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1 / 2)

逆隋 老茅 2332 字 2023-10-06

若是一般百姓。免不了数月牢狱之灾,你虽是太子。更该谨言谨行,做错了事非但不认错反而大笑,你莫非要故意气父皇不成。”

“父皇,孩儿非是虐待耕牛,只是笑这两名御史不学无术,没有弄清情况就胡乱加人罪名,实在可笑。”说完,将给耕牛穿鼻子的好处详细说了一遍,杨勇才道:“父皇,此事古书早有记载,若是农民没有见过世面也就罢了,偏偏两名御史还以此来弹劾儿臣,儿臣不笑他为何”

其实杨勇也不知古书是否有穿牛鼻记载,他根本来不及查询,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才借用古书,反正穿牛鼻是切实可行之事,若是父皇要问自己从哪里看到的,大不了推说忘记了。

杨坚脸色有点尴尬,他读书不多,只得望向独孤氏,独孤氏被儿子一提醒,倒是记了起来,以前看书确实有穿牛鼻之说,她出身富贵,连牛也没有见过几次,若不得得到提醒,自然不会联系起来:“睍地伐说地不错,此事古书早有记载,这些御史也真是无用。”

其实封建社会正是这样,有能力读书识字之人根本不会把心思放在劳动上,平民百姓却是大多不识字,这也难怪古代许多生产技术长久得不到发展,而且还经常有些技术失传,杨勇建立地农学院第一次对全国的各种技术进行全面整理,能有多大成就,即使杨勇也不能预料。

杨勇暗叫侥幸,否则至少要等到十几天后才能洗清自己,连忙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父皇,母后,现在农学院初创,只是各地情况不同,孩儿想亲自到全国巡游才能掌握更多资料,农学院地成果也可以在各地进行推广,比如给耕牛穿鼻子就是一件简单之事,儿臣相信有地方已有此习俗,许多地方却没有,若是推广一下,用牛耕地就能减少一半劳力,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事,穿牛鼻只是一件小事,若能将各地地优势归纳统一推广,我大隋富强将远胜历朝。”

独孤氏一愣:“你要出京”

“正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年龄还小,不愿一直困在京中,何况我大隋立国已经三年,孩儿正想看看在父皇治理下地大隋百姓如何安居乐业,还请父皇和母后允许。”

太子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得离京,只是历朝历代太子向来很少有离京之事,除非太子已经失势,无他,这是名份问题,起稳定人心之用。

吕氏春秋中慎子道:“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慎子的寓言说明了名份地重要,太子在京,一个国家的继承人已定,其余皇亲才不会相争,这正如其他皇子成年就要分封外地一样,正是防止皇子之间的互相倾轧,反而便宜了外人,杨坚虽然给其余四子早早封王,为了不使诸子争位,甚至在其余四人全未成年就让他们到各地就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杨坚夫妇何尝不想数个儿子都环绕膝边承欢。

如今听到杨勇主动要去外地,杨坚夫妇不由发愣,独孤氏不舍的道:“睍地伐,凡事该三思而行,出京之事母后决不同意。”

“母后,孩儿此去多则半年,少则三月,全是为国事着想,还请母后应允。”

“这睍地伐,广儿,俊儿,秀儿,凉儿他们都在外地,一年母后也难得见到他们一面,你又要出京,这叫母后如何舍得。”

“这好办,孩儿不在时,可叫清儿多进宫陪陪母后,若是父亲和母后实在想念孩儿,何不让四位弟弟轮流进京看望,也可慰父皇,母后思子之心。”

杨坚倒是动容:“睍地伐,难道你不怕几位兄弟有”下面的话杨坚却不好说出来,他相信杨勇听得懂。

杨勇笑道:“父皇,四位弟弟都是父母亲生,又何尝不是儿臣的亲弟,儿臣对他们也想念得紧,何疑之有”

“睍地伐,你确有兄长之风,即如此,朕可以答应你出外巡视,不过最多半年时间必须返回京城。”

杨勇大喜:“多谢父皇,母后成全”

只要有一次出京的机会,就会有第二次,以后重掌兵权也未可知,积兔满市,行者不顾,名份固然重要,但实力也不可小瞧,若是百金在市,行者还会不顾吗,恐怕每个人的眼睛都会贪婪的盯着,自己没有实力,又如何保护百金

皇位无疑远胜于放在街上的黄金,若拥有者实力不够强大,即使名份早定也打不消别人窥伺地念头,何况杨勇早知道就是自己在京城不动,等杨广,杨秀他们实力够强,夺位之争也元可避免,又何必死守在京城。

第二十九章送别

一顿饭吃吃谈谈,一直吃了一个多时辰,一家人其乐勇出宫时早已是满天星斗,杨坚特意派了四名宫女打着灯笼送杨勇回东宫,这四名宫女都是杨坚身边的女官,勉强够得上中人之姿,让杨勇看的都不禁为父皇叫屈。

回到东宫时,元清儿和杏儿两人正睁着大眼不支的坐在椅子上打着瞌睡,桌上还摆着三两个小菜,见到杨勇回来,杏儿拍了拍手:“好了,殿下终于回来了,小姐,我不陪你了。”说完,杏儿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元清儿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杏儿挥了挥手:“没用的丫头,就知道睡觉,去吧。”

杏儿小声嘟嚷了一句,向杨勇行了一礼才退了出去,元清儿虽然已经嫁给杨勇三年,此时只有十七岁,只是脸上的稚气早去,东宫除去侍卫外,也有一百多名下人都是归元清儿管理,已经养成了雍容华贵的气度。

此时元清儿一身单薄的凉衣,胸前鼓鼓涌起,已有几分少妇的风韵,杨勇轻轻的刮了一下元清儿的鼻子:“这么晚了,就不用等我了,以后早点休息。”

“那怎么可以,殿下一心操心国事,臣妾自然要为殿下做好份内之事。”元清儿脸上露出数分娇痴的模样:“对了,这菜可能坏了,妾身再为殿下炒两个小菜。”

杨勇心中涌起一股柔情,连忙将元清儿拉住,轻抚了一元清儿的头发:“不用了,我在父皇那里已经用过饭。”

元清儿“哦”了一声,顿时不动。

“清儿,嫁给我,你会不会感到太累”皇帝提倡节俭,太子自然也要以身作则,东宫明明有上百下人。元清儿有时还有为杨勇缝衣做饭。

“不会,不知有多少女子想嫁作太子妃还嫁不了,臣妾怎会嫌累。”元清儿感到一丝不安:“殿下。今日为何如此说,是不是殿下又看上谁了”

杨勇用手指弹了一下元清儿的脑门:“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叫又看上谁。难道我以前看上过别人吗”

gu903();“没有吗。那你身边的云媚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