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7(1 / 2)

天龙不败 雪满弓刀 2341 字 2023-10-07

不败颔首赞道:“萧大哥说得不错,我们怎可为了报一己私仇,而陷千万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慕容博仰天大笑,朗声道:“我素闻二位才略盖世,识见非凡,殊不知今日一见,竟是两个不明大义、徒逞意气的莽夫。嘿嘿,可笑啊可笑”

萧峰知他是以言语相激,冷冷地道:“萧峰是英雄豪杰也罢,是凡夫俗子也罢,总不能中你圈套,做你手中的杀人之刀。”

慕容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是大辽国大臣,却只记得父母私仇,不思尽忠报国。如何对得起大辽”

萧峰踏上一步,昂然说道:“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旨在保土安民,而非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报仇雪恨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萧远山年轻之时,一心致力于宋辽休战守盟,听了儿子这番话,点头连声称是。

慕容博唯有转向东方不败。劝说道:“东方元帅,你我二人无冤无仇,你若是答应出兵。老夫便将这些年来为复国积累的资财,全数给你,还传授你伐宋必胜之策。不知你意下如何”

东方不败哂笑一声,答道:“哼哼。慕容老先生。有三件事你弄错了。其一,我和萧大哥早就义结金兰,你害死了她的母亲,就跟害死了我的母亲一般,没有差别。其二,我东方不败向来对金银财宝不大感兴趣,你原先让那个燕扬送来贿赂我的东西,我全部打赏给属下了。眼下更是不会贪求你的财帛。其三,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就算能胜,到那时各国兵士早已杀得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岂是我东方不败所愿看见的”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和东方居士宅心仁厚,这般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六人一听,都吃了一惊,怎地居然并不知觉窗外有人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外已久。

慕容复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庙外。

只见窗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

慕容复又问:“你是何人为何躲在此处偷听我们说话”

那老僧缓缓说道:“施主问我是谁,我也不记得我我我是谁了”

六人一齐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是适才称赞萧峰与东方不败的口音。

慕容复喝道:“一派胡言,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那老僧挠了挠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真记不清楚自己是谁了,不光是我,这位萧老居士到少林寺藏经阁看书的时候,大概也忘了自己是谁。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也去了,恐怕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萧远山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去偷研武功,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老僧又怎会知道疑惑道:“咦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武学典籍之上,心无旁鹜,连自己是谁都忘了,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唉从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迷失自我,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

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阁的,是一本善勇猛拳法。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头”

萧远山听他随口道来,将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经阁中夤夜的作为说得丝豪不错,渐渐由惊而惧,由惧而怖,背上冷汗一阵阵冒将上来,一颗心几乎也停了跳动。

那老僧慢慢转头,向慕容博瞧去。

慕容博见他目光呆滞,直如视而不见其物,却又似自己心中所隐藏的秘密,每一件都被他清清楚楚地看透了,不由得心中发毛,周身大不自在。

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慕容居士虽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一概弃如敝屣。挑到一本拈花指法,却即如获至宝。昔人买椟还珠,贻笑千载。两位居士乃当世高人。却也做此愚行。”

慕容博心下骇然,自己初入藏经阁,第一部看到的武功秘笈,确然便是拈花指法,但当时曾四周详察,查明藏经阁里外并无一人,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逐步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了。”

他说到这里。眼光向慕容复转去。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跟着看到鸠摩智,这才点头,道:“是了令郎年纪尚轻,功力不足,无法研习少林七十二绝技,原来是传之于一位吐蕃高僧。大轮明王。你错了,全然错了。你想贯通少林七十二绝技,却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智从未入过藏经阁,对那老僧绝无敬畏之意,冷冷地说道:“什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大师之语,不太也危言耸听么”心中却道:“咦这老僧所说之言,听起来怎么如此像先前那个红衣女子的话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练习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花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析理,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中的戾气。”

只听他继续说道:“我少林寺建刹数百年,古往今来,唯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明王可知其理安在”

鸠摩智怫然道:“那是宝刹自己的事,外人如何得知”但心中已经惊诧万分:“瞧这老僧服色打扮,应该是少林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此见识修为”

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诵经拜佛之外,只做些烧火、种田、洒扫、厨工、土木粗活。

而他吐属高雅,识见卓超,与服事僧的身份大大地不符。

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但练将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本寺玄澄大师一身超凡绝俗的武学修为,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成为废人,那便是为此了。”

忽听得嗤、嗤、嗤三声轻响,响声过去更无异状。

而鸠摩智脸上已然变色,却兀自强作微笑。

原来鸠摩智越听越不服,心道:“你说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不能遍学,我不是已经学会不少怎么又没筋脉齐断,成为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