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来说是一种荣耀,一般都是班里优秀的战士和班长才能去做这件事。”
穿上军装,来到这支部队,才会真正领略到这种精神。
“说多了,咱们继续说84阅兵的事。”王亮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匣子打开,说了这么多,连忙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空降兵队列中走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人,他是黄继光连连长李明龙。
在边境重大作战中,李明龙先后十五次带领尖刀排完成突击任务,功勋卓著。
空降兵方队走完后便是女卫生兵方队了。
“那是女卫生兵第一次出现在共和国阅兵的序列中,是中国阅兵史上第一个女兵方队。”说着,王亮不免有些怀念。
当时的那些女兵面孔,格外地亲切。
在王亮看来,穿上军装的姑娘们,是最漂亮的。
年轻的女兵们头戴大檐军帽,佩戴红十字袖章,英姿飒爽。
王亮还记得那慷慨激昂的介绍词:“我军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女军人和女兵建制连队,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女军人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陆海空三军中,从驾机叱咤蓝天的飞行员到操纵火箭上天的女科研人员,从洁静的医院到荒野的演兵场,军中巾帼默默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这番解说词,无论是放在什么时候,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女军人,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说到这里,王亮的脑海里总能浮现出一个人,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差不多的人。
不,应该说是彻底遗忘的人
正文0321自卫反击战第一个牺牲的女兵
0321自卫反击战第一个牺牲的女兵
王亮道:“那是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差不多的女孩,或者说已经被人们彻底遗忘。”
王亮的这番话瞬间就调动起了网友们的兴趣。
“女孩想必一定是位女军人吗”
“我记得,前不久空军刚刚牺牲了一名女飞行员,名字叫余旭,老首长说的应该是这姑娘吧”
“哎,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我们男人还没有死光。”
“老首长,您快别吊我们的胃口了,快说说吧。”
余旭,是啊,牺牲得壮烈。
可王亮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位女飞行员,而是时间更久远一些的。
“郭容容。”王亮说道。
这个名字说出来,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
有好奇的网友干脆打开网页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出现的不过是几行简单而又冰冷的文字。
郭容容,女,鲁省福山县人,1955年生,1974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系第162师师文工队女兵班副班长,后担任162师政治部电影队队长,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于1979年2月在从高平往国内转运烈士途中不幸被越军伏击壮烈牺牲,英年二十四岁,荣记三等功,安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王亮不由得惋惜地介绍道:“郭容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女兵,也是我参战部队唯一牺牲且遗体未能运回国的女兵。”
十九岁参军,到197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郭容容已经是有五年军龄的老兵了。
她并不是作战人员,也不是护士亦或是通讯员,她的单位政治部,政治部电影队的队长,类似于文工团。
她本没有必要上战场的,完全可以在后方高枕无忧。
但是她没有忘记自己是军人,是军人,就要打仗,是军人,就要杀敌,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这个姑娘,我认识,很漂亮很活泼的一个女孩子。”说着,王亮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郭容容的音容笑貌。
当年郭容容在师政治部工作,那个年代步兵师以下单位很少有女兵,团一级基本上就没有女兵,所以作为首长的王亮自然能记得有这么一个女兵。
“那孩子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放映影片给战士们看的时候,还会跟战士们进行讲解,给他们宣传革命思想。”
“电影队的任务就是放电影,并没有讲解的义务。那个年代,那种历史背景,每个人每天都很累,但容容从来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的。”
“战争年代,部队里女兵少,首长们也不愿意自己的部队里,扛枪打仗的事情老爷们就够了。基层部队的官兵平日里哪能见到女孩子积极得不行。”
往事一幕接一幕地浮现在王亮的眼前,郭容容,当年那个漂亮善良的女孩子的形象也越加清晰。
郭容容对于自己的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在放映前会把影片分好类别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后,郭容容的所属部队也参加了战斗,她被分到了伤烈组。
王亮:“我记得当时郭容容同志的工作是负责对伤员的照顾和登记,另外还负责把烈士护送回国内的陵园。”
在那个对战友掏心掏肺的革命年代里,郭容容勤勤恳恳,工作的时候总是选脏活累活来干。
逢战场上抬下伤员,她总是不顾疲惫,主动去同伤员聊天,开解伤员。
“那是1979年2月26日的凌晨,我军三辆卡车往沿着返回的公路往国内驶去,车上载着的是牺牲烈士的遗体”王亮回忆道。
“车速保持均匀,注意警戒”
“注意戒备”
“是”
“这一带经常有越南游击队出没,他们会埋伏,会打冷枪,一定要小心”
“是连长。”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坏了。”
gu903();“快,下车接敌,一排二排随我阻击,三排长,你带女兵们先行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