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挨了多少脚,刘元进和朱燮总算满头大汗的挤到了前头,两人睁大眼睛,从上到下,一个个名字找去,朱燮突然大笑起来:“哈哈,我中了,我中了。”
刘元进定眼看去,只见上面榜单第四十九名写着朱燮的名子,下面则只有一名叫魏彬之人,榜单到此截然而止,刘元进向朱燮道喜后又连忙往上看,找来找去就是没有自己地名字,不由心头发苦,一时心灰意冷起来。
朱燮此时心喜若狂,恨不得手舞脚蹈之,一时也没有注意到好友失态,只顾大笑,旁边看到自己高中的士子也无一不是兴高彩烈,没中的士子有的沮丧着头扭头就走,有的却是号啕大哭起来,不过,高兴的人少,失望的人却多。
“快,前面的人快让开”停不了多久,后面的士子已经大叫起来,拼命往前挤,朱燮和刘元进两人很快被挤到一边,此时朱燮才发现刘元进沮丧的面容,不由问道:“刘兄,你待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去那边明经科查一查有没有你地名字”
“什么,刚才不是明经科”刘元进又惊又喜地问道。
“刘兄,你糊涂了吧,我考的可是明法科,上面有我的名子,又怎么会是明经科”
刘元进心中又涌起希望,往另一边人最多处挤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榜单前,果然,榜单最上面标明了一行字,明经科录用士子八十名。他强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细细的一个个名子往下找,任由后面的士子怎么向前挤,刘元进都占着位置岿然不动。
“刘元进,第六十八名。”他眼睛死死的盯着这一行字,心中狂喜,几欲大哭出声。
“怎么样,怎么样。”等刘元进从人群里出来时,朱燮连忙发问,他并没有陪刘元进一起挤进去。
“中了,第六十八名,明经科取八十人。”尽管刘元进心中一再告戒自己坦然,只是说完,话到最后还是免不了流露出喜色。
朱燮用力地抱住了刘远进地肩膀,丝毫顾忌周围人的目光,大笑起来:“哈哈,刘兄,你真行,听说报考明经科地士子足有万人,你这个六十八名可比我的四十九名强多,差一点我就要落选,走,咱们不醉不休。”
“走,咱们却四海不,到长乐楼大吃大喝一番,不醉不归。”刘元进也爽快起来。
两人兴高彩烈的离群而去,丝毫没有注意到背后一双忌狠的眼睛看着他们。
“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中了两个名额吗,比起我扬州刘家来又算得了什么”刘士启狠狠的啐道,想起三人一路同行,两人吃住都是用自己的,刘士启心中更是不平,却忘了,当初完全是他以老乡之情强拉住两人,否则两人早已和他分离。
放榜之后,那些榜上有名的士子都兴高彩烈的继续留在京城,等待着官府对他们的征诏,而失意的士子刚开始陆续回家,有些家中殷富的士子则干脆留在京城,等待三年后的再次大考。
只是一条消息的迅速留传却让那些欲回家的士子留住脚步:这次科考有人造假,考前试题就已经泄露,只是京兆府和暗衣卫却联合起来欺骗皇上,让皇上下旨,用已经泄漏的试题考试,其榜上之人,许多就是靠花钱事先买到了考题。
早在考前,就有不少士子就接触到过卖考题之人,当时大家半信半疑,不过,随着皇榜的公告,事情迅速平息下来,如今又重新流传起来,并迅速传遍各个士子耳中,是因为这条流言指明了各科榜上哪个,哪个士子是花钱买到考题,有名有姓,加上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士子却没有录取,士子们心中的不平迅速被撺起。
“重考重考重考”贡院外又一次围满了士子,这一次,他们即不是要考试,也不是要看榜单,则是要推翻前次科考的结果。
贡院的大门紧闭,里面的官员急得团团转,一个个溜到徐德言面前,问道:“大人,怎么办,怎么办”
徐德言一阵头痛,汉朝时就有太学生因为朝庭处置不公而闹事,当时只有几百人,却掀起党锢之祸,而现在却是近万人,他们被人唆使起来,却是为自己的权力而争。
京兆府也是乱成一团,担任京兆尹之职八年来,屈突盖头一次感到棘手。
“大人,要不派出衙役将他们驱散得了,数千人围着贡院,如何了得”一名幕僚建议道。
“胡说八道,你这置大人名声于何地,难道想让大人的名声遗臭千年不成。”另一名幕僚大声反驳。
第八十三章请旨
“砰”的一声大响,刘元进的房间大门被大力推开,刘元进微吃一惊,连忙抬头朝门外看去,却是好友朱燮走了进来,此时朱燮脸上一片愤然,仿佛受到莫大的屈辱。
“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看你的样子倒象是有人追债似的。”刘元进放下手中的书本,难得的开着玩笑。
自从与刘士启关系闹僵后,两人离开四海客栈,住进了官府免费为贫困士子提供的驿站,这里的待遇当然不会太好,需要四名士子共挤一间,不过,一间房中能有一名士子高中已是泼天大幸,象刘元进与朱燮两人齐中的情况实在是罕见。
住在驿站里的士子多是出身寒门,得知自己落榜后便早早收拾东西回家,京城物价腾贵,房子不要钱,可是要钱的地方多着呢,故此眼下驿站的房间却是多了出来,一人住一间也不少见,刘元进与朱燮还是住在一起。
接理眼下放榜已经结束,驿站可以收回房子,只是此次科考有不少寒门子弟高中,其中不少就出自驿站,驿站方面也就睁一眼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