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五思考片刻:“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赶紧走吧。”
姜遥遥不走:“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瞧你比我也大不了几岁是了,这位大叔,你送我回家好不好”见潘五不好说话,也是年纪太小,姜遥遥去问呼天。
呼天白他一眼,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躺着看天。
潘五多等上两分钟,见少年还是不肯离开。便是不再理会,牵马继续前行。
这地方已经要出山了,少年依然紧紧跟着。
潘五当姜遥遥不存在,只管拉着马车走。
有外人在,呼天也不话痨了,安静躺在车上。
又走上二十多分钟,终于走到山口,朝下走过一个大坡,再往外走是个小村庄。村子里又采药人,也有猎户,是真正的靠山吃山。
姜遥遥倒是热心,下坡时候主动去后面拽住马车,一点点滑下去。
潘五好像没看见一样,始终不说话。
从山里出来一辆马车,村口有两个下棋的中年汉子看过来,跟着互相对看一眼,复又低头下棋。
潘五就当自己瞎了,什么什么都看不见,什么什么都不知道。姜遥遥倒是有意思,等马车路过村子,走出段距离后,他忽然说话:“那两个下棋的怎么老是在看你”
潘五不回话,呼天也不回话,不过也许是躺累了,慢慢坐起来伸个懒腰。
姜遥遥暗皱眉头,这两人怎么不说话呢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当初从这里进山的时候,潘五已经搞清楚附近地形,从这个小村子出来往东北走有一个小镇,过了小镇大约二十里地有个小城。
以小城为中心,往东西北三个方向走,都有城市连着。区别是城池大小、距离远近各不相同。
潘五想去最大的城市,也是想去有修院的城市,可是因为不熟悉,必须要先去小镇住下,寻店家问话。
他曾经出来买过粮食和日常用品,不过都是骑乘大鹰去远些地方购买,这附近还是第一次来。
在赶路的时候,姜遥遥一直在注意潘五的前进方向,发现往小镇走,眼中不自觉的浮现喜色。
潘五终于开口了:“你家在哪”
“就在前面。”
潘五多看他一眼,跳到马车上,也是偷个懒。
从小村到小镇,途中有个岔路,随着岔路越近,少年脸上表情就越显紧张,好像有什么事情就要发生一样。
呼天忽然问潘五:“有意思么”
潘五反问道:“你说呢”
呼天哼笑一声:“这要是在我们那里。”
潘五忽然反应过来:“你这面貌”
呼天说:“姜国不比秦国,有许多归化民族。”
潘五想起来了:“哦。”
姜国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跟蛮族有最直接且充分的交流、接触。蛮人太多,战争也太多,姜国君主采纳大臣意见,想办法分化蛮族,以蛮族抵御蛮族
各种手段使出很多,加上蛮族常有整族战败事情,为保命,不得不整族人南迁,投降姜国。数百年下来,姜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蛮族人。
说起来,这种事情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姜国百姓明明以蛮族为敌,对他们特别愤恨,可是有蛮族人投降,他们是捏着鼻子也得接受下来。
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接受某些蛮族部落的投降,就是把他们逼向敌人那面
他俩终于开口说话了,姜遥遥抓住机会问话:“你俩不是姜国人”
潘五笑了下,又不说话了。
姜遥遥心里发狠,叫你跟我装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让你跟我叫爷爷
如此又过去一会儿时间,马车行到岔路口,一条路直通小镇,另条路不知道通去哪里。姜遥遥却是指着另条路说:“走这边,走这边近。”
潘五笑问:“是么”
“是真的,我不骗你们,我发誓”姜遥遥说:“你们是大侠,能赶走恶狼的大侠,我也不敢骗你们啊。”
潘五笑了下:“不好,我没时间陪你玩。”赶着马车走向去往小镇的路。
姜遥遥有些着急:“错了错了,真错了。”
见潘五根本不理会他,姜遥遥猛一发狠,从怀里取出个铜哨,放到嘴里猛地一吹,同时往远处快步跑去。
呼天笑道:“就说出山才有意思。”
潘五好像没听见,继续赶着马车往前走。
没一会儿时间,身后响起马蹄声,这是快马来追潘五终于停下马车,跟呼天说:“那么喜欢玩,你玩吧。”
呼天不干:“玩是玩,打仗是打仗,我负责玩,你负责打仗。”
在他俩说话的时候,一队快马追上来,跑到马车前面一拨马头,转过来堵住道路。
潘五一看,有点意思啊,居然穿着捕快的衣服,一共是七八个人。
再回头看,后面追着跑过来十几个人,有穿捕快服的,也有穿便装的。
这时候,姜遥遥跑回来了,站在捕快的马匹旁边,指着潘五和呼天大喊大叫,顺便哭号几声。
姜国人说话有他们的口音,姜遥遥说的快,呼天听不明白,问潘五:“他喊什么”
潘五充当翻译:“他说他赶马车进城卖山货,咱俩是贼,抢了他的车,他让捕快大人替他做主。”
呼天琢磨琢磨:“好主意啊,这办法来钱一定快。”
潘五问:“动心了”
呼天摇头:“我又不需要钱。”
好吧,你是神仙。潘五使劲地、恶狠狠看了呼天两眼,呼天大叫:“干嘛你要干嘛告诉你,大敌当前,咱们要通力合作”
潘五又是选择性没听见,看向对面那些人。
他们的表演还在继续,马上跳下来一名捕快,假装和颜悦色让姜遥遥不哭,耐心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一点一点盘问,最后走过来说话:“我们是大通县衙门的,正好在附近办案,现在这少年说你们抢了他的车和货物,我想问一句,你们能不能证明这车货物是你们的”
潘五被问笑了:“你说呢”
“这就不是谁说的问题,凡事讲究证据。”那名捕快说:“咱这样,我们是公门中人,要秉公为百姓办事,不能偏听偏信,就是说不能听信那少年的一面之词,可是呢,我也不没办法相信这车货物是你们二人的,不如这样,请二位公子耽误些时间,跟我们去一趟衙门可好放心,肯定用不到多少时间,只要问清楚,马上送二位公子离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