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简瑄曾令他惊讶,可在太子眼中,简瑄从来不足为惧。反倒是简辞
太子目光渐露阴隼,他和简辞可谓是在某种程度上那般相似的过往,所以他极为在乎,是不是只因为他出生的早了,所以才成了太子若是简辞和他同时来到,那么这炎朝的太子又究竟会落在谁的身上如此这样想了许久,他难免就陷入到了执念当中,对于简辞便是那样的在意和针对了起来。
他们都一样有一个出身显赫的母亲,也一样因为这个出身显赫的母亲而导致了母与子之间不能共同存留的地步,而他也不能否认,在简氏如今这一代的皇子当中,简辞是最为出色的一个,若是没有被压制着,恐怕会比现在更为璀璨,在他的心里,唯一可以和他抗衡对比的,也只有简辞。
而他们也是不同的,简辞是一出生,秦皇妃便亡故了,简辞连一眼生母也未曾见过。可他却不是,元后是温良敦厚的女子,当初为皇子妃时便和睦府第,及至后来成了皇后,也终于诞育了嫡子,可对于宫中一众妃嫔庶子也都一概厚待,故而整个后宫中并没有一个人能说一句元后的不好,她始终都是一个贤妻慈母,她养育简衡教导简衡,让简衡的童年那样美满而欢愉,然而似乎上天在给予他些什么时,便要用他已有的什么来换取。
所以,兴帝动了心思让这个儿子做太子,换给他的,就是他的母亲,和他单纯而快乐的生活。
一夜之间,似乎拥有了天下,却也似乎失去了天下。
他恨兴帝,更畏惧兴帝,他已然失去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兴帝强迫着给他交换了,所以用他的母亲和他一世的快乐换来的这个皇位,他就怎样也不能失去了。
床帐内久久没有传出声响,那人也安生的候在外面等着,过了许久之后,太子终于张了口:
“不必太在意老十,倒是老十一那里,现下状况如何了”
简辞一刻不断气,他就一刻不能安宁。
“那边的消息极为隐秘,自十一殿下被带去密室后,便再没有消息传出,但圣上并未令太医前往诊治,依着昨日回报十一殿下的状况,只怕现下也并不会太好,挨不过许久。”
“嗯。”
太子闭上双眼,这一声应的令任何人都听不出情绪来。
“现下四处可安宁”
“宫内一切如旧,皇后娘娘的凤仪宫中仍旧忙着救治,连皇妃娘娘和周妃娘娘现下都安稳的很,焦嫔娘娘自八殿下去后便深居简出,除偶然圣上召见外极少出宫,倒是李贵妃娘娘”
李贵妃自然就是从前的李妃,简淮的生母,她如今自然是在这宫里风头最盛的,因着简淮的得宠,也因着太子有意无意的纵容。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未必不是个清醒的,但就怕忽然有什么好处砸上头来,把人砸的头脑晕眩了,一时半刻的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不必管她,她想怎样就怎样,她那尚书府的娘家也给不了她什么太大的支持。”
太子不以为意,等不到简淮羽翼丰满,许多事情就已然出结果了,对于简淮他并不需要多费心思。
那人接了令便悄然退下,现在天色尚未明亮,太子倒是极为惬意的觉着,他还能再歇一歇。
只是天亮之前简瑄便又悄悄的从上清殿退了出去,这一回他得密诏在上清殿留了也仅只半个时辰而已,只是进出之后神色却全然不同了。
兴帝的话很短,大多时候其实都是留给简瑄自己思量的,然而字里行间已然透露的消息,也足以令简瑄内心激荡不已。
只怕简辞真要出事了,否则兴帝又怎会暗指对他有一番期望,妄图哄骗他取代了简辞原本的功用。
简瑄出宫后倒是径直回了十皇子府,那眼线一路看着简瑄并无和任何人接触就回了十皇子府,便是满意的回宫报禀了兴帝。只是天刚亮时,十皇子妃秦雪之便乘了马车出了府,说是要往庙里烧香还愿,面上带着几分难掩的喜色,也是很快就在京中的小庙里烧了香就又回了府。随后,秦雪之便又洗漱更衣后带着婢女预备入宫探望方贵人。
第126章
要说起来,秦雪之作为方贵人的儿媳,入宫探望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大婚第二日入宫请安也只是对兴帝和李贵妃请了安,终究是有些儿媳身份很是高贵,可这婆母的身份却终究有些上不了台面,也就是因着简瑄出身在了皇家,流了皇室的血脉有了皇子的身份,这才补救了许多。
大婚至今也有些日子,秦雪之瞅着这时间入宫要说起来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不仅是要见夫婿的生母,更是因着昨日兴帝患病还招了皇子侍疾,她此时进宫也刚好可以请安。
故而秦雪之到了宫门外被拦住时,虽是缓了片刻,可最后通传过后还是放行了。
那内侍看了眼秦雪之带着的一众随侍之人,秦雪之也是个聪明人,当下便只点了一个随身的婢女跟着,余下的人便都令留在宫门外等候,那内侍便极为满意的让了秦雪之进宫。
旁人或许未必可知,但兴帝身旁的人却都知晓,眼下六皇子没了,十一皇子被悄悄受刑拘禁,如今换成了十皇子十二皇子成了兴帝跟前的红人,对秦雪之这十皇子妃自然也是另眼相待了。
秦雪之也不管始终跟在身旁的内侍,携了婢女就顺着宫道往方贵人居住的宫殿走去,方贵人位份低微,虽是诞育了皇子的功劳,却也难以抵挡出身的低贱,故而如今也是和旁的位份低的嫔御同住九华宫,而这九华宫里虽说主位是个嫔,出身是不低,可伴驾十数年,无宠无子女,人又是个木讷的,方贵人反倒成了这九华宫里看去最贵重的人了,多年里,虽是受了不少冷嘲热讽日子过的不怎样,可终究还有个九华宫能躲进来。
秦雪之到的时候,方贵人恰巧因昨夜的大雨受了点小风寒,因现下皇后获病免了宫里妃嫔的请安,宫里也没什么太后太废的主子拿捏人,方贵人就在自己的宫房里安生的服了药睡着。
伺候的宫婢年岁也不算小了,看见秦雪之来了极为开心,忙让进了小厅里奉了茶,正要去唤醒方贵人,秦雪之却伸手将她拦住了:
“不忙,我在这里等母亲醒来就好。”
秦雪之神色虽淡,可这一声母亲却唤的极为自然,那宫婢怔了怔随即就红了眼眶,很是欢愉又带着些局促的站住了:
“好,好,都听皇子妃娘娘的。”
秦雪之见她如此,心中生出几分恻隐,神色便难免缓和了几分,眼中甚至带出了几分和煦的笑意:
“姑姑看去像是母亲身边伺候久了的人,想来很是了解母亲的喜好,还请姑姑得空教导我一番,将来也好令母亲舒心。”
那宫婢显然未曾料到,这一下愈发激动,看着秦雪之的神情便愈发的喜爱亲近起来,话便也多了起来。这姑姑倒真是秦雪之猜测的,是伺候方贵人久了的人,当初方贵人为奴时是和她一处的,两人同病相怜又都是老实本分的,便格外投契一些,到方贵人那一夜突然承宠受了封,赐了宫房,可终究因着身份被人低看,宫中内务府并未在她身上多费心,也未曾为她分派宫婢,她便斗胆求着说自己带个宫婢,内务府那边便也图着省事给允了。当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