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在机场附近部署了不少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一个营500多人,如果算上机场的地勤还有临时驻扎在这里的希腊官兵与美国飞行员,总人数超过1000人。
面对五倍的兵力,德国伞兵们依旧没有退缩或者说,这些进攻机场的德国伞兵,根本也不知道机场里面有多少人。
“周围有机枪掩体,火力布置的很合理。”弓着腰退回到了土丘后面,负责侦查的士兵带回了机场附近的英军消息。
“我们所处的地段,大概有3个互相掩护的机枪阵地加上步枪掩护,位置很棘手。”说话的同时,他简单的在白纸上勾勒出了英军阵地的构成。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国防军在战争的初期,能够横扫世界各国军队的重要原因了单兵素质普遍很高。
传承自德国国防军十万精锐,几次扩编之后,军官选拔体系依旧高效。此时此刻的德国军队,达到了军队质量与数量平衡的最高峰。
再往后发展,随着部队的扩编,单兵素质会出现明显下降而之前虽然军队素质很高,可数量上又并不堪用。
不要小看兵员素质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细节,这绝对是为什么现代化国家动员能力还有战争潜力都非常可怕的重要原因。
随随便便一个大学生,只要培训两个星期熟悉枪械使用,学习一些操练技巧,就可以成为可以勉强使用的士兵了。
不要小看这些小事,清洗拆卸武器,分辨弹药种类文字,辨别战场上的态势,判断敌军数量,使用高技术兵器这些知识,实际上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原理都已经渗透在一个人的脑海之中了。
只要军队规定,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听从指挥,并且简单的判断距离高度等基础情况。
这在如果放在旧社会,国民普遍不识字的状态下,想要教会文盲辨别子弹的种类,教会他们清洗武器,遵守纪律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了。
所以,只有8000万人口的第三帝国,能够在二战动员1000万兵力,而且至少其中有700万可用的战兵。
但是面对日本的入侵,当时的中国坐拥4个亿的人口基数,却只能以3000万军民的死伤,勉强混一个躺赢的结局。
如此去打的差距,真的是让人扼腕。放在今天,一旦开战,我国如同汪洋一般的组织人才、工人储备动员起来,一天生产出来的军火,就要超过日本一个月的产量怎会还有当年北大营卢沟桥的耻辱
所以,当德国的士兵轻而易举的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敌人阵地战壕的平面度,并且加上了自己的分析之后,指挥官们的决策就轻而易举了。
要知道,这支军队的根骨,可是当年西克特老将军一个一个亲自挑出来的十万国防军啊。
那个时候的国防军,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贝,每一个士兵都要有自己的专长。指挥调度无线电,兵工后勤维修工,人人都要选一样学个精通。
在那个时代,德军扛着笨重的马克沁机枪演习,一个排长呼叫增援的时候,喊的都是某个营遭遇敌军攻击
现在,就在现在,这支部队的骨架,就是当年那些精英中的精英。而这支部队的血肉,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百万热血青年。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德国国防军,加上德国党卫军部队那坑爹并且散发着德国特色光辉的军衔体制了。
要知道德国人多么喜欢复杂的东西,看一看德国军队的复杂军衔体制就能略知一二了。
就和让人诟病的虎式坦克那复杂的行走机构一样,德国的军队军衔体制,也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职业军人评级体系了。
它复杂到什么程度呢仅仅是士兵,理论上就有15种不同兵种分类下的5个不同级别。
这5个级别分别是士兵、上级士兵、豁免兵、上级豁免兵以及参谋豁免兵听听这名称,是不是有一种“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感觉
实际上,很多国家都有这样复杂的设定,比如说一等兵二等兵,列兵之类的把名字都起得这么另类的,德国算是独一份了吧
可德国人更奇葩的地方在于,上级士兵这个分类,并不是“士兵”的严格意义上的晋升选项。上级士兵和豁免兵,是两条不同的选择。
说直白一些,当兵满一年,如果能力很好,德国士兵就会晋升成豁免兵,而如果能力不好,到退役都只能是上级士兵。
因此,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德国军队里,所谓的上级士兵战斗力,并不一定比“士兵”这个军衔高。
所以,如果单纯用其他国家的列兵和二等兵来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
也正因为二者之前无法本质上区分优劣,行政级别上又没有从属关系,所以用士官长还有军士长之类的区分也并不准确。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翻译者在套用德国军队军衔翻译的时候,最终把并不是军官的豁免兵级别,翻译成了有指挥权的下士军官。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误会希特勒在翻译中,实际上是翻译成了下士的
换句话说,伟大的元首希特勒,在德国军队内的实际军衔,是豁免兵而不是所谓的“下士”。
也难怪容克贵族还有军队不把元首大人放在眼里了实际上希特勒根本就不是下级军官,而是还没有熬出头的“士兵”。
如此混乱的军衔制度,再加上贵族军官团们的传统,于是乎一大堆根本就在外国找不到参照级别的军衔,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诞生了。
比如说无剑穗士官,军官学员听着这一个又一个让人怀疑自己走错了片场的军衔,绝对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绝望。
单纯从德国军衔制度上来看,还不如日本的大佐军曹之类的更容易找到对比的类似参照物,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而相关的各种条规说法,也确实让人混乱无比:上级士兵比士兵工资高,却晋升无望;参谋豁免兵更类似于军需官,而不是精锐步兵。
德军的军衔尚且如此混乱,也就难怪这些崇尚复杂的怪物,把武器型号还有后勤补给搞得那样让人难以直视了。
从这种微小的细节看德国这个民族,这绝对是一个用严谨的分类还有不厌其烦的细化差异化,把自己人活活逼死的“伟大民族”。
“侧翼的机枪阵地,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侧翼的机枪掩护”伞兵连长看了看那张画着敌人阵地的白纸,皱着眉头嘀咕了一句。
gu903();对方显然不可能把机场周围,用机枪阵地包围起来。所以这样的机枪掩护阵地,应该并不会有自己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