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巴蜀的发展,一半是觉得有了赵祥这样并不揽权的知府,蜀地有了这几年自由的发展,但是也因为如此才给了圣莲教可乘之机。事情总是一分为二,有好有坏。“伍公子要问圣迹的真假,可又有谁前去戳穿呢百姓绝大多数都是相信的,世家中人没有那个闲工夫,官府怕是没有意识到危险吧。”
郇昰听了夏桂的分析,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一个现状,这种困局也是地方上会出现起义的原因所在。有时候官府的反应滞后了一步,其带来的危险很可能是致命的。他必须马上给父皇去信,还是把危险扼杀在襁褓中的好。
三人沉默的时候,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原来是段先到了。
段先一进门,先是向着郇昰与薛蟠问候,随后他向着夏桂笑了起来,“没有想到夏大人居然也在这里,新年好啊。”
夏桂与段先显然是熟识的,他看到段先早一步与郇昰薛蟠二人打招呼,也没有计较,能让这个老狐狸这么做的人,身份一定不一样,看来郇昰的身份比自己想的还要高,“段老哥客气了,我难得有机会从军营中出来,没有想到伍公子与薛公子是与你相约,这也真是巧了。”
段先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他一看就知道早先夏桂没有主动说出他在军营中的官职,要是在场的是别人,他不会多嘴一句。但是郇昰是五皇子,薛蟠又是薛家的大公子,这个身份放在那里,自当是希望可以多加亲近。特别是山海阁进入了巴蜀之地,以后大家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听闻这次湖南的卫家也是参了一股,那就更要和而两利了。于是段先主动的介绍到,“两位怕是不知道,别看夏大人年纪轻轻,已经是宣抚使司佥事,武官外职的正六品了。我的孩子要有这个本事,我做梦也要笑醒了。”
郇昰在桌下勾了勾薛蟠的手指,薛蟠心领神会了他的意思,按照夏桂的年纪,这个官位确实是很高了,蜀地这些年没有大的战事,他能走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十分难得。既然有了段先的开头,薛蟠也就顺应地问到,“是我们眼拙了,夏大人也是太低调了,不知是在哪一个军营任职啊”
“还请两位见谅,我哪有段老哥说的那么有本事,都是皇上龙泽,将士们保卫大庆,才庇护这四川、青海、甘肃相交之处的阿尔吉之地,平安地过了几年。”
夏桂说的轻松,郇昰与薛蟠都听出了背后的意思,那里不是什么好地方,往西的青海是西宁郡王的封地,在往上面疆地一带也没有真的太平过。夏桂能在那里立足,是有真本事的。
而且看起来段先与夏桂的关系不一般,那么四川的变化会与这个人有关吗
71第七十一章
段先在福建的时候,向薛蟠提过他家中养着熊猫,如果薛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别院看看。在小镇上简单地用过一顿饭之后,夏桂与他们告别,他的休沐时间马上就到了,先一步回了军营,与大家相约以后在阿尔吉在见面。
薛蟠与郇昰去到段先家中做客,并不是简单的朋友叙旧,说起来他们之间认识的时间很短,这也不过是第二面,要说有深厚的友情,这一定是骗人的。虽然有那些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的典故在前,但是这样一见面便是前生有缘人的戏码着实不多。
薛蟠与郇昰之间算是在特定的时间相遇,当年一个是困在小孩身体中的沧桑灵魂,一个是被设计的濒死皇子,前缘难料一啄一定也是天意,他们才能敞开了心扉给了彼此走进对方世界的机会,即便如此也用了许多年的时间,才有了真的信任。
段先、薛蟠、郇昰之间相处融洽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利字当头。段家在蜀地经营了几代,即便是当年战乱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波及,也挺了过来。人不能止步于现状,像段家这样的世家,更希望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除了成为名门望族,更想有难以动摇的一席之地。不只要入朝做官,还要有着稳定的家族产业,要获得这两样东西,有什么比交好一个未来的红人与皇室中人来的更快呢
当他们到了大熊猫生活的竹山中,真正玩起来的是黑驴白毛与那几头熊猫,段先与薛蟠几人在庭院中谈着与这青山绿水没有什么关联的话题。
“薛兄弟,不瞒你说,这圣莲教再闹下去不是回事,虽说与我们这些人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总不能看着百姓被哄骗了。上次出现了圣光的那个西山山头已经有人去调查了,那个地方有烧焦树木的痕迹。都当我们是傻子呢,这些小孔成像的把戏也敢玩。还要借着雨后的天气雾蒙蒙,看不真切的情况,才敢说有什么佛光,真想要抓他们一个现行。还有上次的那个大佛流泪就更搞笑了,那个居然佛眼是中空的,烧香的香雾飘了上去,上面本来冻结的一些物质就会化成了水流下来被错认为眼泪了。这些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薛蟠从不怀疑人们的智慧,他与郇昰这一个月深入调查了蜀地的书局布局,发现有很多曾经被国人认作是奇巧淫技的书。也是蜀地的历史特别,在大庆与前朝的战争中,这里十室九空,很多固有的思想消亡了。在大庆建国之后,因为归蜀令的关系,来到这里的人员成分很复杂,这些智慧的思维碰撞在了一起,造成了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不比广粤慢。比起广粤那里更重商贸的环境,这里在王子腾严厉地政策过后,加上有人默默做着引导的情况下,让蜀地有了百家齐放的趋势。
所以,此时从段先口中听到人们对于圣莲教的判断,薛蟠一点也不惊讶,他甚至可以断定白莲教的事情不会再发生,起码不是一些圣迹就能做幌子的。因为在郇昰禀告皇上之后,对于这样的事件最为敏锐的帝王,已经要官府加大力度,马上把这种不安定的因素消灭。
赵祥与蜀地几个世家的关系都不错,他不是一个激进揽权的人,在他的组织下,大家齐心协力,不出十天就把圣莲教的造假事件宣传了开去,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了图片,在报纸上接连刊登了一个月,几乎没有一个蜀地人不知道,原来这个所谓的圣教是骗人的。
圣子的底细更是被拔了个透,他考过功名,可是屡试不中,圣莲教中还有一些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不安定分子。本来想要借着圣莲教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借助百姓对他们的崇拜,在大庆一有不对劲的时候,可以钻个空子,搞一个圣莲教起义。
可惜,种种把戏被揭了个底朝天,凡是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的教众,该关押的关押,该流放的流放。考虑到那些谋反没有真的发生,皇上也许是想要表现仁慈的一面,没有给任何一个人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