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林元景:咸鱼要当太上皇?(1 / 2)

www.biquxsw.cc,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燕云之地……”

林元景骑马过了三关,进入涿州地区,一路看着两侧开耕播种的田地,炊烟鸟鸟的村落和行进有序的商旅,感觉突然不一样起来。

这半年多的时间,他常常往返两地,在燕云担任乡军的教头,传授枪法。

以前教惯了京营那群懒散的禁军,突然遇到一群好学的乡兵,他是挺高兴的,而同样作为教头的徐宁、张清等人,也对他极为敬重。

原本以为是他教的好,现在看来又是沾了儿子的光……

只是这次的光,未免太大!

“二郎怎么敢做那样的事情呢?”

林元景的神情至今有些恍忽,带着惧怕,更多的则是浓浓的忧虑。

林氏虽然称不上武将世家,但也是世代武官,为国效力,如果真的走上那条路……一旦事败,不仅全家尽殁,更是要背负骂名,九泉之下,都难见列祖列宗啊!

可是他之前反应过来,大惊失色时,李氏却平和地道:“二郎现在什么都没做啊,夫郎何必提前担忧呢?”

林元景哑口无言,这位总教头确实没有做什么,只是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已经有许多人希望他做点什么,这群人里面,甚至包括了如今的大名府知府蔡京……

所以他立刻北上,要亲自跟儿子谈一谈。

下意识地看了看欣欣向荣的燕云后,林元景收敛心思,一路快马加鞭,很快抵达燕京,熟门熟路地到了书院。

李彦刚刚上完课,将他迎入书房:“父亲来了,母亲身体可好?”

林元景定了定神道:“别的都好,就是操劳你的婚事,她十分中意李小娘子,已经向王夫人表示过提亲之意,连媒婆也请来了,你觉得如何?”

李彦对于婚事已经有准备,毕竟到了现在,这不单单是他自己的事情,更是一件稳定人心,增加上下凝聚力的政治事件。

何况接触之后,李清照确实挺好,他点了点头道:“李小娘子聪慧温良,才华横溢,已是上上,更明教化之道,开办女子学堂,所谓习大道而治天下,男女皆是如此,自是贤内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件事就劳烦父亲和母亲多多费心了。”

“好!好!”

林元景本来还以为这个要费一番周折,毕竟越是有能耐的孩子,往往越希望自己作主,何况是这位,故而得了准信,还是挺高兴的。

只是听到这份评价,怎么都不像是简单的娶妻,愈发像是选……

他实在忍不住了,刚要开口,又突然紧张地站起身来,来到门边,朝外面左右看了看,害怕隔墙有耳。

李彦莫名地看着,然后就见林元景回到面前,低声道:“二郎,你给为父一句准话,你是不是想……嗯,干那种大事?”

李彦心头失笑,这位居然才发现么?

这位咸鱼父亲政治敏感性一向很低,倒也不奇怪,奇怪的是没人跟他言明。

但想想也对,这种事情都是心照不宣,你知我知,谁会说得那么透彻呢?

现在既然把话说开了,李彦倒也没有隐瞒:“父亲,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既然光复燕云,就不能再瞻前顾后了……”

林元景勃然变色,低声呵斥道:“胡说!什么瞻前顾后,又有谁逼着你么?二郎,你万万不可为了那等诱惑,陷全家上下于不忠不义啊!”

李彦平和地道:“父亲了解我的为人,请耐心地听我说。”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那个位置所带来的权势与享受,其实不是十分看重,倒是更喜欢走到那一步的过程。”

“不过我很清楚,这是天下间最关系生死荣辱的事情,没有之一,一旦迈出,就再无回头之路,为了那些视我为兄长的部下,为那些追随效忠我的将士,为了这片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百姓,就不能退缩,更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胡作为非……”

“所以我才会说,北上光复燕云,就不能瞻前顾后了。”

见到林元景眉头一皱,想要反驳,李彦继续道:“请听我说完,或许在你看来,我们乖乖地把燕云奉上,朝廷也会加以封赏,平步青云,荣宠至极,但这其实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把自己的性命交托到他人手中,而且结局肯定是极为悲惨。”

“因为有宋一朝,已经有两个非常好的例子,都是名人,一位是真定王氏的王超,另一位是狄武襄。”

“王超在宋辽战争期间,坐拥重兵而不动,真宗亲上战场,都指挥不动他麾下的军队,俨然是五代遗风,以致于错失良机,让本来孤军深入的辽军在大宋境内纵横驰骋,最后逼迫签订耻辱的城下之盟,辽人掳掠之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这样的将领,换做前唐,三族都夷了,但宋廷却顾忌于他在军队中的根基与影响,再加上知道此人是真的可能反的,只是贬官意思一下,很快就官复原职,寿终正寝,死后还追封鲁国公,谥‘武康’。”

“而狄武襄的事情就不用多言了,他之所以被那么多文官弹劾,污蔑其谋反,恰恰是那些人知道,他不会谋反……”

“同样的道理,我如果占着燕云,朝廷肯定要小心翼翼,加以安抚,最少也是一个功勋传代,武将世家,因为他们特别害怕我会真的走出那一步。”

“相反我如果让出燕云,给朝廷接手,去金陵表达一片赤诚忠心,中枢立刻就会痛下杀手,文臣士大夫群起而攻之,各种不臣谋逆之罪扣上,最后的下场就是全家问斩!”

“换成父亲,会怎么选?”

林元景张了张嘴,脸上的怒火消退,沉默下去。

李彦接着道:“当然,我也可以为了一个忠字,明知必死也要报效朝廷,但经历了迁都南逃、议和结盟、污蔑青天,宋廷的威望已经降到谷底,如今烽烟处处,四方都有造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