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监二十四卫的宦官们自然也有派系,甚至互不相容,但在捍卫宦官们的权势和利益这个问题上,立场是极度一致的,因此相较于内阁官员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些不全之人,对外也算是比较抱团。
而皇太后夏展眉对内廷的掌握,这时候便展露无遗,她巧妙的利用了宦官们的关系和矛盾,恩威并施地利用种种手段笼络获取人心,使得宦官中的太监头儿,还有宫娥中的女官,绝大部分都肯听命于自己,连司礼监、掌印监、捧剑监这三个论地位在心腹黑公公之上,论实权却在黑公公之下的内廷大太监也不例外。
羽翼丰满的夏展眉在内廷大势已成,朱一、郑六、段七虽然多年掌握实权,根基牢固,但虑及自身利害,自然也不肯做逆势招祸的愚蠢之行,那也就惟有俯首听命了,这样一来所有的宦官尽入“后妃党”掌握。
以夏展眉为首的三位皇太妃,加上内廷身居高位的几个太监朱一、郑六、段七、黑八、玄武等,短短半月之内,迅速结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利害联盟,连手把持了教廷的最高权柄。
象秉笔大太监黑八这样的太监,虽然在内廷八监中排名最末,但因为是皇太后身边红人、跟前近侍,又是沟通后宫与内阁的关键人物,因而在这个小集团里的实权反而在司礼太监朱一之上,他更一向不用看掌印、捧剑两太监的脸色。
黑公公自己也在暗里弄权,但一则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再则夏太后对下臣防得又严密,他虽则不敢大肆揽权,但权术一道还是略通一二的。
这么些年下来,像皇室贵族的权术,以及官场上那些阴毒龌龊的权谋,黑八耳闻目睹的何止千百桩但不管这些权术或者权谋如何高妙,总是有迹可寻,而自己的主子夏太后的手腕却是令他感到莫测高深,甚至很难参详悟透,让他很是疑惑夏展眉身边或是背后是不是有智囊和高人从旁指点,但仓促之间,他也委实看不出什么名堂。
以夏展眉为首的三位皇太妃,决断清晰,处事明快,对政事决策丝毫不拖泥带水,尤其批答奏疏的口气酷肖老教皇百叶长青,也让老于公事的黑公公暗自吃惊,收起小视之心。
有着这等明察事理,又具有铁腕的女主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心尽力,千万不要有二心;所以黑公公现在在夏太后面前奉命是从,小心翼翼,全当是在老教皇面前,一点也不敢马虎行事。
0255瘟疫
只听得黑公公尖细的声音禀奏道:“启禀太后、两位太妃,民务省上疏,花都受凉州行商之累,近日来疫症大作,遍于皇城内外,此传染瘟疫,一人感之,全家以次传患之,甚有阖门皆殁,无有棺殓者。花都九门日出万棺,途行者掩面欲绝”
“谕旨:太医院有司,置医药以安置瘟疫病患,由民务省派员督管施药;
遭疫而死者,其尸体令其家人即刻掩埋,按每户死于瘟疫人数,由财务省分拨款项,教廷赐与不等的助葬资费;
责九城兵马司督管巡城,发现无人掩埋的尸骸即刻掩埋,防止瘟疫蔓延;
患疫之家,遗孤如不满十岁,当责令亲属负责养育,朝廷可馈以两月口粮救济,孤儿名单上报中州督府,令内阁八省部、中州督府责之,八监、二十四卫襄助监察之,敢贪赃舞弊者,一律严惩;
今逢大疫,凉、中二州免税减役三年”
皇太后口齿灵活,思路清晰,一道道善后旨意颁布下来,切中津要,有条不紊,毫无瑕疵,颇有仁主风范。
接下来,听着黑八公公一句一句的念完各个阁臣的奏疏,京师疫症大作的惨状,当前形势的急迫,通过内阁大臣的上奏,历历如绘的呈现在众上位者的面前。
事实上在这之前,玄武卫、神蛇卫的密探们已经一日数奏,把“花都”疫症报进宫里,在座之人都是已经明了目前严峻的形势,“花都”每天都在死人,弄不好教廷的帝都会变成一座瘟疫之城,一座死城。
这几日,不但“太医院”的梅雨轩等一大群太医们纷纷上疏力请教皇陛下移驾避瘟,就连内阁里老成持重的纳兰若初等一班重臣,这个时候也坐不住了,纷纷上疏请教皇圣驾东巡营州以避瘟灾。
借用巡视地方避瘟、以安顿帝都民心,这是出于无奈之策,总不能让年轻的教皇陛下被戴上丢弃帝都百姓、罔顾信徒生死,私自逃命的帽子吧皇室迁移这是一定的了,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东去营州呢
说得简单明了点,天下九州,中、营、凉、唐、沙、元、霍、瑞、溟,除了营州较为太平之外,其余八州不是闹灾荒、就是有兵变,局势极度不稳定;为了皇室的安全,选择东上营州,似乎也是最佳、唯一的去向。
让皇族以及内阁大臣们有了这个倾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半月前,营州总督许玉屎上奏:营州治下,有开河河工在“黑河”河床之底,挖出一块石碑,上有天文,后得路经女巫师羽訫翻译,乃是“百叶皇朝迁都于此地而兴”等字样,合地官民皆以为萨满神显灵瑞兆,奔走相告,督府不敢有瞒,将天碑派重兵看护,发文上达圣听。
且不论这个天碑有多少可信度,总之,它是影响左右了阁臣与皇族对于迁都避瘟的举措方案,也同时恰到好处的给了百叶皇朝抛下“花都”瘟疫灾民、躲祸逃走这不负责任的无耻行为、一个堂而皇之并自欺欺人的理由。
夏展眉眼中闪过异样的光彩,在听完黑公公的禀述,显然已经有所决定,说道:“着,太医院所奏,内阁所奏,以上各条均予准奏,令内阁省部、中州督府即刻酌情办理施行;
诏令帝都各大财阀世家,向教堂和太医院捐赠医药物品,救济疫民,陛下另发内帑五万金,后宫妃嫔捐一万金以助购置采办医药,御药房再特拨内廷避瘟去疫药材二万斤,用于救民;
令唐、瑞、营、沙、霍、元、溟各地督府官员巡视地方,切断中、凉二州流民驿道,防微杜渐,如遇疫疾,即谴医施药,不得有误”
讲了这些话,夏展眉只是将臣下的奏疏条陈,择要准奏而已,都是照旧例处置,仍然没有提到“是否离京避瘟”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