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1 / 2)

冥主 中原五百 2132 字 2023-10-12

在凉国一日,他就不会有其他想法。没了权力,他至少还活着,而且太子除了不让他随意出宫外,也没有更多的措施来限制他。

皇室之中,父子兄弟相残的事太常见了,相比之下,他的儿子,已经很是仁厚了。

老国君叹了一口气道:“你们都好好效忠新皇,他没有逼我让位。”

使者露出惊诧之色,便道:“陛下,莫非是因为国师但陛下也不用怕他,他就算三头六臂,也敌不过咱们十万精锐。”

老国君摇头道:“你不用问了,以后也别来找我。回去告诉你们的将军,好好效忠新君。”

使者还欲再劝,老国君却摆摆手,闪出两个禁卫,将使者请了出去。

他虽然庸碌,但在想起国师之后,蓦然间清醒了一些,这些人哪里是要拥立他复位,分明就是跟国师没有区别,也有了不臣之心。他恍然惊醒,北面边军的将领,似乎很多年都没换过了。

老国君一向不喜欢管理朝务,此时才豁然惊觉,自己对凉国似乎都不是很了解。

他拍了拍手,一个老太监走进来,道:“太上皇,有何吩咐。”

老国君道:“你去把太子叫来。“

他一开口,才想起太子已经做了国君。

老太监为难道:“陛下现在应该在批阅奏折,现在去打扰他,怕是不合适。”

老国君道:“现在都很晚了,他怎么还在批阅奏折,国家有这么多事么”

老太监心里腹诽道:也就你老人家才觉得天下太平。

他道:“奴才对宫外的事不太了解,不过陛下登基后,每天都是批阅奏折到深夜,想来外面还是发生了不少事。”

老国君道:“每天都如此”

老太监道:“是的。”

“难怪他都很少来看我,原来是忙着处理国事,你去告诉他,我也有事找他,让他来这里一趟。”老国君不禁有些心疼儿子,他终归还是人,太子也没犯上做逆,故而父子间还是有亲情在。

“什么,你说父皇找寡人有事”新君喝了一口参茶提神。

老太监跪在地上,说道:“是的,太上皇让陛下一定要去。”

新君点头道:“好,寡人这就过去给他请安,你先退下吧。”

等老太监退下,新君身边的太监道:“陛下,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这里接到线报,说有北面边军的人偷偷进了太上皇的寝宫。”

新君道:“父皇找寡人肯定是有事,但寡人相信他不会害寡人,至于北面边军的人找他,无非是说寡人坏话而已,在这大内,没人能把寡人怎么样。”

整理好仪容后,新君就去老国君的寝宫见他。

看到老国君苍老了许多,新君也是有些心酸,说道:“孩儿见过父皇。”

老国君道:“听说你天天忙于政事,我本不该打扰你,但最近朝野中有人似乎对你不满,我叫你过来,就是给你提个醒,做事还是公道一些,小心一些为好。”

新君听了老国君的话后,不以为然,便道:“是不是北面的边军对我不满”

老国君点头道:“刚有个北面边军的人来见我,跟我说了一些事。”

他这话一说,新君倒是心头一暖,如果老国君把这事瞒着,说明他是真的想复位,那新君只好采取一点非常手段了,可那样一来,也会让他十分难过。

新君道:“多谢父皇提醒,孩儿会小心的。”

他斟酌一会,又道:“以前父皇常服用国师的丹药时,气色比现在好很多,听说父皇已经将那些丹药吃完了,孩儿再去向国师求一些来。”

国君生气道:“他的东西,我死也不要。”

新君一叹,其实说起来这事也是父皇不地道。人先是给你驱除了鬼物,后来又送丹药,结果就为了一个女人,居然派人去拆人家的道观,换谁也难以忍下这口气。何况国师本事那么大,父皇也一点都不事先掂量一下。

但新君知道父皇是什么脾气,故而没有多说别的话,父子两许久未见,便闲话了一会家常。只是现在两人相处起来,还是有些尴尬,没过多久,新君就告辞离开。

如此,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冬去春来,到了二月份。

西北虽然是苦寒之地,但二月时,已经稍稍有些暖意,新君又有了闲暇,便决定再次去白云观。

仍是微服出巡,尚未至白云观山脚下,却发现了一处断崖。

新君对左右道:“上次来,没有这断崖吧。”

左右都道:“没有。”

新君疑惑道:“难道走错路了。”

他又看前方,青山隐隐在望,上面有一道观,露出飞檐一角,应是白云观无疑。

左右道:“陛下快看,那里有一条铁索。”

这断崖下雾气飘浮,也不知道有多深,唯有一条孤零零的铁索将两边连接起来。新君身边虽然有护卫,武功不浅,但山风不定,铁索也不粗,护卫可没那么大的胆子敢背着国君过去。

他们正为难间,忽地听到一阵歌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计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gu903();放眼望过去,正是一个樵夫,只见他一双布鞋,担着一捆百来斤的柴火,踩在细细的铁索上,唱着道歌,健步如飞,不多时便从断崖另一边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