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 / 2)

逆隋 老茅 2333 字 2023-10-06

功,他废鲜卑旧俗。释放奴隶,废释道二教,大大促进了生产,短短五年间,北周在他的治理下,更加强大,北齐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去年,周武帝亲自领兵与北齐作战,周军与齐军数次交战都取得大胜,大有一统北方之势。

杨天虽然是在翻看历史,却是从里面看出浓浓的血腥味,周和齐都建立不过二十多年,期间数换君主,互相之间也争斗不休,有意思的是齐的君主是汉人,却已鲜卑化,他的国策延续着鲜卑政策,国内汉人的位如同猪狗,而周的君主是鲜卑人,却已汉化,许多汉人的高官高居朝堂,而治下的汉人虽然不能等同鲜卑人,却能安居乐业。

中国人自许有五千年历史,能够记住历朝历代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多数人只能说出唐、宋、元、明、清,对唐以前的历史却是二眼一抹黑,或许还能知道一个三国,却是来源于小说,电视,而绝不是历史,很不幸,杨天也属于其中之一,他对北魏,北周这样的历史一无所知,如今也等于是初读了一遍,他不知道他读的历史是不是和他所在时候的历史相符,里面的帝王年表也看得他眼花缭乱,跟他所知道的历史公元纪年对不上号。

杨天在书房里翻了数天后,他的先生终于找到了他,要求他开始上课,周国的官学规定召收十四岁以上的官员子弟入学,在之前,多是在家中请先生教授,鲜卑人注重军功,杨勇的祖父杨忠并没有多大机会上学,却是北周太祖宇文泰最信重的大将,父亲杨坚从小在尼庵中寄养,直到杨坚十三岁时才被杨忠接走,开始上学。

当然这些杨天还暂时不知道,他心中只能暗自埋怨这么大了要学习这些四书五经。

由于鲜卑人的汉化,现在的周武帝对于贵族子弟的学业特别看重,规定了六学,二馆为皇亲贵戚和高官、功臣子弟,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太学,八九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四门学等。

这些学校都是官办,不但免学费,还供食宿,应此名额有限,必须进行入学考试,考不上或者考上了毕不了业,对前程大有影响。

杨坚十三岁才被父亲接入家中,基础太差,学业并不好,只是因父亲的军功升迁极快,这引起了许多贵族子弟议论,因此杨坚对于儿子的学业极为看重,杨勇在六岁时就开始了启蒙教学,如今杨英也跟着这个老夫子一起学习,只是人不能相比,杨勇已和老夫子学了三年,而杨英才学了一年,如今杨英的学业还比杨勇好,这也是杨英受到杨氏夫妇喜爱的原因。

如今杨勇换成了杨天,他的学业连杨勇也不如,他为了搞清自己的处境,翻史书时看那些竖排的繁体字已是头痛万分,如今不但要看,还要读,写。

好在夫子念他头部受过伤,又失忆,并不斥责,杨天上午念书,下午则要跟着护卫练武,每半月才有一天休息的机会,对于武艺,杨天并不排斥,他身为国公的长子,很可能长大后就要上战场杀敌立功,虽然他不会从小兵做起,身边一定会有许多军士护卫,可是刀箭无眼,自己强一分便多一分保命的机会。

第十章入学下

杨英到底小了二岁,练起武来自然远远不如杨天,杨天现在舞起剑来呼呼生风,不知为什么,杨天一剑在手时,不知不觉就会使出以前杨勇学过的剑法,一通下来,杨天只觉得酣畅淋漓。

教杨天武艺的是护卫元威,元威是元胄的弟弟,两人据传是北魏拓跋王朝的后裔,元胄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已是贵为将军,每次作战,元胄必护于杨坚之前,回到朝中,元胄则以随国公的护卫统领自居。

元威刚进随国公府不久,杨天出事后,元胄深感杨府的护卫力量不足,他自己要随时跟着杨坚,就把自己的弟弟从军中也召进国公府,充当起杨天的武学老师,其实也是作为杨天与杨英的护卫。

