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下莫斯科,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元帅了”
实际上,正面的德军攻击速度相当的快了,攻占了火花体育场之后,德军就在沿着莫扎伊斯克公路向前推进。
最前线的德军,已经控制了莫扎伊斯克公路与鲁布廖夫公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在那里建立了坚固的防御阵地。
沃斯特里亚科沃公墓的战斗也在激烈的展开,德军从西向东的攻击,让苏军只能疲于应付。
更北一些的地方,苏军已经只能坚守在莫斯科河的对岸,勉强支撑住了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
因为有了莫斯科河,德军的装甲部队无法掩护步兵进攻,德军忌惮伤亡,也只能停下进攻的脚步。
有了莫斯科河防线,苏军才勉强顶住的德军的推进,将防线固定了下来。
但是在南面,因为莫斯科河是斜穿过莫斯科城市中心的,所以苏军就没有了屏障。南部的攻击非常顺利,德军已经占领了巴拉克拉瓦大街以南的所有地区。
北方集团军群的战果也非常明显,他们已经占领了比比列沃,从北部压缩了苏军的防线。
实际上,苏军的部队精锐大多数都部署在了西侧,也就是莫斯科正对着德国一侧的防线上。
两侧的兵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也和包围圈形成之前,德军的主攻方向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两翼的苏军崩溃的速度特别快。科涅夫正在重点稳固北部的防线,所以南部地区就显得更孱弱一些。
挂掉了电话,曼斯泰因知道这场战斗,差不多算是自己的证明之战了。如果他顺利的拿下了莫斯科,那么元首真的会把一柄元帅权杖送给他。
只可惜,这要看苏军给不给他这个机会,让他能够第一个攻进克里姆林宫,完成德军进攻苏联的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克里姆林宫下面,苏军的地下防空工事内,科涅夫正在给赫鲁晓夫讲解四面八方的防线状态。
最东面的防线最薄弱,也是最安全的一段。德军在这边的部队只能依靠汽车运输补给,所以暂时没有任何进攻的迹象。
南面的德军正在换防,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攻击,但是整体上来看还算可以应付。
最危险的,在科涅夫看来,是莫斯科的最北面的战况。比比列沃地区的战斗,苏军根本就等于说是毫无抵抗。
这只是一个区域,如果德军继续向南进攻,亚乌扎河附近的地区都将沦陷。
到了那个时候,苏军的空间就被压缩到了一个极限,任何调遣都要冒着被德军炮火压制的风险,整个市区的防线就都要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昨天,我们大概损失了2万人,虽然很多是平民武装,但是这个损失速度,是无法忍受的。”科涅夫对赫鲁晓夫说道。
然后他开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来:“把防线交给正规军吧,赫鲁晓夫同志,平民卫队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让我们的储备消耗的更快。”
“平民武装至少有勇气反击你们却只知道后退”赫鲁晓夫有些不情愿的冷哼道。
战斗进行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让手下人鼓动什么都不懂的平民去反击德军,试图夺回阵地了。
真正的部队指挥官都知道,盲目的反击只会徒增伤亡,所以他们对反击的命令阳奉阴违,就连许多明事理的政委都不愿意执行上级的不合理任务了。
可惜的是,赫鲁晓夫还有一些人,依旧认为用平民武装去消耗德军,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为了达到消耗德军的目的,赫鲁晓夫一口气分发了10万发子弹,组织了2万名平民,在西侧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结果就是,10万发子弹,还有2万条生命,在消耗了德军的一轮弹药之后,就彻底打了水漂。
大概只有3000人撤退回到了他们出发的位置,而这些逃回来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人带回了自己的武器弹药。
“现在,任何的反击都是徒劳的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只能忍耐,用有限的兵力在市区内与敌人进行争夺。”科涅夫开口建议道:“这才是我们能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科涅夫同志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最有气节的事情,不是最正确的事情”赫鲁晓夫冷冷的回答道。
正文971期待转机
“赫鲁晓夫同志,最有气节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科涅夫有些愕然的反问道。
赫鲁晓夫指着地图,对科涅夫说道:“在所有方向上反击与敌人战斗到最后反击只有反击,才能证明我们没有屈服也永远不会屈服”
你真是疯了科涅夫真的很想这样骂上一句。他的手里还有几十万正规的与不正规的部队,这样消耗在徒劳的反击之中,可能几天的时间就会崩盘。
什么叫做崩盘就是说他们会损失掉大部分的兵力,然后无法维持防线,让莫斯科在几天之内就成为德国占领区。
“让朱可夫在南部地区反击,也许比我们自己反击更符合现在的情况。”科涅夫吞下了自己想说的话,选了另外一句说道。
这个建议赫鲁晓夫还是接受的,只不过远在斯大林格勒的斯大林不愿意接受这个请求。
所以赫鲁晓夫无奈的摇了摇头,开口叹息道:“斯大林同志否决了这个建议,他说朱可夫的兵力不足。”
其实斯大林前往斯大林格勒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这位高高在上的苏联统治者,终于理解了一些前线将士的难处。
他亲眼看见了朱可夫的200万大军,在防守整个乌克兰地区的时候,是如何的捉襟见肘。
如果放在以前,他一定会认为是朱可夫不愿意北上救援莫斯科。可是现在,他知道朱可夫能够坚守住乌克兰,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敖德萨地区的争夺战,如今已经变得血腥。意大利还有罗马尼亚投入了至少30万大军向这个城市发起进攻,苏军死守不退,已经打了快一个星期了。
“我们的兵力更少,坚守已经不足了,哪来的兵力反击”借着这个话题,科涅夫说出了自己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