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接到了命令的炮长同样喊出了命令,开关被按下,127毫米口径的火炮喷出了炙热的火焰。
“轰”一声巨响,美国驱逐舰在几乎最远的射程上开火了,炮弹飞过漫长的距离,落在了日本驱逐舰的正前方,激起了一道高高的水柱。
“轰”驱逐舰的火炮射速很快,不用像战列舰那样经过漫长的准备再开第二炮。
所以,在紧跟着第一发炮弹打出去之后,美国驱逐舰上的其他炮位,就紧跟着打出了第二发炮弹来。
在日本海军这边看来,就是第一枚炮弹刚刚落下,第二枚炮弹就已经飞到眼前了。
这枚炮弹依旧在日本海军舰艇的正前方落入了海里,激起了第二道冲天的水柱。
海战就这样爆发了,美军一直在不停的开火,而日本海军这边却很安静,驱逐舰依旧在加速向前行驶,火炮阵位却没有发出任何响动。
“他们这样草率的开炮,是慌神了吗还是在给自己壮胆子幼稚的美国海军我们大日本帝国海军,是不屑这样战斗的。”按着自己的指挥刀,日本海军驱逐舰上的舰长冷笑着哼道。
还有两更稍后奉上,大家可以明天早上再看。
正文886炮术无敌
尽管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输了一个倾家荡产,可平心而论,如果不是时代进步,军事技术突然出现的革新,日本海军依旧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海军之一。
即便是在数量上不如美国海军,可日本海军无论是在训练上,还是在武器装备战斗力上,都不逊色于美国海军。双方的差距,这是在数量上而已。
在开战之前,日本海军苦练炮术,在火炮命中率以及射击速度等硬性指标上,都比美国海军要强上一筹。
所以,美国海军舰队开火的时候,日本舰队是沉默的。他们知道这个射程是不可能打中目标的,盲目的射击只会过早的泄掉自己的士气。
“继续前进我们不用忙着还击等美国人闹够了再说”坐镇在最上号巡洋舰上的日本海军指挥官胸有成竹的命令道。
他的舰队在数量上就比美国舰队要多出许多,现在他手里有已经改装成了重巡洋舰的最上号,还有同级别的战舰三隈号
而美军那边似乎只有一艘轻巡洋舰,剩下的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驱逐舰罢了,双方无论是在火炮口径,还是在火炮数量上,日本这边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炮击,他们不是对手只要沉住气就好了如果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鱼雷上,那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打错了主意”站在自己的指挥阵位上,这名日本海军军官得意洋洋的说道。
他的副官站在他的身旁,低头跟着说道:“您说的没错,我已经下令做好了战斗准备,很快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这些日本指挥官的眼中,无论是火炮还是鱼雷,他手里捏着的牌面,都要比对方强上太多太多了。
提起鱼雷,那就不得不说一说,日本海军自成一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了。
主流的海军强国,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海军体系,最后用数量的堆叠来形成自己的海军战斗力。
日本海军不是,它是围绕着一两种先进的武器,打造整个海军舰队,让海军舰队为先进的武器创造使用环境,以此来提高战斗能力。
从短时间来看,这种办法是很合适的,可如果从长期来衡量,那无法保证先进武器一直先进下去,就会让整个舰队都陷入到被动之中。
而纵观整个二战太平洋战争史,就是日本海军的战法崩溃,导致海军一蹶不振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被接纳融入列强体系的日本,决心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开发新式武器,一心想要在开战之后,给美国还有英国这些海军强国一个惊喜。
日本大力发展海军航空兵就是这种战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是仅仅只有海军航空兵,是不保险也不足够的。
在二战发起之前,日本海军有一整套的理论,围绕着他们开发出来的先进装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战法。
这对于经费有限,并且资源有限的日本帝国来说,是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合情合理的战术体系。
他们在战争爆发之前,开发出了一套先进的鱼雷系统,也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长矛鱼雷。
围绕着长矛鱼雷,还有大口径舰炮,以及海军航空兵,日本海军苦练出了天下无敌的三板斧战术
日本海军写好的剧本里面,远距离上自己的海军航空兵可以作为第一板斧来消耗敌军的海上力量。
随后进入到双方炮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依靠娴熟的火炮操作水兵来给敌军制造麻烦。
紧接着,在双方混战不分胜负的时候,日本苦心研制出来的,致命的杀手锏就登场了:先进的鱼雷撕开对方的战列线,打乱敌人的阵型击沉敌人的主力舰,一举确立海战的胜利
在这个剧本内,日本海军的炮战水平经过反复强化,比起老牌海上帝国英国的皇家海军来都丝毫不弱,比起美国这种新兴海上强国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1年前后的日本海军,单纯论起炮术来,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的。当时日本海军拥有素质最高数量最多的炮手,傲视群雄。
但是仅仅有炮术还是不够的,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内的规定,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这个比例还包括战列巡洋舰。
没错,日本在里面就是那个3也就是说,日本海军主力舰的数量,只有美国海军的五分之三如果不打破这个体系,那么日本在未来将永远是弱势的一方
日本海军在这个条约的限制下,数量上明显要少于美国海军,因此日本企图独霸西太平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图谋落了空。
在数量上无法做到势均力敌之后,日本海军转而开始走质量建军的路线,努力提高每一艘战舰的实际作战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海军的战舰每一艘都要尽可能多的堆砌舰炮数量的原因。
日本海军玩小算盘,偷偷略微提升自己的舰炮口径,隐瞒海军战舰的航行速度,这就是为什么长门号战列舰上的主炮口径,是不伦不类的410毫米,而不是世界海军主流的406毫米的原因了
这样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