,法主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
法主微微一笑道:“说起来,太清道的太上丹经最难的一步便是情关,情关一过,便直入登仙之境,我瞧赵宗主气机浮动,是否已经找到了应情之人。”
赵希夷不由神态有所异样,思忖片刻道:“我是不忍伤人伤己,只愿这缕情丝能无疾而终。”
法主淡淡一笑,说道:“老僧之前听人说过道家修行的精要便是上善若水,赵宗主既起烦忧,何不学那晴空丽水,且由它去,使其自成风景。”
赵希夷神色一动,便道:“法主是指点我要无为而为。”
她又皱眉道:“我既然入世,便是有为之心,以有为行无为,岂不是竹篮打水一般。”
法主笑了笑,说道:“赵宗主才情高超,定有办法的。”
赵希夷舒展眉头,道:“算了,不去想了。法主倒是不安好心,非得勾起我修行上的天关,难道法主怕我修行有成,在你身上挽回我师父在你身上折去的颜面。”
法主笑道:“赵宗主真到了那一步,便不会在乎这件事了,贫僧自无担忧。”
赵希夷道:“说的也是,因此我对太上丹经最后的境界总有些畏惧。”
妙色微笑道:“对于赵宗主的忧心,贫僧有一佛偈相赠。”
赵希夷道:“大师请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妙色悠悠吟道,神色颇是云淡风轻,一副高人气派。
赵希夷没有震动,反是一脸古怪道:“大师,这是木真子道长给你说的”
妙色略带尴尬道:“他也对你说过。”
赵希夷点了点头。
妙色便即生气道:“如此高妙的佛偈,他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说与人听。”
赵希夷道:“大师还不是随便就说出来了。”
妙色打个哈哈道:“对了,我刚才受了伤,是赵宗主将一枚绝世灵丹给我服用,伤势才好转。法主咱们不能欠赵宗主那么大的人情,要不你将那一粒大还丹先给我,我来回赠赵宗主。”
正文第121章这葬的也不是僧
赵希夷道:“大师何必跟我客气,那丹除了能治伤也别无用处,何况里面的丹毒,亦只有你这等修为才能化解,对于旁人而言,其实是没有用的。”
法主点头道:“赵宗主豁达,妙色首座,那我们就接受她的一番好意吧。”
妙色只好附和,却暗自嘀咕:臭不要脸的老抠门。
法主耳朵甚好,便道:“妙色首座,你刚才说谁是臭不要脸的老抠门”
妙色连忙否认道:“我什么都没说。”
赵希夷道:“不是啊,我也听见了。”
妙色忙道:“呀,我可能是被魔王暗算,控制不住身体,所以胡言乱语了。”
赵希夷见妙色如此有趣,不禁莞尔。
法主轻哼一声,懒得理会这个惫懒货色。
他又对赵希夷道:“藏经阁里面还有一副你师父没画完的金甲神人,赵宗主可以去看看,试一下能否将剩下的部分补齐。”
赵希夷微笑道:“是么,看来这是法主要考验我的修行。”
法主一笑,说道:“只是看看青出于蓝,是否胜于蓝。”
赵希夷毫不客气道:“我自是胜过我师父的。”
于别家别派而言,弟子都是不敢说能胜过师父的,但赵希夷显然没有这种谦虚。这也是太清道一贯的风格,在修行上,独有一种常人不及的霸气。
季寥再度来到那烂陀寺,身边除却少女和陈小寒外,还有一团水藻模样的怪物,正是阴九重,跟在他们身边。
这位邪门的左道人物,来到世间第一修行圣地那烂陀寺,亦有些局促。可见那烂陀寺名头之大,对于旁门左道亦是有十分的震慑作用的。
兴许得过妙色或者法主的吩咐,季寥在寺内有了些特权,以致于他带没有身份木牌的阴九重进入寺内,也只是被知客僧人盘问了几句,最终还是将其放进寺内。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有一位修为不俗的僧人亲自引领季寥他们一行。
这次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去向藏经阁,路过一出,季寥心有所感,目光顺过去,只见是一片碑林。他道:“那边是贵寺高僧安葬之处吧。”
随行的僧人合十道:“正是敝寺的千佛殿,我寺中修行有成的师长大都安葬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