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1 / 2)

尤其是她的父亲,明知她心中另有他人,却是和姑母一样冷酷,根本就不在意她的感受。

这些日子,她被父亲关在家中,姑母也派了嬷嬷来劝说她。只说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好,为了她的将来考虑。

张柔嘉想不明白这些,可是她也知道,她如今享受到的所有尊荣都是姑祖母、姑母还有张家带给她的,她确实无力反抗。

因着四皇子和张柔嘉的亲事,朝堂上的局势有了变化,有些原本还摇摆不定的大臣便开始投向四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康王。

如今的康王真的是春风得意,虽说如今皇上还是没有下旨选立太子,可是却封了他为康王。他越发觉得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有了皇后和张家的支持,皇上待他都不同了。

这些朝堂上的事,陈霖淮也只当趣事说与明蓁听,并不让她为之烦心。他与景王并不在意四皇子与张家结盟,这样一来,其实反倒也让不少朝臣越发想要拥立景王了。

军中也是如此,金吾卫的将士本就是京中的勋贵子弟较多,这些人因着家中的立场不同也是多有对立。

陈霖淮带兵本就严谨,为了整治好自己手下的将士,也费了不少功夫。

他每月总有几日要在宫中值守,明蓁的身子越发笨重,不好来回走动。陈霖淮便请了岳父母来家中居住,有周氏照顾,他才放下些心来。

转眼进了五月,天气越发热了起来。一大早刚起身,明蓁便觉得有些沉闷。

“娘,明日便是端午了,看这情形也不知是否要起雨。”

自从春日的那一场雨后,京中依旧一直没有落雨。眼看着已经入了夏,也不知雨水能否充盈起来。

“看这样子像是有一场大雨。但愿老天爷保佑,能降下雨来。”

周氏说着话,便命人端上饭食来,照顾着明蓁用饭。

天气闷热,人便没了胃口,尤其是明蓁如今到了孕晚期,胸口隐隐有些发闷,用些饭食便觉得胃胀。

不过吃了几口,明蓁便放下了碗筷。

“娘,我吃饱了!”

周氏见怪不怪,也没有再劝,想着待会再给她加一顿餐点。

用过饭食,趁着日头不高,周氏便要陪着明蓁去园子里逛逛。母女二人刚走到廊下,就有婆子上前来报。

“老夫人、夫人,门房那里有个自称是孟家的丫鬟上门求见,说是还有人命关天的事要见老夫人。”

“孟家?”

周氏和明蓁对看了一眼,立刻便想到了。

“难道是明珠要生了?”

周氏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要到明珠生产的时候了。可是这事不应该去禀告孟玉堂吗,怎么会找到陈家来了?

“你告诉她,让她去国子监去找孟玉堂。若是比较着急,你们便派一辆马车送她过去。”

周氏和明蓁都不愿意去多做什么,毕竟依着明珠的性子,她们若是多管,说不得明珠还会疑心她们会害她呢。

婆子应声去门房那里查看,不过片刻,便见一个着黄衫的小丫鬟匆匆跑了进来。

“求求两位夫人救命,我家娘子难产了……”

第112章

孟家的这名小丫鬟正是杏儿,当年神色间满是慌乱,见到明蓁和周氏便立刻就跪下了,只不停地磕头。

“你快些起身吧,你们家娘子是什么时候发动的,怎么没有去禀告你家孟相公,反倒来了这里?”

“奴婢……奴婢……”

小丫头慌慌张张地,话都说不利索了。

周氏听着心急,女人生产如同要闯一道鬼门关。虽说她不喜明珠,但明珠毕竟是姚家的人,同在京城,周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出事。

“你别慌,慢慢说,你家孟相公呢?”

“回老夫人,奴婢……奴婢没有找到我家孟相公,他,他不在国子监……”

“不在国子监?”周氏的心头升起一股火气。

“你们娘子本就是这月生产,她的身边又没有长辈,孟玉堂怎么还不提前将事情安排好守着她呢?”

“我们家娘子前些日子经常说肚子不舒服,每次我去国子监请了孟相公回来,都是虚惊一场,孟相公便……便……。”

小丫鬟也有些委屈,平日里明珠待她们本就苛刻,如今虽不敢直言,但也听得出对明珠的言行有些不满。

“我家娘子今日晨起时便觉得不适,奴婢去请了接生婆来看便说娘子要生了。奴婢便忙去国子监报信,可是国子监那里却说孟相公并不在学中。奴婢回去禀报娘子,就听接生婆说娘子难产了。奴婢不知该如何做,只好去姚家寻老夫人,这才一路找到这里来。”

如今这样的情形,总不能当真不管她。明蓁便劝着母亲道:“娘,您还是过去看看吧!”

周氏也有些犹豫,“可是你身边也离不开人……”

“娘,我身边还有春雨她们呢。实在不行让慧妈妈也留下陪我,您带着兰妈妈过去瞧瞧。”

兰妈妈便是舅母苏氏派来照顾明蓁的,她通些医理,在妇人生养上很有自己的法子。如今明珠难产,兰妈妈跟着过去,说不准便能帮上忙。

周氏想想也只得这样了,便嘱咐了身边的人好生伺候明蓁,带着人匆匆赶往明珠那里。

这一走,直到姚思礼和陈霖淮下值归家,周氏都没有回来。

姚思礼听闻了消息,皱眉问道:“孟玉堂去了何处?还没有归家吗?”

“我打发人去问过了,二妹夫已经回来了。只是明珠这胎生的艰难,母亲便留在那里坐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