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1 / 2)

逆隋 老茅 2345 字 2023-10-06

起来,十二月初,大丞相府下达诏令,废除以前鲜卑人对汉人所有赐姓,令其各复本姓。鲜卑人和汉人不再有高下之分,而是同为大周属民。

自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晋室南渡以后。北方完全成了胡人天下,昔日发出“犯强汉者虽远被诛”口号的汉人顿时多灾多难,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甚至被胡人称为两脚羊,成为他们食物,直到汉人英雄冉闵发起绝反击,起兵反抗,屠杀近百万胡人,汉人才逃脱了被吃和灭绝的命运。

冉闵虽然最后失败被杀,但胡人也看到了汉人的反抗力量。汉人的位才稍高一点,却仍然生活在最底层,为各个交战的胡人政权提供粮食。被残酷压榨,后来由于战事频繁,鲜卑人自身兵力不足,需要汉人参军,汉人为了鲜卑人的政权奋战疆场,开始形成各个军人世家,而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在延兴二年472全面汉化,包括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方面也向汉人看齐,汉人的位才真正得到提升。

北魏分裂后,大周延续了汉化政策,只是鲜卑人依然占据着朝中大部分权力,到了今天,汉人终于可以和鲜卑人平起平坐。这份大丞相诏令一下,整个北方的汉人都欢欣鼓舞。盛赞大丞相的英明,鲜卑人的势力进一步遭到削弱。

相对于这个诏令,杨勇却更看重于独孤氏给他的一封家信,信中提到杨英嫌自己名字不好听,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杨广,广者,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广者宽阔,渊博,志果然比单纯夸赞容貌的英字要好上十倍,百倍。

独孤氏对二儿子自己改名为杨广非但不在意,反而非常高兴,在信中对杨广大大夸赞一番,杨勇看完独孤氏给自己的家信,却是呆呆发愣,心中汹涌的翻滚着各种念头。

这几年的相处,杨英只是他后面的一个跟屁虫,让杨勇都差点忘了这个对自己位威胁最大弟弟,认为或许历史已经改变,只要自己小心,杨英不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威胁,只是该来的还是来了,虽然只是一个名字的小小改变,这个名字的冲击却比杨勇初次得知杨坚的身份时还要震惊。面对着皇帝的宝座,亲如父子也不免猜忌,何况只是兄弟。

这次杨坚对自己弹劾杨素之事轻描淡写,给齐的官员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他们可以越过冢宰府直接面对朝庭而不担丝毫责任,杨勇的权力等于大受约束,这未尝不是杨坚怕儿子权力太大的原故,或许杨坚现在还不至于不信任自己儿子,只是单纯的防备而已。

既然父子都不能信任,又安然奢望自己以后能打消杨广夺位的念头,即使杨广现在年龄还小,不能想到这些,以后围绕在他身边谋士也会千方百计会给杨广谋划,从龙之功,一直是封建臣子所追求的最大功劳。

而自己就是想对杨广施加影响也不太可能,立为

,他只能安安份份的待在东宫。连长安都难予离开,封为王爷,在自己的领大施拳脚,可以带兵出征,立下不世功劳,这些,都是杨勇不能具备的。

自己在东宫,如果表现太好,会让杨坚觉得有威胁,若是表现不好。杨坚又会不满意,左右都是为难,只能慢慢的看着杨广累积出巨大的声望,直到最终取代自己,他仿佛看到杨广已经对自己举起了鲜红的钢刀,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大人,大人”

李纲来到杨勇身边连叫了数声。杨勇才惊醒过来:“什么事”

“大人,丞相恢复汉姓的诏令已经发遍全城,整个洛阳城都是一片欢腾,大人是否可以在洛阳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增加百姓对冢宰府的支持,毕竟洛阳居民九成以上都是汉人。”

“庆祝活动”杨勇心中一愣,这个时期的庆祝活动太过单一,只能划划旱船,扎一些彩船。打打锣鼓,或者是晚上点着灯笼游行等项目,杨勇对这样的庆祝没有多大兴趣,只是百姓难得娱乐一次。如果官府真的举行,热情会非常高,点了点头:“好,那此事就交由你文纪负责。”

李纲为难的道:“大人,只是现已到年底,马上就要发放各级官吏年俸,现在洛阳府库所余不多,连官吏薪俸都已不足,如果再大举庆祝,恐怕年底官员的薪俸就无法发放了。”

所谓年关。不但是百姓到了年底需要还债,就是朝庭也难过,杨勇恍忽记起前世看的电视剧。嘉靖年间,由于大明王朝的财政年年亏空,一些京城清水衙门的官员年末拿不到足够俸禄,全家断炊,甚至集体到皇城讨薪的场景。

千里做官只为财,虽然不是人人都如此,但官员的俸禄无疑是朝庭稳定基础,今年一场大战下来,齐的财政亏空严重,能撑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虽然这次杨勇打高保宁收获颇丰,但全是牛羊,马匹等物,一时还难以变现,年关马上就到,暂时指望不上。

“你估算需要多少钱财,就从冢宰府的帐上直接支取吧。”杨勇头痛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别人做官都是钱财滚滚,唯有自己还要从口袋里掏钱,虽然眼下大周的江山都是自家的,但这种感觉还是很怪。

李纲松了一口气:“是。”

李纲知道杨勇这几年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钱财,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补贴给那些学员和对自己忠心的手下,有时还有填补一些亏空,许多都是由李纲亲手处理,心中有时会奇怪杨勇哪来那么多钱,只是杨勇不说,他也不便细问,当成杨坚夫妇私下给儿子的东西,得到杨勇承诺,李纲满意离开。

杨勇虽然每年可以得到十多万贯白糖的利润,但要用钱的方也多,答应罗艺每年一万贯的钱财需要自己掏腰包,那些收养孤儿虽然已经成为官员,减去大笔负担,只是对于一些穷上任的人员还是要补助。

仓禀实而知礼议,对于一些穷官员来讲,若是自己生活不好,很难避免他们不会伸手贪污受贿,一旦开了一个口子,就会大贪特贪,虽然生活条件好,他们不一定不贪污,但有了补助,总会遏制大部分人伸手,杨勇可不想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以后因为贪污而被斩。

减去这些,杨勇每年的十多万贯钱财还有不少盈余,才能给李纲挤出来,只是面对齐巨大的窟窿,他的钱就算再多十倍也无法填补,心中颇为苦恼,眼看明年又有可能和突厥人大战,齐的府库很可能会雪上加霜。

虽然齐府库空虚不是他的责任,但他身为冢宰,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行。杨勇暂时将杨英改名的问题搁下,想着如何在齐增加财政的方法来。

增加百姓田赋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应当在其他方打主意,杨勇在府中想的毫无头绪,只得唤过杨石:“你带上几人,咱们换上便衣,在城中走走。”

“是。”杨石连忙召来十余人,拥着杨勇出府。

洛阳宫兴建虽然对大周是一件劳民伤财之事,但不可否认,动用百万以上的民夫和军士修建一个城池,无疑马上就会刺激起这个城池的繁华,如今洛阳宫虽然停建,但城中的居民比起二年前已经翻了一倍多,重新成了一个十多万人的大城。

此时大丞相恢复汉姓的诏令刚刚贴出不久,街上的行人都是喜形于色,许多人都高声的彼此打着招乎,传达着自己的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