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 / 2)

gu903();林熹听到这话以后,很是一愣,想不到这当中竟然还有如此是非曲直。他很清楚,老爸口中的那位指的是清源县委书记朱连山,至于说朱口中的市里主要领导,那自然是指市长黄鹏程了。想不到这个土老帽瓜子的赵广才据让有如此能量,这点很是出乎林熹的意料之外。

片刻的失神以后,林熹出声问道:“爸,朱找你说着这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我来想想呀,昨天赵广才请吃饭的,前天对,前天上午的事情。”林家强看着儿子,肯定地说道。

林熹听到老爸的话以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事如果发生在前段时间,倒还说得过去,毕竟前段时间形势不甚明朗,黄鹏程和朱连山看不准以后的走向,将土老帽推给老爸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出了事,老爸帮他们背黑锅;有了功,官大一级压死人,自然少不了他们俩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事是前两天刚刚发生的,虽说伟人南巡以后的讲话此时尚未在民间传开,但体制内的人却是俱已知道了。在这时候,以黄鹏程和朱连山的秉性绝不会把这等好事拱手让人的,再说由于老爸和赵庆明搭上了关系,就算他们俩要让人的话,也绝不会把这功劳让给老爸。

想到这儿,林熹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抬眼看着林家强说道:“爸,我觉得这事很是反常,里面可能有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是呀,我也正是想到这里面可能有问题,所以想直接拒绝了事,可你也知道这两天的事情,伟人刚刚点名说了土老帽瓜子的事情,如果冒然拒绝的话,到时候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这是我觉得最为担心的事情。”林家强在儿子面前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把他担心的东西一口气说了出来。

林熹听到这话以后,没有立即开口,老爸的担心还是很有必要的,涉及到大环境的事情千万马虎不得,如果出了事,别说他这个县长兜不住,就连市委书记也不见得应付得来,前段时间省委下派的调查组就很能说明问题。

两世为人的林熹也有点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在他的记忆中,前世这时候,赵广才似乎并没有开设分厂的计划,难道随着他的重生,这事也发生了改变林熹的心里也有点没底了。

根据林熹的经验,只有与他密切相关的人才会随着他的重生而发生改变,而他与赵广才,与土老帽似乎八竿子也打不着,按说不该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对,可眼前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了,这实在让人有点捉摸不定。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林熹虽看不透这妖究竟出在哪儿,但心里还是有种不祥之感,想了想,问林家强道:“爸,那个赵文才在和你说开设分厂的时候,有没有提到什么要求或是条件”

尽然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林熹只有从老爸这儿打探一下。

听了林熹的话以后,林家强的眉头微皱,昨天晚上赵广才请吃饭的时候,他本就有点不乐意,所以对于对方说了点,他倒是没放十分留意。

林家强本来连这饭都不准备去吃,但下班以后,朱连山特意让那个秘书过来叫,他要是不过去的话,可有点太不给对方面子了,林家强这才过去的。

一番思虑以后,林家强猛地想起了一点,他对林熹说道:“林熹,我好像记得赵文才在饭桌上说过贷款什么的,由于听得不太清楚,我也不想搭他这个茬,便假意要方便转身躲了出去。”

听到这话以后,林熹的心里更不淡定了,通过前世今生的对土老帽瓜子创始人赵文才的了解,对方绝不是一个缺钱之人。前后在网络上,林熹曾查阅过赵文才的相关信息,他在八十年代就有几百万的身家了,这样的人,无论在哪儿建分厂绝不可能需要向银行贷款的。

这话林熹当然不好向老爸明说,他思索了片刻,开口道:“爸,根据我的了解,赵广才绝不是一个缺钱的人,他就算要在清源建分厂需要贷款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这事你一定要慎重。”

林家强对于这事,心里本就有疑问,现在听到儿子的话以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决定先把这事搁置起来,过段时间看情况再说。

第232章送钱

第二天一早,林熹就去了东盛家具店。

尽管年前还有不少订单没有完成,但由于到年关岁底了,清源这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靠手艺吃饭的工匠们一般过了腊八以后,就不开工了。林熹也不想破了这个规矩,两天前,便让林胜强给工匠们放假了。

由于林熹接手东盛只有半年时间,再加上贷款建立了泯州分店,年前注定没什么分红了,但林熹还是得去和何家兄妹结一下账。之前就让何胜强和何璇分别做这方面的工作了,林熹想过去看看,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除此以外,林熹还有一个私心,他想看看账面上如果有盈余的话,他想先提个几万块钱出来,好将问郝欣妍借的钱还掉。

这个想法,林熹事先并没有透露给何家兄妹,他想等看了东盛的运营情况之后再定,不过他心里对此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泯州分店的贷款期限是三年,没必要急着还款,如此一来,提个六、七万块钱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到了东盛以后,何胜强在店里,林熹问何璇去哪儿了,对方说,昨天没有回来,有点事情耽搁了,可能要到今天下午才能回来。

林熹听后也不以为意,便问起了东盛半年来的经营情况。

何胜强听到这话以后,便把这段时间以来,东盛总部以及分店经营的详细情况说给林熹听,说完以后,还将财务报表拿了出来。

林熹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对于何家兄妹的为人他很清楚,当时之所以给他们两成股份,除了看中他们的经营能力,林熹也是对两人品行的肯定。这话他虽从未说起过,他的心里却再清楚不过了。

尽管对何胜强很是放心,但林熹还是仔细认真地翻看了一番相关材料,再结合何胜强刚才所说的,林熹对于东盛的大体经营情况,心里基本有数了。

这半年以来,东盛除了原材料购进,工人工资,工商税务等全部开掉,净利润大概在十万块钱左右。

林熹对此还是很满意,毕竟才刚刚开始,半年左右的时间能有这样的积累算是很不错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市里组织召开的那个家具展销会,否则任由林熹有重生之能,也无法在段时间之内取得如此成绩。

见此情况,林熹便把他想提六万块钱的想法说了出来。当时将钱给何胜强的时候,他就曾说过这钱是他借来的,此时自然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

何胜强听到这话以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这钱林熹本想是想用来购买东盛的,后来算是入了股,最终还被他挪去了。

现在林熹提出要将这笔钱拿出来,何胜强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再说林熹是大股东,对现在的东盛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给他一点面子,何胜强当然不会如此不识抬举的。

尽管此时东盛采用的是股份制,但这充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