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1 / 2)

学霸终结者 浙东匹夫 2367 字 2023-10-08

。一个集团涨到市值300亿,而且是在3年里面成长起来的,对地方的经济指标政绩帮助是非常大的。

在06年的大环境下,全国gd才20万亿。钱江省虽然是经济大省,gd也就1万6千亿。换句话说,05、06这两年,顾莫杰的产业,每年起码各为本省的gd贡献了152的额外增长速度。

具体到钱塘市,总共才3440亿的gd总量。在没有顾莫杰的那个平行时空,这两年内本市的gd增速分别是16和17靠房价暴涨。而如今有了顾莫杰,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了20和21而且顾莫杰带来的这部分新增数据很干净、很优质,不是靠炒房gd。

所以,齐枢机竟然问顾莫杰为什么不避开“不良投资环境”,顾莫杰自然要诧异了。

齐枢机:“我不是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问这个问题,我希望你实事求是,把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具体一点。”

对方这么直白,顾莫杰也就不藏私了,斟酌整理了一下思路,他直截了当地说:

“说互联网企业搬迁不难,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经济对于各环节分工合作的地域性束缚很低。一个网络公司的研发机构和市场运营机构完全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哪怕相隔几千里,也不会导致协作效率上的低下这一点在传统工业企业是不可想象的,那样的企业必须做到供应链各环节从地理上尽可能扎堆,才能提升产业效率。

所以,在钱塘市、乃至钱江省各地房租成本、人力成本持续高涨的前提下,按说互联网产业是最容易向内陆低成本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客观上唯一的瓶颈或许就是内陆地区目前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营销人才不如东南沿海那么富集,但是这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目前真正制约这种新经济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我个人认为是国内的税制从分税制开始以后,地方为了留住税源,在留住大企业总部、排斥大企业分支机构上,已经越走越远,地方保护注意也随之更加盛行。

技术上来说,初音集团当然可以把大数据中心搬迁到中西部,问题是中西部肯不肯接受一个目前阶段税制下无法带给他税收的数据中心呢所以企业要想搬迁,必须在税源上做出相应的架构调整,确保搬出去的那部分也五脏俱全、是一个独立税源。网易、阿狸、藤迅,莫不是这么做的。

我个人才创业三年多、形成集团还不到两年,目前财务和管理人才跟不上,折腾不起这些事儿,那也是没办法的。”

齐枢机静静地听完,站起身来,走到窗边,静静地凝视着外面。顾莫杰的话,显然切中了时弊,但是要说齐枢机没想到过,那也不尽然。只是齐枢机站的位置,可能不足以让他想到税制弊端和互联网新经济两者交融后会产生哪些后果。

在传统经济时代,这个问题是不明显的,因为传统经济对于地域的集中布局要求很高。

齐枢机平和地问:“那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个问题呢。”

顾莫杰挠挠头:“我不是搞政治的,也不是搞经济的,这个问题不好说。也不专业。”

齐枢机:“没要你说得多专业,有看法就好嘛。说了也不会有人直接照你说的去做,你还怕承担责任不成。”

顾莫杰:“那我就说了。我觉得吧,将来地方上的税制要是可以做到,每一个环节带来的利益,都能在当地具体计算出来、具体形成税源。新经济的每一步发生在哪里,税就落在哪里,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地方政府排斥不产生税收的分支机构、而只顾千方百计抢夺网络公司的集团总部了。”

“果然是外行人说外行话,不过倒是话糙理不糙。”齐枢机听了顾莫杰不专业的表述,不禁哑然失笑,“你说的那个,专业术语叫营改增,把企业能够用增值税计征的,就不用营业税,层层抵扣,具体哪一步产生的增值,就在哪个地方体现,哪个地方纳税。”

齐枢机科普完这个常识之后,又陷入了沉静,许久才轻轻叹息了一声:“这一步还远得很呐,目前国内最热的就是房地产,新经济的格局还太小。各地也认识不到为新经济的物理、地域束缚松绑的必要性。不过你也要有信心,这种改革将来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扯的有些远了,咱不说这些,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聊么。”

顾莫杰坦白:“不是很清楚,难道是因为我刚刚赚了一大笔美国人的钱,所以来鼓励我一下”

齐枢机:“年轻人赚钱是小,你被美国人盯上了都不知道那啥联邦调查局、中情局,一个个都盯上你了,你以为在美国搞互联网安全、搞数据监控,美国人会放任你随便弄有些话我本不当说的,但是看你人才难得,还是给你提个醒。具体他们做到哪一步,我国还没本事知道,但是美国人想对你动手监视,这点风头肯定是不会错的。

我们中国人少有几个能够走出国门走到这一步,有如今的成就的。连美国人那边,也就一个扎克伯格可以和你相提并论,我不希望你大大咧咧把自己的事业稀里糊涂送了。”

“什么您怎么会知道这些的您不是”顾莫杰瞿然而惊,一时间冷汗涔涔而下。

国内有机构可以知道一些美国人的动向,并不稀奇,可是那不是巡抚一级的人可以掌握的。顾莫杰当然也听宋老板和马风说过,齐枢机是个有能耐的,前途不可揣测。难道

“不该问的,不要多问。年轻人,好好干。我也不瞒你,我原本以为可以在本省做到这一届任满,但是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沪江出事了,知道吧。”

“知道,上个月中旬开始,新闻上都开始有风声说,社包基金好像出了点问题,可能会有大动作吧。”顾莫杰说得很谨慎,没敢提到沪江巡抚陈枢机的名字。

齐枢机叹息了一声:“如果真闹大了,我就得去救火了,明年肯定得去沪江,今年也算是在本省的最后一年了吧。”

顾莫杰眉头一挑:换届前救火的人,那都是要进京的

这话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还是直截了当,问问看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吧。

第四十八章

齐枢机喝了口茶,缓缓地说:“如果企业走出去面临税制上的短期问题,咱可以帮你打招呼。但是总的来说,不要有太多顾虑。就像你说的嘛,数据中心这种机构,没必要放在地皮、人力那么贵的地方。可以在省内欠发达地区弄一个,不光省成本,还能带动地区经济。”

顾莫杰马上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一个省,如果只有省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了,那是不健康的。何况,省会的那位知府还比较吃相难看。

只有各市都均衡发展、甚至传统相对落后的地方也发展起来,那才是巡抚的政绩。

再加上,有可能巡抚的最后一年,要调去沪江。再做那么大半年,然后就有可能进京。

齐枢机主政多年,愿意帮他的商人自然不少。

可惜寻常商人的经营周期实在是太长了。搞实业的巨头,无论是鲁寇球还是郭光昌,搬迁建设一个新的产业基地,那都是要数年之功的。哪有谁可以做到半年就立竿见影出成果、从招商引资到投入使用一气呵成

新经济的载体里面,马风和丁三石原本倒也算符合这个要求。可惜丁三石已经在守成了,在京师也有铺摊子,眼下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到外地新建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