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尚浅、法力不足。
不过。
正因为如此。
道士准备充足,法器、符篆等外物在身,往往能发挥超出品级的实力。
不可一概而论。
林诏衍道法,立步虚道。
神庭发展,也有条不紊。
神道法界开辟,各大神灵法域通达。于松溪县城四方,又立下四座鬼城。与此前大王山、骆驼山两座鬼城,共为六座,收拢阴魂鬼民十万余。
大明境内,狼烟四起。
每日枉死之人不知凡几。
枉死阴魂,或化作鬼物肆虐一方,或破碎不堪消散天地。
少部分才能有幸踏入松溪县神域,或是被外出行走的步虚道弟子带回。
资质优秀者,入神庭为鬼差;资质普通者,入鬼城为鬼民。
即便如此。
六大鬼城,也有十万鬼民。鬼城之外,何止十倍。
可见妖魔为祸,罪孽不浅。
新立四方鬼城,诰屏山鬼城。
诰屏山鬼城。
有鬼民一万八千,往来行走、谈笑风生,于阳世之时并无差别。
死后新生,着实玄妙。
城中。
鬼民之外,又有鬼差百名。
金超群身穿鬼卒皂服,手持打魂神鞭,颇有当年纵横光泽县的气势。
如今。
他也是松溪神庭鬼差。隶属诰屏山鬼城,为驻城鬼差,正式鬼卒位阶。
在他身边,吴英穹同样身穿鬼卒皂服,手中持的却是缚魂锁链。
立在一旁。
三年前。
金超群与吴英穹眼见鬼城之中诸多鬼民褪去民籍,成为神庭鬼差,心中羡慕。
于是发动阳间家族力量,贡献足够的功绩,终于成为神庭鬼差。
而且。
跨过预备役鬼卒,直接就是正式鬼卒。
四大鬼城建立,两人便为驻城鬼差。协助鬼城主官、从吏,管理一城鬼民。
两人看守城门,却看到城隍法域方向升起一道神光,落于诰屏山中。
金超群看向吴英穹道,“诰屏山有步虚道弟子受篆。”
神君立步虚道,赐步虚道弟子登仙法门。
神庭所属,一切鬼神尽数知晓。
毕竟。
步虚道弟子施展神通,还需诸神、鬼差借力。
金超群身为神庭正式鬼卒,自然不会不知。
这两年来,也有二十余步虚道弟子感悟天心,受篆天曹。
金超群也见过几次。
“诰屏山。”
“这是李三全、郑兆坤两人修行之地。李三全半年前就已受篆,看来郑兆坤也成功受篆。”
吴英穹为神庭鬼差,阳世根基还在,恰在松溪县中。
知晓不少隐秘。
金超群与吴英穹同在鬼城,关系甚好,也知道这两人。
“铁拳门有风雨山尊神庇佑,一门两受篆,果然不凡。”金超群感叹道。
吴英穹闻言,摇头道,“这话可不要乱说。但入步虚道,不论出身,皆是神君弟子。李三全、郑兆坤不回九松山,不去风雨山,显然是受到指点避嫌。”
“步虚道弟子、受篆道士的身份,可比铁拳门弟子尊贵的多。”
吴英穹看的清楚。
松溪县山河之间,诰屏山名义上有山神镇压。可诰屏山神与两位从九品神终年不出,绝不是步虚道弟子首选。
李三全与郑兆坤却挑了此处作为修行道场。
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这倒也是。”
“不过一门两受篆,着实令人羡慕。”
金超群没想更深,苦笑道,“我金家也有两个不成器的后辈入了步虚道,至今还未曾有什么头绪。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踏入受篆层次。”
入了受篆层次,便能与一尊神灵建立联系,以为靠山、底蕴。
松溪县神灵。
个个不凡。
背靠松溪神庭,有神君坐镇,谁敢轻慢受篆道士有此人脉,前途贵不可言。
“步虚道修行,本就不易。”
“我吴家子弟,何尝不是如此。”
吴英穹深有同感。
步虚道第一批弟子一百三十二人。
至今为止,算上新晋的郑兆坤,受篆道士仅有二十九之数。
大多数都还在门外徘徊,不得其法而入。
两人交谈,时间转瞬。
至傍晚间。
吴英穹、金超群神色一动,身形忽的消失在诰屏山鬼城。
“步虚道弟子李三全见过两位鬼差大人。”
李三全背悬法剑,手持玉净瓶,玉朗如丰。
正文第一百三十章灵涧山第三更,求订阅
“李道长客气。”
两人不敢拿大。
这位修行步虚道法,已是九品受篆,能沟通松溪县内诸多神灵,着实厉害。
李三全见状,笑过之后拨开玉净瓶。
顿时。
就有三十六道阴魂出,又有三团阴气翻滚,一大两小。
却是两头恶鬼并一头厉鬼。
“完整阴魂二十七,残缺阴魂九。恶鬼二,厉鬼一。”
金超群取出一册,执笔记录。
吴英穹在旁,挥动缚魂锁链,将恶鬼、厉鬼束缚。又将三十六道阴魂限制,看向李三全道,“李道长近来道行愈发高深。无论是收拢阴魂,还是收摄鬼物,都是一众道长中佼佼者。”
“今日郑道长又成功受篆。”
“两位道长联手,日后收魂拿鬼,再轻松不过。”
李三全闻言,先是错愕,旋即大喜,“郑师兄受篆了”
“原来李道长还不知。”
“哈哈”
“郑道长此时应当在城隍神庙,少许就能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