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刘嬷嬷刚才的话,究竟是无心之语,是她自己私底下的想法,还是宣夫人有过什么暗示,她揣度着主子的心意,故意试探之语
“是,宣家的荣宠都是皇上给的,如今皇上觉宣家办事不利,将赏赐收回去,也是皇恩浩荡,孩儿心中并无什么不平。且如今这日子,较之平常人家,还是好的太多,孩子再有什么不平,就是不知足了。”烟雨颔首应声,“且如今一家人能住在一起,离得近了,朝夕相见,倒是更好些。”
宣夫人看着烟雨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宣夫人又几番关怀她的身体,问了她如今吃食上有何特殊的口味。
她说喜欢吃酸,宣夫人便掩口而笑。
一旁宣夫人房里的丫鬟就说道:“老话儿说,酸儿辣女,少夫人如今怀的定是位小公子。”
烟雨也跟着笑。
刘嬷嬷那一句抱到夫人身边养的话,倒是再未提及。
宣夫人房里收拾妥当,烟雨也陪着坐了不短的时候,宣夫人让她回去歇着。
她便没有推辞,起身离开了宣夫人的院子。
如今宅子小,宣夫人的院子,离着她和宣绍所住的院子也没多远的距离。
便是走的慢,一刻钟也足以走回了。
烟雨在自己房中坐了,却仍旧有些心神不宁。做祖母的,将自己嫡亲的孙子孙女抱来身边养,这也是常有之事,做儿子媳妇的非但不能反对,反而应该觉得高兴。
长辈愿意和孩子亲厚,那是荣幸之至的事。将来她和宣绍的孩子生下来,宣夫人如果要抱到身边养着,放哪儿都是说的通的。可是她这做母亲的又如何舍得和自己的孩子分开倒也不是说分开,宣夫人就算把孩子抱到她身边养着,也定然不会不让自己见。可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若是不能由自己来朝夕看顾,总觉得心里别扭。
是她太过自私了
还是做母亲的都会有像她一样的反应
就算孩子到了宣夫人身边,宣夫人定然会照顾的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她不是对宣夫人不放心。
宣夫人只生养了宣绍一个儿子,也曾在她面前流露出过对旁人儿孙绕膝的羡慕之情。按说,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宣夫人跟前养着,算是陪婆婆打发无聊的光景,让婆婆心中得有慰藉,是一个好儿媳应该做的事。哪怕宣夫人不说,她也应该主动去做的事。
可她觉得自己真的,真的是做不到。
她承认,自己的孩子,她只想霸揽在自己身边。
“主子,想什么呢”浮萍拿着花样子在烟雨面前站了良久,都不见烟雨抬头看她,便忍不住唤道。
烟雨闻声,怔怔抬头,“你说什么”
“奴婢是问,这个肚兜是做成圆边的,还是做成荷叶边的”浮萍又将手中的花样子并着挑出来做肚兜的布料往前递了几分。
烟雨瞧着那布料,忽而笑了笑,“走,咱们去问问母亲。”
“嗯”浮萍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么一点小事儿,用得着去问夫人么少夫人是有主意的人,便是大得多的事儿,也不见她一定要跑去问夫人,怎的这芝麻蒜皮的事儿,倒是要跑上一趟
再说,她们不是刚从夫人院中回来么
浮萍还没反应过来,烟雨已经起身向外走去,她便只好将布料放下,去搀扶烟雨。
烟雨回头一看,她空着手,便指了指身后,“将这些花样子,裁好的,没裁的布料针线的,都带上”
“少夫人这是要做什么”浮萍纳闷。
“想来母亲闲着也是闲着,你们就带着东西,往母亲院子里去。一来我可以陪陪母亲,二来有什么问题,也好直接向母亲请教。”
浮萍似懂非懂。
烟雨的嘴角却已经向上扬起。
一行人又提着针线箩筐往宣夫人院中去了。
“夫人,少夫人来了。”宣夫人身边的小丫鬟在门口禀道。
宣夫人一怔,“不是刚回去么”
“是,又过来了。”那小丫鬟也不知为何。
宣夫人却是抬眼瞧了瞧一旁的刘嬷嬷,拿指尖点了点她,“你呀”
刘嬷嬷低头一笑,“少夫人是个孝顺的,定然舍不得您寂寞。”
刘嬷嬷这话,自然就钻进了烟雨的耳中。
她在心中咂摸着话里的味道。看来,刘嬷嬷那话,并非是经过宣夫人授意。是她自己揣摩着宣夫人的意思,自作主张说出来的。
只要不是宣夫人的本意,那还好一些。
就算宣夫人被刘嬷嬷的话,勾出了几分想要将她和宣绍的孩子养在身边的心思来,想来经过她的一番努力表现,宣夫人也会明白体谅的。
毕竟,宣夫人是通情达理,且很好相处的人。
“母亲。”烟雨走到门外,轻快唤道。
“快进来。让你回去歇着,怎么这么快,又赶过来”宣夫人起身在屋里应声。
小丫鬟打起帘子,让烟雨进去。
宣夫人这才瞧见烟雨带来的丫鬟,手中都提着小箩筐。
“这是”宣夫人不解。
“母亲,孩儿在给未出世的孩子准备些衣物,一时挑花了眼,拿不了主意。原本离得远,不敢拿这一点小事儿来烦扰母亲,如今住的近了,孩儿便厚着脸皮,请母亲替孩儿拿拿主意了”烟雨在宣夫人手边坐下,拿出了一沓子的花样子,“母亲您是过来人,有经验,您看,这小肚兜是做成圆边的好,还是荷叶边的好”
宣夫人倒也没有拒绝,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样子。
“自然是圆边的好,这荷叶边,瞧着好看,但孩子皮薄,水嫩,荷叶边容易扎着,不舒服。”宣夫人认真看着纸上样子道。
“这颜色配的不错,就是不够喜庆,得配上大红大绿才喜庆。别瞧着大红大绿的俗套,大人衬不起来,孩子可是最是衬得起”宣夫人又翻看着底下的衣服样子说道。
烟雨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宣夫人说的高兴,最后忍不住亲自动起手来。
烟雨只在一旁给她递个针,捻个线,打个下手。
一屋子的人,热热闹闹的说笑着,不知不觉一上午的光景就过去了。
午膳烟雨原本要回自己的院子。
宣夫人却是道:“跑什么,绍儿晌午也不回来。又不是像以前,住得远,分得清,如今都住在一个院子里,还要分开两个屋吃饭不成”
烟雨便顺从的留了下来。
婆媳二人一同用过了午膳,宣夫人见烟雨很喜欢她给未出世的孩子做的东西,也很喜欢她指点丫鬟们绣的样子,便十分高兴,满心的愉悦都写在脸上。
原本宣夫人午膳之后,有午休的习惯,今日却是兴奋的不愿去睡,指点了这个,指点那个,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反倒精神抖擞的好似年轻了十几岁。
gu903();还是烟雨和刘嬷嬷反复劝她,先休息一会儿,待睡醒了烟雨再过来,她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