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 / 2)

老兵不死 玗石页 2029 字 2023-10-12

排爆是被人们称为在“和平年代里走向硝烟,生死攸关时冲向危险”的高危专业,而排爆兵也是一支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着生死考验的兵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某旅地爆连连长曾建林,就是这个队伍当中的一员。

86年,他出生于川省的一个小山村。

入伍前,他曾经打过两年工,当过服务员,干过炮工,做过装载机驾驶员。

他总感觉自己的生活里缺少点什么,那身迷彩。

后来,为了追寻父辈的成长轨迹,他毅然投身军营,成为一名战士。

大山出来的娃,肯吃苦,能吃苦。

提干,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有人说,哑弹就是“睡老虎”沉睡的时候相安无事,醒来时就嗜血伤人。

在地爆连,曾建林的工作就是天天和炸药、雷管、哑弹打交道。

有人会说。

上尉连长,是军官啊,是干部啊。

还用亲自去排雷

让战士们上不就行了。

放屁

无论是哪个兵种,在部队分工如何,一旦有任务,主官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

在排爆部队,不单单是连长,就连做政治工作的指导员也要会处理地雷等爆炸物。

正文0120护身符:胆大心细、不存侥幸

0120护身符:胆大心细、不存侥幸

你没有本事,战士们凭什么服你,怎么开展工作

曾建林是这样来形容自己的职业的:“如果说排爆是在刀尖上跳舞的话,那我们排爆兵就是一名敢死队员。”

二零一五年的八月份,在青铜峡炮兵连组织的四零火箭弹实弹射击中,曾建林率领连队奉命排除哑弹,承担了此次的搜排工作。

由于落弹的区域土质异常松软,有的哑弹深深地砸入了土中,有的露在地面。

在排雷经验丰富的曾建林看来,这次任务的难度非常大。

因为哑弹的脾气很难揣摩,有的时候,碰一下,它就炸了。

惊心动魄就在那么几秒钟。

在排除哑弹的过程中,有一枚哑弹被骆驼刺遮蔽,曾建林拿出工兵锹,小心翼翼地清除掉周围的碎石和杂草,然后再用手慢慢扒开骆驼刺,而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哑弹的击发引信因意外受力瞬间弹了出来

“看到哑弹冒了烟,我的脑袋里嗡的一声就炸开了,我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是要光荣了,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只剩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曾建林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

“当时头脑里唯一一个念头就是,这枚哑弹马上就要爆炸了,连长肯定尸骨无存。那一刻,我感觉心脏都停了一下,气都喘不上来。”这是在场官兵们的内心独白。

能执行任务的工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技术培训固然重要,心理素质上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能让战士们紧张到这种程度,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

幸运的是,几秒钟过后,炮弹并没有爆炸。

没死,还活着。

“呼”曾建林长呼了一口气,坐在地上休息了一分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

经历这样的事情,想来大多数人一定会是心有余悸,打起退堂鼓。

但曾建林没有,他要对得起自己戴的那一毛三的军衔,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军装。

什么是解放军军官

打仗冲在冲在最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

曾建林继续工作,全身伏地,用竹签一点一点拨去弹体上覆盖的泥土。

小心翼翼对炸弹标记、弹体结构、引信装置、填充物等情况反复查看,最终确定了安全可行的销毁方法。

随着一声巨响,这枚哑弹最终被安全引爆。

二零一六年的五月份,为了备战即将开始的课目演示,曾建林决定以身试险。

将导火索的长度从十五厘米减到十三厘米,再进行起爆试验。

要知道,导火索每缩减一毫米,就意味着危险增加了一分。

在“开辟通路的行动”实爆作业示范任务中,带队的就是曾建林。

他提出了一个要求,真障碍、真目标,完全按照实战化来进行。

真障碍、真目标使这次任务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爆破用药剂量大、爆炸飞散距离远,其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

就在曾建林点火并迅速回撤卧倒的瞬间,“轰隆一声巨响,反坦克锥被炸得满天飞,爆轰波夹杂着碎片扑面袭来。

资历最老的军士长被惊出一身冷汗,气势汹汹地跑到曾建林面前吼道:“曾连长,你不他娘的要命了知道刚才有多危险吗你差点连命都没了你知道吗”

没成想,曾建林爬起来活动了下胳膊腿,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把导火索减到十厘米,再爆破一次”

原来,为了最大限度达到开辟通路的突然性和快速性,曾建林刚刚冒着生命危险试着将导火索由以往的十三厘米逐步缩短到十二厘米。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的是将来某一天战争爆发,他和他的工兵们不会在战场上跑肚拉稀,被敌人打得丢盔卸甲。

练为战,不为看。

训练是为了打仗而准备的,而不是为了表演观看。

精益求精。

这一次,他又准备挑战十厘米。

经过三次实验,他成功了。

当曾建林回忆当时场景的时候,他说:“咱们当兵的,就得有点血性。”

战士问:“连长,您真的就不怕死吗”

曾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