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可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岁月会无情的冲刷掉一切痕迹,包括“传奇”何况,又有谁知道,有这么个父亲,当儿子的压力又会有多大
王厚此时再看童贯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有多少年没有人再提起过平戎策三篇了,王厚记不起来了。拿深受自己爱戴和尊敬的父亲的一部伟大“作品”向他儿子来请教,儿子能不受到感动嘛王厚因为平戎策三篇想起了父亲王韶,眼角竟然湿润了。
童贯没想到会引起王厚情绪上的这么大变化,不过看起来童贯也有些伤感,毕竟在人家儿子面前提起死去的爹,也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他没有说话,因为,童贯知道,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准确的传递了过去。
王厚终于惭惭的恢复了平静,他当然没有再提平戎策,王厚相信既使童贯看不懂,蔡京也会给童贯讲明白的。王厚直奔主题,问道:“监军这次西北之行,目标是西夏还是西蕃”
童贯又想了片刻,才答道:“西蕃三王。”
王厚接着又问:“青唐国王子溪赊罗撒、洮州蕃王扰拶、溪哥城王子藏征扑哥,监军打算先动哪个”
“我是监军。”童贯答非所问。
王厚怔了一下,他还没有转过弯子,问道:“监军这是何意”
“我是监军,军事上由将军做主。”童贯非常诚恳的说道。
王厚这次彻底被感动了,他站起来了,童贯不知何故,也从座上起身,王厚伸出双手,童贯急忙也伸出双手,四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只听王厚激动的说了一句:“童监军,以后我王厚就跟你混了,你就是我的大哥你走哪,我就跟到哪,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童贯听了先是一怔,随后比王厚还激动,立即表态,说道:“将军真让我感动呀,这种小事还值当一提,你这个兄弟我认定了,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有我罩着你,看谁还敢欺负你”
王厚感动的说道:“多谢大哥,以后兄弟的前程就全交给大哥了。”
“客气,兄弟客气了,多大点事情呀”童贯扶着王厚先坐下,自己才坐下,心中不禁暗乐:“看起来王厚果然是个粗人,自己没费多大劲呢,粗人就是好对付,这也太容易了吧”
童贯放心了,王厚被自己搞定了搞定了王厚,熙河路的“西北军”也就相当于被搞定了
实际上王厚并不是一个粗人,因为他从童贯的处事方式和他的背景已经肯定了一点,童贯必定是一个有“前途”的监军,既然自己面对着这么个前途无量的人,自己怎么会轻易就放过呢王厚是个细心的人,而且也有智慧,必竟他有个“传奇”的父亲王韶,王厚身体里流淌着全是他父亲的“基因”。
王厚做出了一个选择,他决定从今天开始,当童监军的“小弟”,后来证明,王厚选对了
身为“小弟”自然有事要处处替“大哥”着想,王厚从怀里取出了份折纸,双手递给童贯,并恭恭敬敬说了一句:“既蒙童监军不弃,这个权当我的见面礼。”
童贯也是双手接过,打开一看,当时就惊呆了他用眼睛先感激的看了看王厚,才继续看下去。
这是王厚的一份“作战计划”,标题就是“青唐之战”。
这份计划里包括兵员、粮草、路线、时间、地形、运输、攻守、敌情等事项,事无巨细,无一不备。童贯能看出纸上写满了王厚的智慧、将略和心血在里边这份“青唐之战”作战计划,虽然不如平戎策那么更宏观,更全面,但对于童贯来说,却是更直接、也更有用
童贯仔细的看了三遍,才抬起头,他不住的点头,忍不住赞了一句:“看起来,将军果然不是个粗人呀”
“监军见笑了。”王厚被人夸赞,脸上带喜,客气了一句。
童贯再看王厚的眼神也变了,“王厚是个将才有这么个小弟在身边,青唐之事,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了。”
ttagttagttagt
17加急递铺
王厚“青唐之战”的“作战计划”让童贯陷入沉思。
王厚等了一会,忍不住问道:“监军看这份作战计划是行呢还是不行”
童贯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他先点了点头,然后缓缓的说了一句:“我看行。”
王厚圆圆的脸上立即挂上的笑意,笑的很开心,也很灿烂,他又问:“我们多会开始行动”
“今天就开始。”童贯非常镇定得说道。
王厚愣了,他有点迟疑,“是今天么”
“是的,今天开始准备。军事上王将军去布置,我这就奏报朝廷。”童贯说着将那份“作战计划”装入袖中,然后从座上站起来了。
王厚急忙起身,他心存疑问,说道:“是不是等朝廷旨意下来,再开始准备”
童贯笑笑,拍拍王厚的肩,“这就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怎么了,你难道对大哥就这么没有信心吗”
当小弟的怀疑大哥,这还能当好小弟吗所以,王厚急忙说了一句:“不敢,不敢,我对大哥有一百个信心。”
“我先走了,你也别闲着了,开始调兵吧。”童贯说着已经开始向门外走去。
王厚急忙相送,待目送童贯远去,童贯的背影在他眼中变得越发高大起来。因为,王厚又发现了童贯的一个优点。
童贯做事果断
王厚也变得果断起来,他对身边的校尉吩咐一句,“立即去请高永年、张诫、刘仲武、刘法、潘逢到帅府议事。”
“遵命”校尉听了,马上就走了。
不说王厚将军自去依计准备,且说童贯回到住处,将王厚那份“青唐之战”的“作战计划”拿出来又细细看了两遍,不禁再次赞叹不已,“大小王的名声果然不是吹出来的。王厚有乃父之风,子承父业,老王家出人才呀”
当下就书案之上,童贯拿了笔,沾了墨,在王厚的“作战计划”的首页纸上整整齐齐,写了一行字。
“王厚将军计划周密可行,臣已经开始准备,特请圣旨定夺。”
童贯又取个公文袋,在袋面上又写了一行字,“熙河路监军童贯送呈东京御览奏章”,便将王厚的那份“作战计划”装入内,又用火漆封了口,再盖上自己印宝,正是“奉旨监军”四个字。
见没什么遗漏,才叫了俩个心腹随从,吩咐让拿着公文袋到兵司再加盖俩个“军情急报”和“十万火急”的印签。
拿回来,童贯看过后,才又吩咐这俩个人送去熙州城的递铺,那递铺官见是新任监军童贯的公文,又有兵司盖的印签,急忙安排“加急脚递”火速送出城外。
这递铺正是大宋专门送递公文和军报的专门机构,童贯的这份奏章进了递铺以后,就一站一站的向距离熙州近三千里外的大宋首都东京汴梁城飞速送去。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严寒还是酷暑,公文不送到目的地,递铺兵的脚就绝不会停。
第九天的时候,童监军的这份奏章终于放到大宋天子赵佶的御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