元威的武艺无疑要比杨勇以前的护卫高上许多,而且他在战场上杀过数十上百人,身上自有一个杀戳之气,杨天第一次和元威见面,就被他身上的杀气镇住,连动都不敢动一下,杨天所处的可是一个和平年代,连军人也没有染血,哪见过那种从战场中下来视人命如草芥之人的眼神,杨坚也杀过人,可是他的眼神望着杨天,多是带有慈父之情。

幸亏元威的眼光只是扫了一眼就变得柔和许多,依杨天定下神后的猜测,那一眼只是元威给他的一个下马威。

杨英看着杨天长剑舞动的耀眼生花,心中大为羡慕,可惜他只能拿着一把木剑做做样子,金属的剑他还拿不动。

“好。”见杨天收势,元威也忍不住赞了一声,从他教这个大公子第一天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行云流水,元威真的不相信一个少年短短十余天能进步如此之大,可这一切都是在他眼皮底下发生的,也不由不他信。

大公子以前练过武艺他是知道的,不过,充其量也是三脚猫的功夫,他测试时更是大失所望,连三脚猫都不如。

“来,接我数剑试试”

元威看得高兴,又要当场与杨天交手,杨天顿时苦着脸:“师父,你的手太重了,接你几剑,我的手就要疼几天。”

杨天的力量现在虽然比得上一个普通的成年人,但那能和元威这种沙场宿将比,元威和他比剑时,开头虽然会尽量小心,但多接上数剑,元威的力量就会不知不觉加大,杨天每接一剑就会手臂生疼,直到他的剑被打掉为止。

杨天中途又不敢不接,每次元威恶狠狠的一剑劈来,就象要把他劈成两半,虽然杨天知道若他放弃抵抗,元威一定会停手,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要他眼睁睁看着长剑劈来不招架又是另一回事。

“没出息,不对练又怎会进步”元威不理杨天的拒绝,“接剑。”已是一剑剌来。

“咣。”的一声,杨天只好用剑挡住,手臂传来一阵酥麻。

“别担心,我才用了一成的力。”

能不担心吗,你现在只用一成力,等下慢慢就会加到二成力,三成力,看来今天晚上的胳膊又是疼一夜。杨天不由哀叹。

咣,咣,咣的声音传来,元威一剑紧似一剑,杨天不得不每接一剑便退一步,铮,又是一声金属交鸣的声音,杨天手中的长剑脱手而飞,直向旁边飞去。

“不好,快闪开。”杨天看到长剑飞去的方正有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撕的一声,长剑擦着中年人的衣襟向外飞去,将中年人的衣服撕破了一大块,卟的一声盯在一棵树上,嗡嗡的响个不停。

那把剑上的力量合杨天和元威两人之力,如果叮到人身上绝对会射上一个大窟窿,杨天不由后怕,连道:“还好,还好。”

那个中年人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一下子坐在了上,看来是吓坏了,杨天定眼一看,正是这些天帮他治病的许胤宗。

许胤宗治好了大公子的病,整个国公府都知道这个许神医,尤其是用银针插进脑袋的治法太过惊人,整个府中传得沸沸扬扬,杨天好了之后也听到过,他心中一阵后怕,如果许胤宗的针稍偏,他可能就要成为一个白痴。

好在许胤宗在他清醒之后并没有再用银针再在他脑袋上插过,否则杨天肯定会抵死不从,不过每天替他把把脉,调理调理,从杨天开始听夫子讲课和练武以来,连这些步骤也省略了。

本来按理许胤宗可以告辞而去,只是杨氏夫妇生怕杨天的病有反复,根本不放许胤宗离去,以一月为期,如果杨天的病没有再发,才允许许胤宗离开国公府。

gu903();胳膊扭不过大腿,许胤宗虽然是长安的名医,但国公强留也不得不住下来,如今一月之期快到,许胤宗再给杨天看上一遍就可以出国公府,没想到飞来横祸,差点被杨天的剑射了一个对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