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2 / 2)

陌路商途 夜深 2312 字 2023-10-07

周利文主动提议改称呼,林森略一迟疑也就笑着答应了,不过他还是郑重说了一句在家庭正式场合中这称呼应该怎么叫还是怎么叫,要不然乱了辈份被家里老爹知道后教训一顿可就惨了。

周利文哈哈笑着一口答应,两人路上有说有笑,聊得很是不错。林森比周利文大了好几岁,在李家的企业中还担任高职,其本人多年前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a的学位,可以称得上海归中的精英。他和周利文之前也就是在香江见过一面,双方虽有过接触但仅仅只是认识而已,像这样的长聊还是头一回。

起初,林森只觉得周利文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因为运气加上他在国企职位的机会才会私下搞起一个郭氏来,但这一路上,两人就着李家当初出手帮助郭氏物流的那事开始聊起,渐渐聊到了整个物流业将来的发展前景,随后又谈到国际、国内的这几年经济、科技发展、未来市场走向、企业决策等等,随着话题的渐渐深入,林森的神情越来越为惊讶,他没想到周利文并非如同他当初想象那样浅薄,而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又很有远见的年轻人。

“阿文,你真的只是本科毕业,而且还是学的统计没有出国留学过”

“怎么了我可是小雅的学长呀,这可都是写在档案里的。”周利文不明白林森问这话的原因,目光望着前方,手握方向盘开着玩笑道。

“不不不,我可没别的意思,就是有些好奇。刚才你说的那些话,如果留过学的倒也讲得通,可是你。”林森有些感慨道,周理文听后当即就笑道:“这社会就是大学,学校里没学过的,等到了社会就会慢慢教你,而且我这个人平时也没其它爱好,就是喜欢看书,虽然学的专业是统计,但是对于管理、金融这些一直有兴趣,每年还订阅了一些国外的经济期刊给自己充充电什么的。”

“难怪”林森恍然大悟,但依旧对周利文有些佩服,毕竟靠自学的人世间不少,可能学到周利文这样的简直凤毛麟角,何况周利文还能学以致用,白手起家搞起了郭氏这么一个大摊子。虽然说周利文成立郭氏有些取巧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可以说犯了点规,但做大生意的,谁起家的时候不耍点手段呢何况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如果不是当初李家为搞明白周利文的来历而特意查了查他的底细,而且这件事又是林森负责经手的,林森甚至以为周利文和他一样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呢。

“其实像你这样的更应该出去看看,尤其是去我的母校进修一个a的学位。说实话,当初我虽然顺利拿到了a,但那时我根本就没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完全靠的死记硬背才过的关。现在回头再想想,当年许多有用的东西都没学到,假如将来有机会的话,我自己都想再回学校回一下炉呢。”林森很是感慨地讲起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经历,更力荐周利文有机会也去读两年书,像他们这种已经担任企业管理人员,并且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再去读a,其效果远比普通的大学生来得好。

“看机会吧,也许有时间我会的。”周利文不置可否地回答道,林森听后倒没把这话当玩笑,而是很认真地建议周利文去一趟,何况随着事业渐渐做大,仅仅靠国内是绝对不行的,就像李家一样,虽然是从花城起家,可这些年已经把重心和企业总部渐渐转向了香江和海外,国内的市场虽大,但政策和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民营发展的土壤薄弱,如果想避免猪肥了被宰来吃肉,法律机制比较完善的海外还是首选。

对于这个建议,周利文倒是认同,林森并不清楚周利文已经着手开始办理了,他在的两家离岸公司和香江公司为的也是这个原因。不过对于去美国,周利文暂时还没这个想法,但将来的事谁说得清呢,周利文虽说暂时没有这安排,但还是真心诚意地谢了林森。

到了机场,帮着换好登机证,周利文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向林森告别,并约好年后回花城有时间再聚。就当周利文打算转身离开的时候,林森突然叫住了他,悄悄告诉了他一个惊喜的消息。

“什么你是说你们企业准备把物流这块剥离出去”

“没错。”林森点头道:“根据这几年的发展,自有物流的成本逐渐提高,所以一月前香江总部开了个会,经董事会决议,一致同意把物流部从集团剥离出来,以后的物流部只负责同专业物流公司的协调工作,而不再像现在这样全面负责属下各企业的物流业务。”

周利文又惊又喜,林森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等于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李家的企业仅仅在花城的就有不少,这些物流业务甚至比郭氏现有业务加起来更庞大。如果能够拿到李家的物流项目,这对郭氏的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可是,就算大家是亲戚,要想拿到项目也不是简单的事。

根据林森所说,调整大约会在今年6月份完成,也就是从今年下半年起,李家的自有物流车队将完全剥离出去,从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至于这项目究竟交给谁,根据会议通过,四月左右将会把全部物流项目打包立标,随后以招标的方式向各大物流公司、车队进行招标,在这些公司中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按理说这些是不能告诉你的,不过再怎么着我们也是亲戚,何况你和李董也不是外人,这个已经确定的决策说了也就说了。但有个事必须提醒你,李董这人在生意上很讲究,亲戚关系在他那边是没用的,他看重的是实力。所以想拿到这项目你得好好准备,行了,我也该进去了,我们花城或者香江再见”

第136章提前

回去的一路上周利文都是笑呵呵的,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林森临走时告诉他的这个消息另周利文欣喜若狂,之前他还为着集团那些破事而纠结呢,犹豫着究竟要不要离职。

留在花城分公司经理这个位置上,从某种意义来讲周利文看重的是集团资源,利用集团资源把郭氏的业务给支持起来,并使得郭氏成为他原始积累资金的“造血机”。

在周利文的原计划中,他本打算在集团呆上二三年时间,直至前世陈总移民的那时间再离开集团。按照他的设想,有二到三年的时间发展,郭氏完全可以依托集团资源壮大起来,等到那时候,就算周利文离开了也不会影响到郭氏的经营,而且还能为他完成资金的积累。

从开始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进行的不错,但没想到集团上层突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比较意外的,也让周利文有些措手不及。至今,周利文还没搞明白陈总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钱承泽会提前进到集团高层班子虽说陈总轻描淡写地给了周利文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但周利文心里是绝对不相信的,他敏感地察觉到陈总离开,钱承泽正式上台的日期为时不远,假如现在就不做好准备,到时候肯定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

周利文一向信奉一句话,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曾经看惯商场起伏的周利文就算对陈总这位提拔过他的老领导也不能不防备。一旦陈总真出了问题,到时候他往国外一跑,自己弄不好就得成了替罪羊,这也是周利文心生去意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在离开集团这将给周利文的事业带来极大打击。郭氏的主要客户是依托花城分公司,假如周利文离开集团,虽说他已经开始在分公司做了安排,但谁又能保证人走茶不凉呢一旦失去了这么一个大客户,郭氏的业务马上就会陷入困境,以现在郭氏极速发展的规模而言,这个困境将是致命的打击。

失去郭氏造血机的功能,周利文所有的计划全将面临终止的地步。房地产套现在近两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快递公司业务只不过刚刚开展,现在还在覆盖网络和等待厚积薄发的机会,眼下正是不断投入资金的时段,要想有效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