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刺客之事迟迟没有进展,杨勇待在刺史府也烦闷无比。索性让人出外采购一些山东的特色产品加以研究。
山东是汉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春秋五霸中。又以齐国工商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青州的仙纹绫与兖州的镜花绫都是驰名中原地织品,如今大隋刚刚发明了新式织机,正是大力发展纺织的时候,对于各地有名的织品杨勇都要收集数件回京,看看能不能用新式织机织出来。
如今放在杨勇面前的正是仙纹绫和镜花绫各一匹,这两种织品无疑非常漂亮,所谓镜花如幻,神仙飘渺,能用这两种名字的织品只是拿在手中就让人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来,杏儿,媚儿,你们披上这种织品看看。”
“是。”两女都娇笑着各拿起一匹织品披在身上,在阳光下,两女身上的织品都发出梦幻般的光彩,加上她们明媚地笑容,仿佛天上的仙女正在款款下凡而来,周围的护卫都睁大着眼睛看着。
“好,如果做成衣服肯定更加好看,这两匹织品就赏给你们了。”
“多谢公子。”两女顿时蹦跳起来,上次刺杀,她们两人都受到了一点惊吓,这几天人都有点蔫蔫的,杨勇故意让人买这两种织品过来也有要让她们开心一下地意思。
两女都正是花样的年纪,美丽地衣服当然喜欢,只是云媚儿高兴了一下马上就发愁的问道:“公子,这衣服若是穿回去被人看到,肯定会有人弹劾公子奢华。”
“傻丫头,现在离回京至少还有数月,回去不穿就是了。”皇帝崇尚节俭,身为太子的杨勇也必须遵守,否则被人奏上一本,杨勇也吃不消。
“是。”知道回去穿不了,两人更是珍惜眼前的时间,迫不急待的回到自己房间拿出剪刀裁剪,她们都会女红,倒不需要其他人帮忙。
杨勇看得一笑,心情也莫明其妙的好起来,正在此时,韦艺匆匆来到,向杨勇见过礼后,从袖中掏出一封红帖:“殿下,王家送来请贴,三日后是王家家主五十大寿的日子,王家特意设宴邀请殿下与民同乐,望殿下三日后能到王家参加宴会。”
杨勇接过贴子,疑惑的问道:“王家,爱卿说说这王家又是什么人,和太原王家有无关系”
“是,回殿下,青州王家和太原王家并无关系,据王家族谱记载,开创王家的家主叫王祥,仍是秦将王剪的六世孙,历经汉,晋,魏数代,百姓称之为琅琊王家。”
“琅琊王家。”杨勇听得微微动容,据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就出身于琅琊王家,若是倒过数百年,太原王家就是和琅琊王家提鞋也不配,若他们的先祖真是王剪的六世孙,这个家族岂不是传承了七八百年。
“正是琅琊王家,王家在我朝出仕较少,不过,仍然在地方上有许多人担任官职,王子晋,王仲宣等人都是王家杰出之士,现在已官至一州剌史。”韦艺恭敬的回答,韦家虽然也是大家族,但面对王家这样传承七百年,经过无数朝代仍然不倒的世家,也忍不住心生敬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杨勇的心中莫明的想起了这句诗,后人的这句诗恐怕指得就是琅琊王家吧,王家虽然历经七百年不倒,到底也没有能永远不倒,他顿时大感兴趣,这样的千年世家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
“好吧,韦爱卿,你回复王家,三日后本宫准时到场。”
“殿下,可是可是刺客还没有影子。”韦艺有点不想杨勇去参加什么宴会,若是太子出了事,他肯定要连着倒霉,只是王家的请贴他又不能不交出来。
“放心吧,本宫会带足护卫,何况你不用担心这样的世家会做出对本宫不利之事,否则他们不会传承如此之久。”杨勇淡淡的道。
确实,这样的世家应当是老奸巨滑之辈,根本不会做冒险之事,否则只要一次失败就足可以让他们落入万劫不复当中,眼下大隋蒸蒸日上,王家恐怕会更加担心太子的安全,韦艺想了想,无可奈何的道:“微臣告退。”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马上就是参加王家宴会的时间了,韦艺仍然没有抓到刺客的影子,不由担心起太子的安全,好在他作为青州的主官也接到王家的邀请参加宴会,韦艺一大早就派人到王府布置,以确保太子的安全,王家也没有拒绝,让韦艺心中放松了不少。
第六十五章寿宴
媚儿和杏儿两女都换上了一身青衣,头上的秀发束了一个书僮的模样,在杨勇面前连转着圈,杏儿有点期待的问道:“公子,你看我们这身怎么样”
两女都是唇红齿白,穿上男装更是娇媚可人,杨勇看得几乎失神,却故意摇了摇头,带着两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在外数月之久,两女依然是处子之身,若让部下知道,非得怀疑太子有毛病不可。
事实上杨勇倒是有几次想下手,无论是云媚儿还是杏儿都是半推半就,她们自然也知道除非太子不要她们,否则这辈子肯定是要跟着太子,只是每次刚要入港都被破坏,和云媚儿在一起时,杏儿这个丫头肯定要捣乱,和杏儿在一起时,云媚儿同样如此,这两人彼此看着,反而让杨勇一个都不能得手。
见杨勇摇头,云媚儿急了:“公子,哪里不妥了”
“就是人不妥,太漂亮了一点。”杨勇脸上露出一个捉狭的笑容。
两女才知道遭到杨勇的捉弄,一起跺脚不依,杨勇看得大笑:“你们看看,就这样还象书僮么”
两女顿时停止了耍娇,互相看了一眼,也意识都不妥,不由卟吱一声笑了起来,太子去王家赴宴,本没有带着婢女的道理,只是两女听到王家是传承了七百年以上的世家,对于王家也是非常好奇,非要缠着杨勇带她们一起去,杨勇被缠不过,只得让两女装成随身书童。这样的打扮破绽多多。其实也是做做样子,太子说她们是书僮,她们自然就是书僮。谁还敢求证不成。
屈突通和韦艺两人咚咚的走了过来,提醒道:“殿下,都安排妥当了。”
“好,出发。”
一共三辆一模一样地马车驶过来,杨勇携着两女坐进其中一辆,其余两辆马车也分别坐进了人。接着车帘放下,不一会儿就混在一起,谁也不知太子坐在哪辆马车,王家大院并不在青州城内,而是在城外十五里左右有独立地坞堡,刺客之事如梗在喉,韦艺才要如此安排,杨勇也只得由他。
数百名府兵当先开道。中间是衣着光鲜的东宫侍卫,最后面又是一队二百人的府兵,这个阵仗比杨勇在外巡视时还要强大,沿途想要观看地百姓都被府兵驱散到一边。若是真有刺客敢行刺的话,没等动手就要被拿下。
出了城门行不了多远。就有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王家坞堡,一路上队伍都平安无事,等到了坞堡外围,王家家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