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 / 2)

玫瑰往茶壶里一方,这个茶水一倒进去,从玫瑰花苞,慢慢地舒展开来,就光是看看就是一个享受,这东西只怕是后宅里的都会喜欢。蟠儿这事情怕是你师傅最喜欢了,为父看他就喜欢这些个看上去就让人心情舒畅的美景。”

薛蟠也是应和着点头,文人墨客自然是不会少了对这些事物的吟词诵句的。这也让这样一个商场上的拓展创新,变成了一种文化上的风雅之事。提起来发明者的时候,也不单单说的是那个财源广进,更是要加上一个雅字就像镀上一层诗歌似的。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让作坊里面开始做这方面的改良。话说回来,蟠儿,宋先生是打算让你今年去考童生了,为父这个皇商的名号也是要让出来了,打算逐步挂到你叔父的头上,否则这名头上总是不好听。”

薛父说的真是四月的时候,薛蟠先要去参加童试,过了就是童生,算是正式的踏入了科举的一环。其后,根据大庆的科举环节,就是岁试考出了就是秀才,这才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开始正式的科举考试,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薛家是大庆的皇商,也没有一定不能入朝为官的说法,但是起码这个家主的名号不适合在落在薛父的头上了,转给薛蝌的父亲倒是合适的,其他的旁支也就太远了,虽说只是移交一下名头,而不涉及实际财产的部分,但是薛父更是相信他的弟弟。

薛蝌自是知道父亲的做法是为了长远所计,毕竟四大家族只有薛家没有一人在朝中为官,这样的买卖是最不可靠的,连一个靠山都没有。那天其他几家倒了,薛家必然跟着倒霉。

“赖大家的,你再说一遍,这个月的月头,林家过继了一个孩子到林海的膝下”贾母手里是从苏州的来信,上面是贾敏的先斩后奏。说是自己嫁到了林家多年,虽说夫妻和睦,公婆慈善,但是终有一个遗憾,就是她没能为了林海产下一个孩子,这也是她这个当家主母的失责。她自幼听得贾家的教育,要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和林海商议,与林家族中商议过后,过继林家旁支的一个孩子到了林海名下,以后就奉林海为父,以她为母,继承林家的衣钵,也为他们养老送终。

赖大家的已是满头的汗,她也没有想到苏州那里会传来这样的消息,要说贾敏小姐嫁给林海七八年了,没有孩子这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林家的孩子本来就不好生,这眼瞅着他们还算不是中年无子,怎么就过继孩子了呢

却是在这个时候,半分也没有想过林海已经三十了,总不能等到四十再来盘算这种事情吧。

“老太君,你可千万别生气,这小姐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么,过继算不得什么,又不是不能生了。”赖大家的连忙劝慰到。

贾母狠狠地把信拍在了桌子上,她气得是这件事情么,这么明显的先斩后奏,当她是眼瞎了吗。要是让她早一分知道,就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还把不把他们贾家放在眼里了。只道是火气越想越大,啪地把茶杯摔在了地上。

“去把老二家的给我叫来,问问她怎么管事的,连这样的事情也是现在才让京里知道”

好吧,二夫人您自求多福吧。赖大家的,夹着尾巴走了出去,还是快点把顶罪的那个找来。

、21、倒霉与掉牙

王夫人看着匆匆走进院子里的赖大家的,看她那个脸色,心里就是一个咯噔。门口不是说是苏州那里来信了,以往不都是赶紧着往老太太那头跑,这会儿朝自己这里来,莫非是出事了莫不是贾敏怀孕了,在看赖大家的那个脸色就不像啊。

“二夫人,老太太那头唤您过去一趟,有事情商量。”赖大家的虽说是神色匆匆,但是这头还是知道这府里掌权的是贾母,但是管事的是王夫人,她又低声的说了一句,“林家过继了一个孩子。”

这倒是像是惊雷般的在王夫人的耳边炸开来了,要说是为了贾敏担心,大可不用瞎猜,断不可能的事情。王夫人这脑子在大事情上面,没有多大的分寸,可是看人的脸色,特别是贾母的心思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不然她能在贾府站稳脚跟没看见大房的那个就死了吗。

这个时候,老太太叫自己过去可是找个撒气的呢。没有办法,这府里现在就她能被狠狠数落一顿,还一定是说她管家不利。

果不其然,贾母看到王夫人就想要开骂,却是硬生生地憋住了,先撤下了一众在一边侍候的丫头与婆子,待那扇门一关上,就远远听到啪的摔碗声,嘿,这是今天的第二个了,也是可惜了这个定窑出来的珍品了。

“苏州的事情让你上一点心,我是早八百年就说过的吧。敏儿还在府里的时候,你就嫁了过来,那个时候我就说了不要一家人过成两家人的样子。老太爷一心要把敏儿配给林家,我也不能反对,为什么不赞成,他们大老爷们不懂,你这个做媳妇的会不懂,不就是希望她能留在京城,而不是远嫁他乡,无依无靠吗

敏儿从小和老二的关系就还不错,就是你进门之后才分生了起来,这些年我说了她那里一直没有个好消息,让你多送点补品,也要多上点心,你呢请过一个御医给她去看看吗有要过生子秘方去给她试试吗两个孩子的妈了,不会连怎么调养,会好生养都不知道吧。

现在好了,弄了个过继的孩子,还继承香火,谁知道那个小崽子到底本性如何,这以后的事情谁做的了准,为万一他女婿走在前头,敏儿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傍生,那个半路去的能针对她好。就是看准了我们贾家没有反应,江南太远,鞭长莫及么这不就是你平时太不勤快导致的,老二家的,倒是说句话啊”贾母一口气把王夫人数落了一通,根本没有给一丝辩解的时间。

这厢王夫人只能在心里腹诽,贾敏与贾家的关系渐渐疏远是因为老太爷去世的关系,在家里本来是贾公与贾敏的关系最好。老太太您倒是疼女儿,怎么不见多包点好东西送过去,这倒好责怪起她来了,她和贾敏的关系不好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让她说多说一个字都是错。

“老太太,这事情是我不仔细,这不这段时间都忙着元春的事呢,她过了年肠胃就一直不太好,没能顾及到敏儿妹妹那里。现在事情已经成了,要不再想个法子,还是要自己生的一个才能安心。您看呢”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王夫人一眼,倒是心疼起她孙女元春来,那个小娃娃一张肚子疼也要忍着的脸倒是让她心疼。想着那个远在江南的女儿,以前就是太惯着了,现在倒是连通知家里人这样的大事都不知道提前了,要是说了一声还能让她受委屈,让林家做成这件事情。

gu903();这倒是贾敏足够了解自己的娘家,才特意做出这般的安排,否则林家过继的事情被搅黄了之后,万一后面没有一个孩子,或者说是没有一个儿子出来,不好做人的还不是她自己。要是后面有了孩子,也没有关系了,反正一个两个都是过,谁说不是亲生的关系就不好。贾家那两个到是亲生的,大哥和二哥的待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区别,这里头的原因她这个做女儿的弄不明白,也不指望贾母弄明白林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