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赵伯元此时早已吓呆了,想要逃走却又不敢。
秦无忌手指他继续笑道:“你不知道吧,赵大人早已写好了奏章,上面说他亲带大军,血战十场将秦宗击退,这可是天下瞩目的大功劳。”
秦无忌说着嗤的一笑:“毕竟击败我秦无忌,便能得到无上的名声,说不定他赵伯元在益阳自立为王,都有人因此而追随呢。”
啊的一声大叫,赵伯元拍马转身就逃。
一道金光穿过了数百丈,一路击碎了十五名修士的头颅,最后自赵伯元的胸口穿出。
这卑鄙小人临死前还要挣扎一下,最后一个动作却是挥鞭击马。
秦无忌身上五元灵力闪烁,对着那惊呆的五百杀手笑道:“你们是逃啊,还是等死呢”
数百修士轰然而散。
秦无忌挥袖冷笑:“赵伯元这蠢货也不想想,我肯让自己的英名败在他手上么。”
他转身看着脸色苍白的吕子蒙:“吕兄,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吕子佳此时抱着哥哥大声道:“哥,咱们不干了,谁也不管了,干脆回乡下种田,也比保护这帮子王八蛋有意义的多。”
吕子蒙握着妹妹的手,眼神却盯着秦无忌。
果然秦无忌一笑:“你们不能走,必须跟我回南海。”
吕子佳大怒:“凭什么,别以为我们兄妹现在走投无路了,天大地大,何处不能容身”
吕子蒙此时强打精神:“秦无忌,你曾答应过我的,也亲手写了令书,绝不会逼我投降。”
秦无忌微微一笑:“谁说我要你们投降,既然答应过你,我自然不会再强求。”
吕子蒙一愣:“那你为何要带我回南海”
秦无忌脸色严肃起来:“当然是保护你,我不要你投降,但保护自己看重的朋友那是义不容辞的。”
他说着笑道:“如今益阳郡你是呆不下了,楚国人对你也没有感激之情,甚至会有人想要杀你,所以我必须带你回南海。”
吕子蒙摇头:“我们不是朋友。”
秦无忌默默看着他的脸色和眼神,那其中的犹豫和矛盾显示了此人心中的动荡。
他大步走过去,毫不顾忌的握住了吕子蒙的手臂:“总有一天会是朋友的。”
被他拉着,吕子蒙不由自主的半跪在地,良久才转头对妹妹道:“走吧,跟着他走吧”
带着失魂落魄的吕子蒙兄妹回到战船,秦无忌心情大爽,虽然此人还未诚心归附,但能随着自己上船,已是服了一半。
得此良才,简直胜过十万大军,秦无忌大笑三声,对着精神饱满的弟子们道:“走,咱们去玉龙关,还有一场大战等着咱们呢。”
已打仗打出瘾来的秦宗弟子俱都欢呼起来
两日后,玉龙关三郡半壁之地被横扫一遍,这一次秦宗的战法更有进步。
首先在嘉陵江中停住战船,补充能量后,那飞艇便沿着玉龙关三郡的要害之地轰炸了一遍。
这一次是针对三郡的城池,大军驻扎营地,以及官府衙门进行的轰炸。
用去了四千斤晶石后,玉龙关三郡的官府衙门已不成系统,墨宗的大军营地也被灵力炮轰击的人仰马翻。
轰炸完成后,飞艇便带着秦宗精英弟子飞降墨宗大军中心。
靠着入道境的杀伤力,每一次飞艇袭击,都带走几名墨宗大将的性命。
这种斩首行动下,本就慌乱的玉龙关墨宗,更是混乱的一塌糊涂。
到了这个时候,秦无忌才悠然送出令书,邀张伯云与欧阳奋青在嘉陵江会面。
很快消息传回,墨宗表示,可以会见谈判,但地点必须改在他们控制的玉龙山下
第357章墨宗天女
对于墨宗这个近乎可笑的要求,秦宗诸人都是不屑一顾,但秦无忌却将注意力放到了那迟到的湘南援军上。
在田江城停驻不前的湘南大军,看起来正在无所事事。
作为玉龙关三郡与益阳郡的交界之地,田江城就在两地夹角之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湘南是想要进攻墨宗了。”秦无忌对诸人一笑:“墨宗现在是刀殂上的鱼肉,看来是破罐子破摔,什么也不顾了。”
范不韦淡淡一笑:“但是湘南援军好像还在等,他们在等着咱们把墨宗打残,好出来收拾残局。”
如今整个玉龙关战场上,现出了一种古怪的态势,无论是墨宗势力还是湘南大军,似乎都在看着秦宗的脸色行事,所以他们都要磨蹭时间。
正因如此,墨宗才开出种种苛刻的条件。
诸人看着秦无忌,等着他的决断。
“去玉龙山。”秦无忌轻声道:“我要去看看玉龙山储存的晶石,咱们战船上的储备不够了。”
于是在傍晚时分,秦无忌只带着范不韦和吕子蒙,三人驾着一艘从益阳郡里弄来的小船,沿着嘉陵江顺流向西,登岸后再向北行,不多久就看到了蜀楚之间的玉龙关。
整个玉龙关就建在山半腰,因为多年开采,整个玉龙山自山腰向下已开出了数百个山洞,最大的那个洞口,便建成了一座险峻的关卡。
秦无忌等人在山脚处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墨宗修士。
这一次来的只有两人,态度有些古怪,眼眸之中甚为空洞,还要求他们三人原地等着,说是大首领还未到。
秦无忌默然无语,那范不韦也是摇头一笑,只有吕子蒙心中诧异,这墨宗架子也实在是太大了,记得半年前还见过张伯云,那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啊。
他们耐着性子等了半个时辰,才听到九声炮响,玉龙山下烟花飞舞,鼓乐齐鸣。
这可不是为了迎接秦无忌所献上的表演,而是张大首领的大轿出现的礼节而已。
秦无忌有些好笑的看着张伯云坐在十人抬着的大轿中,前方还有三百多俊男美女举着玉牌开道。
就差一个王君之冕了,他这架势完全是君王级别的。
秦无忌跟着两名使者走到近前,还未说话,那使者匍匐跪倒,隔着数百丈远禀告道:“大首领在上,秦宗的使者已到,请宣诏令。”
一名白玉为冠的童子大步走来,手里展开一道金边诏书,念起了冗长的诏令。
竟然是以君王召见臣子的礼节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