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数十万大军抱团前进,每天前进三五十里,不怕慢,安全第一一到夜晚,则深沟高垒,不给叶腾偷袭的机会。
至于扔掉步兵、纯骑兵突围,纪灵等将领不敢考虑。因为数十万袁军之中,骑兵不过三万人,若让袁绍知道他们扔掉数十万步卒逃命,也许他们即使逃回去了,也不一定会有命
叶腾自然也不急,此时情势,袁家仿佛一只慢腾腾前进、不断流血的大象,而天马城追兵则化身为一只凶狠的野狼,紧紧跟、慢慢追,随时咬下一块肉。
总之,不以歼灭敌军为目标,能占多少便宜算多少便宜,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最高效地杀伤敌人,是叶腾此次追击的总原则。
这一追,就追了整整五天。
五天之后,袁军在叶腾的帮忙下,不断瘦身、不断精简。此时,斥候来报:“主公,袁家自上曲阳出发的援军,离袁军不足三十里了”
“实力如何”叶腾问道。
“三万汉军铁骑,应该还有五千人左右的背嵬军。”斥候答道。
“看来,上曲阳的精锐全部出动了,这是要跟我们拼命的节奏啊。算了,反正敌人已损失过半,只剩下不足三十万了,我们也不为己甚,通知全军,撤回灵寿县同时,继续关注袁军的动静”叶腾命令道。
“诺”斥候和叶腾身边的传令近卫同时应诺。
就此,叶腾与袁军开始脱离了接触,返回灵寿县;袁军接应到侥幸逃过一劫的残兵,也没有节外生枝,乖乖退回上曲阳,常山国大战正式落下帷幕。
常山国大战,自袁家、卫家、黑山军出兵常山国,至袁军全部撤出常山国境内,持续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叶腾联合一些盟友,全灭了卫家、打残了黑山军、重伤了袁家,让天马城在常山国的统治稳如泰山。
而韩馥被诛、常山国之战中损失惨重的袁氏,对冀州的控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不但为未来各方争夺辽阔、富庶的冀州地盘,埋下了伏笔;也让南方的刘表、孙坚、甚至曹操等诸侯,对目前袁氏盘踞的豫州地盘,多出了额外的想象空间。
袁绍则满脸苦涩,更坚定了占据冀州以找补战争损失的念头。
因此,常山国之战结束不久,袁绍以最快的速度,派出文武官员,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全占了原本袁家势力最强盛的渤海、河间、清河、安平四郡。至此,袁氏对冀州的企图心,彻底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袁家全占四郡之后,停止了扩张步伐,开始修养生息,以消化新占的地盘。
叶腾虽然没有出兵攻城略地,但连翻大战,让他获得了海量的钱粮、资源、功勋值,战争一结束,他就将这些资源投入的发展经济、增强军队战力之中。
战争一结束,他就向整个华夏区开放了常山国所有县城的传送阵,由此可见常山国大战给他带来的自信。
可以说常山国之战,让叶腾为来年的诸侯之战,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取得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从今以后,若非逼不得已,谁也不会轻易来捋他的虎须
正文第三四七章欠蔡邕一个解释
常山国之战结束,叶腾将梳理常山国战后事宜交给陈宫、谢庚辛等,同时吩咐典韦、万浩,与徐晃、高顺、黄忠、赵云、张辽、周泰、曹性等七大军团一起,就地休整、升阶、补充,以备下一步的整编,应对明年开始的诸侯割据局面
而他自己,则抽出时间赶回天马城一趟,因为他欠何太后一个说法,欠蔡邕父女一个解释。
在见何太后和蔡邕父女之前,叶腾先见了天马城的政治主官林风,向他了解这一段时间以来何太后与蔡邕父女的情况。
“启禀主公,何太后定居我天马城治下已久,刚开始脾气比较大,但后来可能也认命了吧,总是沉默。据左丰之言,与何太后同来的其他女子中,还有一个身份尊贵之人,是故少帝之妃唐妃。因为有多层顾虑,我们之前只敢将弘农王被李儒毒死之事告诉左丰,但至今也没有告诉那一对婆媳,唉,都是可怜之人哪。”林风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少帝刘辩被董卓贬为弘农王不久,就被毒杀,此时大家都准备诸侯讨董之战,所以谁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堂堂帝王,死的时候,沉寂得一如平民百姓。
叶腾不再纠结于此事,转而问道:“蔡邕父女呢”
林风摇了摇头,苦笑道:“蔡邕乃海内大儒,其女蔡琰虽然年纪尚幼,但也才名满帝都。蔡府清贫,我们的供奉,他们照单全收,但我多次上门拜访,蔡邕只是淡淡地寒暄几句,不愿多谈,蔡琰我不曾见过。蔡邕曾让我带话给您,请您有空的时候,过府一叙据锦衣卫汇报,自定居天马城之后,蔡邕父女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读书、练字、弹琴,一如隐士。”
“嗯,倒是沉稳得很,我的确该去拜见他们这样吧,今日我就在天马城中休息一夜,明日一早沐浴更衣去见蔡邕毕竟是海内有数的大儒嘛,该给的尊重的还是要给的。”叶腾笑道。
“那今晚,我就在县衙之内,为主公接风洗尘”林风道。
“不必办成宴会,粗茶淡饭即可,我更想听听这一段时间以来,天马城、雁门郡的治理情况。”叶腾道。
“谨遵主公之命”林风抱拳行礼,后退三步,然后转身准备去了。
清晨,迎着天际的第一缕阳光,蔡邕在院子的凉亭下,摊开了一本古朴的典籍,老仆蔡化及时给他奉上一杯清茶。
清晨,因为精力最为充沛,所以他将时间安排给先贤经典,自从居住天马城以来,他的每一天几乎都在品茗、研读古典籍中开始。然后是早上著述、读书;午休之后则是练字、养花,夜幕降临后,则是教女儿弹琴;日复一日,生活得非常规律。
比起之前颠沛流离或被逼为官的日子,少了生活的颠簸和负担、少了同僚朋友之间的应酬唱和,更少了案牍劳形,让他的气色更加红润,精气神仿佛都有了提升,连女儿蔡琰都说,这一段时间以来,他越发显得年轻。
除了突然之间,被叶腾移到天马城让人不爽而忐忑外,其他的都还令人满意。生活物资不缺,日子悠闲,对一向安贫乐道,以读书、著述、写字、弹琴为人生乐趣的蔡邕来说,几乎没有比这更加理想的生活了。
“父亲,昨晚睡得可好”女儿蔡琰,今天十五岁,正值人生中最好的年华,踩着晨曦而至,向父亲问安。
“为父很好,看琰儿的精神头也不错,想必昨晚休息得好”蔡邕慈祥地笑道,于清晨的阳光之下,神色温暖。
“多谢父亲挂怀,女儿休息得很好就是有时想出去玩,您又不让,有点闷。不过看父亲不必沾惹那些烦人之事,琰儿心中却很开心。”蔡琰懂事地点了点头。
“真是乖孩子”蔡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