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回大理,请他们二人勿需挂念。写完信之后,段誉又向阿碧借了一具瑶琴,一支玉箫,这才走出书房,回到船上。
段誉上船后,东方不败伸手从他手中接过那封信函,递给身边的一名随从,请他待会儿上岸后,便即火速骑马赶回大理,将其呈给保定帝和镇南王妃,以慰他们的爱子之心。
继而转身对段誉笑道:“呵呵,怎么,徒儿你要与为师琴箫合奏”其实东方不败一见段誉手抱瑶琴、玉箫而归,已知他的意思。
段誉腼腆地低下头,用右手摸了摸后脑勺,笑着答道:“嘻嘻,正是,徒儿想请师父您在这太湖之上,与我合奏一曲笑傲江湖,不知可否”
东方不败拍手叫好:“好徒儿你不愧是个书生,在太湖之上演奏笑傲江湖曲,此等意境,当真旷古绝今。只是不知你将那曲谱研习得如何了”
段誉抬起头来,微笑道:“不瞒师父您说,那大和尚抓着我东来之时,一路上徒儿我也没甚事做,只好掏出怀中的曲谱,细细研读。现如今,对那曲子就算没有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师父合奏一曲,却也不成问题了。”
东方不败又问:“那你是要弹琴,还是要奏箫”
段誉迟疑少顷,答曰:“我还是吹箫吧,这琴弦要是被我弄断了,在这茫茫湖面上,哪里有得换”当即伸出双手,拿起箫管,引宫按商。同时,东方不败也盘膝坐下,取过瑶琴,纤纤素手搭在七弦之上,和段誉合奏起来。
先是铮铮几声琴响,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
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在湖面上弥漫开来。
不多时,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看来段誉已颇得要领。
而东方不败的十指则于琴弦上轻快舞蹈,阿碧和众随从只听琴箫悠扬,甚是和谐。
突然之间,韵律陡变,瑶琴中发出阵阵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
琴箫之声虽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
船上之人只感到激情澎湃,连临近渔舟上的渔民都忍不住停船倾听。此时此刻,众人胸中的豪情可以吞吐风雷,身上的热血能够融化冰霜
一会儿之后,琴箫之声忽然又变,箫声变成了主调,七弦琴只叮叮当当地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
众人心中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酸楚,阿碧更是涔涔落下泪水来。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箫声也即住了。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碧波荡漾,远山含笑。
“好”“好”“好”忽然响起一片连珠价的叫好之声,有的来自阿碧所划小舟,有的来自周遭的渔船。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赏。
第九十三章醉不了、佳人好汉三莲弟
帮主乔峰,无比威风二主相逢,让君久等还有二更,精彩纷呈连续高能,请把场捧
阿碧又划了一个多时辰,将近午时了,小船终于驶回了昨天她接走东方不败等人的地方,看见东方不败一行人骑来的那几匹马还在,由一个向导照看着,便道:“东方公子,段公子,前面就是我们昨天相遇的地方,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先回去了,好口伐”
东方不败拱手道:“好啊,多谢姑娘这两日一接一送之恩。今天我们就此别过,若是有缘,我们自会再次相见。希望下次见到你时,慕容公子也在,呵呵呵。”阿碧笑道:“嗯,那时我一定介绍你们认识。”
东方不败忽然狡黠一笑,摸着肚子问道:“阿碧姑娘,小可想知道,这一带最出名的酒楼在哪里还请见告。”阿碧听了,笑着答道:“嘻嘻,你们骑马绕过那边的马迹山,就可见到无锡城了。进入无锡城后,你随便找个人,问他松鹤楼在哪里,准不会走错,嘻嘻。”
东方不败谢道:“原来如此,想那松鹤楼定是个无锡百姓无人不知的酒楼,多谢姑娘赐告。”
小舟划近湖岸,东方不败等人依次跨了过去。回头向阿碧再次道别后,一行人望着她的船划入烟波浩渺之中,回向听香水榭去,便翻身上马,一人送信径自奔向大理,其余人等策马向无锡城驰去。
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东方不败等人就来到无锡城下。进得城去,见行人熙来攘往,甚是繁华,比之大理别有一番风光。几人下得马来,信步而行,问过一位路人,果真就得知那“松鹤楼”所在。
东方不败和段誉用过早膳已久,坐了这些时候的船,又乘了一段路的马,肚子早已饥饿,当下按着那人指明的方向寻去。
沿着入城大道行了一炷香的功夫,来到一个路口,向左首转了一个弯,只见老大一座酒楼当街而立,金字招牌上写着“松鹤楼”三个大字。招牌年深月久,被厨烟熏成一团漆黑,三个金字却闪烁发光,阵阵酒香肉气从酒楼中喷出来,厨子刀杓声和跑堂吆喝声响成一片。
几人上得楼来,跑堂过来招呼。东方不败要了一坛酒,叫跑堂的端上最具特色的菜肴来下酒,然后就与段誉等人谈笑风生,商议起游玩江南的计划来。
听闻东方不败一桌如此热闹,西首座上一条大汉扭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众人脸上转了两转。
东方不败一行人发现有人在看自己,也回望了过去,只见这人身材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彩:“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
而东方不败却暗自惊叹:“咦,此人生得好像杨莲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