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 / 2)

新郎迎亲出门前献祭,跪拜以后,接受父亲的训导:“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

新郎答:“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新娘此时在家,父亲也在给她同样的告诫:“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

新娘母亲整理新娘的凤冠和披肩,教导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古代中国禁止在婚礼上奏乐,儒学者认为音乐是跳动的,属阳,对属阴的新娘不合适。然而民间却喜欢婚礼奏乐。直到宋朝哲宗大婚,官员曾劝说皇太后同意不使用乐队,皇太后表示说:“寻常人家娶个新妇,尚点几个乐人”遂下令为婚礼作曲。以后婚礼奏乐成为定制

迎亲队伍奏响了音乐,停在新娘门口。

早已等在那里的娘家人迎入了队伍,乐人、歌姬和迎亲的其他人都受到酒、茶的招待,还得到彩色丝绸和小饰物等礼物。吃饱喝足,乐人开始演奏曲子,这是催促新娘赶快上轿。

乐声响起,新娘开始辞行,她的婶婶、姑姑、嫂子和姐姐送她到内闱的门口,再一次整理她的裙裾,煞费苦心地重复着强调父母的教导:“谨听尔父母之言。夙夜无衍。”

七姑八表牵着新娘走到门口,立住脚步,唱着歌谣向新郎讨赏:“新娘领出门,礼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买卖。十万,绑一起才够。”

新郎回唱:“自古以来,绅士不带金。”话音刚落,他身边的随从依规矩在马前撒下几个红包,每个红包里装几个小钱,小孩子哄抢。

新娘上轿,到新郎家。

拜天地,父母。然后婚礼地伴娘走上前去。打散新婚夫妇地发髻,而后把夫妇二人的头发系在一起,梳成一个顶髻这是举行“结发”仪式。在宋代,结发”这个词普遍用来表示婚姻生活的开始。

伴娘一边结发一边吟唱着诗句,等将夫妇二人的头发系在一起。伴娘又递给夫妇二人每人一个紫金钵,钵底用红、绿丝线打着“同心结”这是新人行“合卺”礼,亦即双双喝酒。

行合卺仪式时也有诵诗相伴。饮罢,新郎和新娘一齐丢掉酒具。新娘地用力掷下,新郎则轻轻一抛果然,新娘的酒杯落地后跳起,新郎的落地后寂然不动。观礼的众人见到这种现象,齐声赞礼:“好兆头”。

酒杯一个跳,一个不动,宋人认为这意味着会生很多男孩。

等欢呼声平息。一名歌伎端上“定情十物”。伴娘首先从第一个盘子上取下第一定情物手镯,边向新娘手上套,边吟唱:“何以致契阔绕腕双玉镯。”

伴娘从盘中取下第二件定情物臂钏,给新娘套上,吟唱道:“何以致拳拳绾臂双跳脱。”

轮到第三件定情物:戒指,她接着吟唱:“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歌伎合唱:“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地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戒指需要新郎给新娘带上,因为戒指最重要,所以要在场的女性合唱,以示叮咛与祝福。

第四件定情物是耳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