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2 / 2)

老兵不死 玗石页 2114 字 2023-10-12

说到这里,网友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其中热度最高的无疑是问当年的自卫反击战我空军为什么没有参与呢

这是网友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王亮也注意到了,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王亮回答道:“有两个的原因。其一,这是由战争的性质决定的,众所周知,自卫反击战是一场惩罚性的边境局部作战。中国空军不参战,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表明我们不希望战争升级的态度,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当时制定的原则是敌不用我亦不用,充分做好准备,在边境地区上空巡逻待战。空军的任务是在边境地区加强巡逻警戒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注意我说的是边境地区,南面自然算在其中,北面也不能漏掉。”

对于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都会知道,那个年代同老大哥的关系已经是

南防越猴子,北防北极熊,空军任重而道远。

“当然,第二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中国空军当时的战斗力水平,在人员素质上和越南空军是有差距的。”

“当时我们空军的飞行安全状况是非常严峻的,有数据显示,当时空军飞行事故的万时率在04以上,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空军在飞行技术、装备维护、人员精神状态上的问题。”

王亮的回答很客观,不吹不黑,实事求是。

“反观对手,前不久刚经历过越南空中战争的洗礼,越南在空战中击落美国各型飞机二百二十架以上,各飞行部队的主力是参加过越战的王牌飞行员,人员素质要高于我们。”

还有很多王亮就不能多说了,这牵扯到军事机密。

王亮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广大网友们明白,发动一场战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容易,需要考虑权衡的因素有很多。

以什么形式开战,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这些都是需要指挥员去思考的。

七十年代末的中国空军主要还是要靠在地面引导下展开作战。

在国土防空时依靠地面引导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但要出境作战d的时候,弊端就充分显露了。

空军不是没有考虑过出国作战,为了解决地面引导的问题,在原有雷达网的基础上,又靠前沿部署了几十部机动雷达,以满足远距离引导大机群的需要。

但由于一些雷达站过于靠前,反复遭到越军炮火的轰击,雷达站官兵需要冒着敌军的炮火开机工作,危险性太大。

还有一个致命性的因素,当时越南的地空导弹的威胁很严峻。

从资料上来分析,越南地空导弹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共击落三百多架美国各型飞机。

正文0326大放异彩

0326大放异彩

就连拥有强大的电子软硬对抗能力的美国都中招了,损失如此惨重,那我羸弱的空军在越南地空导弹部队面前势必会更不堪一击。

所以在综合分析后判定,当时的中国空军基本上不具备空中突击越南重点设防区域的能力。

这就是既定的事实,你不得不去承认,不得不去正视。

只有正视问题,才会有所进步。

是啊,看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空军,早已经不是当年。

1984年的阅兵已经接近了尾声,先前已经介绍过的重头戏登场了。

在空中第一、第二梯队接受检阅的同时,战略导弹方队的九辆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设计制造的战略导弹首次公开展现在人们面前。

那是第一次公开展示

战略导弹那庞大的体积特别引人注目。

铁流在前进,雄风震天响。

地面、空中轰隆而过的现代化兵器。

壮我国威,振我军威。

在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五号战略导弹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空中第三梯队的三十架强5型强击机分编为四个中队,一阵轰鸣低空掠过天安门上方。

接着,第四梯队的三十五架“歼7型”歼击机分编为五个中队组成多个品字形,在战略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同时,飞越天安门上空,在浓重的雾霭中时隐时现。

此时,京城周围各机场和受阅航线上云低雾浓,能见度只有一百多米,而参加受阅的各型飞机,又都是高速喷气式,并且编队大,距离小,但飞行员们以高超的技术,准确、安全地完成了受阅任务。

英勇的战鹰穿云破雾,呼啸而来,排空而去。

威武的战略火箭方队是机械化部队的最后一个行列。

一辆辆巨型牵引拖架载着由我国自行设计并制造的不同型号战略导弹、运载火箭,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王亮道:“战略火箭部队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已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望着这些强大的机械化、现代化武装力量,每个中国人的心头都会涌起一股激动的热流。”

“我记得,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台上、广场上、长安街两侧,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评论区。

“八十年代的军装很好。简单,干炼。有军人气息。”

“这种杀气就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尚武精神,民族之魂”

“本人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入伍,一九八四年四月份和五月份在桂省龙州靠芧山参加轮战。”

“同年兵同样经历,本人41军121师的。”

“我是一九八四年底入伍的边防兵,守卫着祖国西部边防,生活很艰苦,但兵是坚强的,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后人应该知道我们边防兵所付出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

“上过战场的人力气超级大,我老爹就是个立正,小时候我被我老爹一巴掌从路上拍飞到稻田里爬不起来。记得还有一次,家里面搞装修,我把漆桶给踢翻了,我被老爹一棒子打翻,滚到桌子底下去了。教我游泳的时候老爹直接拎着我往深水里面扔,淹着了又拉起来再扔。1985年出生的我,一路坎坷,总算是活过来了我老爹1979年参加了对越作战,后来一连在边境驻守了八年才复原回家。”

“看过1984年大阅兵才知道什么叫杀气。”

“参加1984年阅兵那批兵都是生在六十年代,长在七十年代的。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全民皆兵。军训、拉练。就连玩的游戏、阅读的课本都是带有军事色彩的。因此,这批人都尚武。如今,他们大多已经五十多岁了,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中坚力量。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