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1 / 2)

逆隋 老茅 2362 字 2023-10-06

比武,短短数天时间,秦琼三人打趴了数十名对他们挑衅之人,那名十三岁的小孩武艺比起秦琼,程咬金两人来竟然丝毫不差,一人打趴了十几人。

这名十三岁的小孩姓罗名士信,齐郡历城人,和秦琼是老乡,以他的年龄自然没有资格成为在册的府兵,听到朝庭诏征府兵,竟然一人从家中跑出来投军,因为带的钱不多,到了半路上就没有了路费,顿时进退两难,恰好遇到了秦琼一行,秦琼见同是老乡的份上,又行囊丰盛,便慷慨解囊相助,本来想让罗士信拿着盘缠回家,毕竟他年龄还小,罗士信见秦琼看不起他,便提出要和秦琼比武,秦琼无奈,只得让程咬金与他比试。

罗士信比程咬金小两岁,身材差不多只有程咬金的一半,对于罗士信,程咬金开头很看不起,认为自己一只手就能打败,没想到一下被就罗士信给了一个下马威,将程咬金摔了一个四脚朝天,这下程咬金恼羞成怒,爬起来重新再战,结果数十回合后,程咬金又被摔倒在地。

见到罗士信如此厉害,秦琼才同意出留他,到了涿州,秦琼可以凭着府兵登记报到,程咬金和罗士信两人却是费了一翻功夫,又在负责登记造册的军官面前演练了一遍武艺,才得以成为府兵,与秦琼分在一起。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许多府兵都想能亲眼见到皇帝,程咬金和罗士信两人也不例外,可惜涿郡离辽河一线还有近千里的距离,为了不让高句丽人先得到消息作好准备,杨勇委任兵部尚书贺若弼作为前线指挥,府兵在涿郡集合编练成军后,马上就提前出发。

当杨勇的龙舟到达涿郡时,府兵已编遣成十军,每军二十团,每团十队,每队一百人,每隔二十里发一军,前面共发送七军零十团,涿郡只留下了五万人马,秦琼三人所属的队伍正属于留在涿郡的人马当中。

第三十三章按兵不动

皇帝到达涿郡时已经是大业五年的四月二十五日,从京城大兴到涿郡总共三千多里,只花了四十余日,在没有机械全靠双腿或者以马代步的时代,这个行军速度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何况还有皇帝在其中,若是没有没有运河可以说完全不可能。

接近五月的涿郡,天气温暧无比,涿郡对于大隋来说已是边远之地,并没有开发多少,全郡人口加起来不到十万人,从龙舟的最高处望去,到处是一片绿树成荫,山坡,平原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森,涿郡的城墙显得低矮而窄小,想想后世单单这样一个城池就可以容纳二千万人,灰蒙蒙的空气下全是一片高楼大厦,杨勇恍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我来了,我看到,我要的不是征服而是保护,但愿千年以后,这里依然可以看到森林密布而不是黄沙飞舞。

“皇上,涿郡郡守薛世雄率郡内官员等待皇上接见。”赵念的声音在杨勇耳边响起,将皇帝的思绪打乱。

“薛世雄,让他上来吧。”

“是。”

赵念下去不久,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登登的走上了龙舟顶层,磕头道:“微臣薛世雄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老将军请起。”杨勇和蔼的道。

“微臣谢万岁”薛世雄站了起来,虽然满头白发苍苍,却自有一番雄姿,这个薛世雄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幼年时就特别喜欢玩打仗游戏。常邀集一群儿童,画地为城,互为攻守,自己做总指挥。若有人不服从命令,薛世雄毫不留情地加以鞭挞。时间一长。无人不畏,因而每次玩作战游戏,儿童都规规矩矩地听薜世雄的指挥。

薛世雄十七岁时即跟随周武帝参加平齐战争,开皇时,更是数有战功,与吐谷浑、突厥作战,平定南方番禺夷、獠乱,薛世雄都以大胜而归,或许是从小玩战争游戏之故,薛世雄带出来的兵马一直是秩序井然。对百姓秋豪无犯,而且廉正康慨有古人之风,与同僚相处融洽,二年前,杨勇将薛世雄调到涿郡任郡守,就是看重薛世雄练兵打仗和善于与人相处的本领,要将涿郡建成征伐高句丽的大后方。

如今薛世雄果然不负皇帝所望。以整郡不过十万的人口,在一个月内迎接十几万府兵到来,没有出丝毫差错,如今大部分府兵已经到达前线,涿郡还有十余万各地赶来的民夫为前线输送各种物质,一切都做到井井有条,可以说薛世雄功不可没。想必薛世雄头上的白发有不少是这一个多月来所生。

“薛老将军。这一个多月辛苦老将军了,听说老将军有四子,人人都是英雄了得,不知是否在外面让他们一起面君吧。”

“回皇上,这是微臣分内之事。”薛世雄连忙谦让,不过,见皇帝提起自己地四个儿子,薛世雄脸上不免有一些得色,他的四个儿子分别名叫万述、万淑、万钧、万彻。每人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尤其是三子万钧,四子万彻更是出色,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薛世雄当然想让儿子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只是此于脸上却为难的道:“陛下对微臣四位犬子谬赞了。能得见陛下是犬子的福份,只是前线输粮紧张。微臣已将他们四人全部分遣出去,暂时不能见到陛下圣颜。”

“即如此,那就下次吧。”杨勇轻松的道,心中闪过一丝念头,此番征伐高句丽结束后,他们父子五人应该分调一方才是,否则整个涿郡就成了薛家天下了,对于这种想法,杨勇已经如呼吸般自然,这也是为他们好,省得日后君臣相疑。

“皇上,行宫已经安排妥当,皇上是否可以起程”薛世雄小心请示道。

薛世雄所说的行宫是实实在在的行宫,并非给皇帝安排的临时住所,永济渠修建期间,为了讨好皇帝,运河建造的副监何倜曾提出每隔六十到八十里左右在运河边上为皇帝建一座行宫,供皇帝出巡时使用,这个距离刚好是龙舟行驶一日地距离,宇文恺等一批正直的官员虽然认为此举实在太过浪费,却也不敢明确反对,只能上报给皇帝处理。

若是以后出巡每行走一日,便可以在行宫里住上一夜或游玩数天,无疑是非常惬意之事,只是杨勇无论如何也没有到如此奢侈的地步,下旨狠狠的批了何倜一通,不过,还是同意在运河上修建了两座行宫,一座位于永济渠的中段,一座就位于涿郡。

这次御驾亲征,杨勇虽然经过了永济渠中段的那座行宫,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并没有入住,这次到了涿郡,若是要直接赶到前线,这座行宫也只能匆匆路过。

对于皇帝地行程到底如何,谁都不敢瞎猜,只能大致预测,地方官员只能作好两手准备,不过,涿郡作为大后方,又是府兵聚结的地点,如今还有五万府兵在等待皇帝的旨意,皇帝在涿郡停留是理所当然,果然,皇帝点了点头:“可。”

“微臣遵旨”

从龙舟上下来,皇帝直接乘着马车,在薛世雄,麦铁杖等人的护送下,向行宫方向而去,涿郡的行宫自然无法和后世的紫禁城相比,却也是占地数十亩的院子,里面已经装饰一新,行宫中太监,宫女共二百多人,他们平日里只负责行宫地打打扫扫,皇帝一住进来,他们陡然忙碌了起来。

gu903();说实话,虽然乘着龙舟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只是连坐了一个多月,杨勇还是感到了一丝疲累,这种累多是精神大于身体,在行宫中休息了两天皇帝才开始正式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