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你今日大发善心放了他一命,自然是积善德。而他逃得一命后再去害人,杀再多人也与大师无关,接着他再为恶,大师再抓住他,然后再大发慈悲放他一条生路,积一份善德,接着他再为恶,大师再抓住他如此循环反复,善德功德无穷匮也。至于恶人所杀的无辜者,又与大师何干呢倒不如说,他犯下的罪孽越重,大师的功德越大。以他人性命换取自身功德,这天下再精明的商人也不如大师精明,将他人性命当做本钱,可谓没本万利,这笔买卖当真功德无量。”
这话傻子也听出是讽刺了,老和尚气得满脸通红:“你你你居然该如此诽谤世人善举,再造杀孽,一意孤行,死后必入无间地狱,不得解脱。”
东方易剑眉一挑:“哦,道理说不过就开始扬言威胁了吗我本以为大师跟那些世俗的势利和尚不一样,现在看来是我看走眼了。我的杀孽,就不劳大师费心了,若斩杀恶人也有罪,入无间地狱,我甘之如饴。”
老和尚还想再说,东方易一挥手,直接让其闭嘴:“山阳县遭受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不见大师去拯救他们;胡州抵御外敌,众将士受兵甲之苦,也不见大师去拯救他们;红世双巫降临神洲,掳掠百姓做万邪晶炉的燃料,生灵涂炭,还是不见大师去解决他们;这天下有无数苍生正经受磨难,大师仍不去帮助他们,却非要在这里,为了两名罪人跟我浪费口舌,这就是大师的慈悲吗这样的慈悲,还是直接扫进茅厕里去吧”
不由分说,直接挥袖催劲,将人挥出十里之外,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接着东方易转向白庸,很难得的从他嘴里听到赞许:“你在夭州做得不错,不过现在可没有时间给你休息,关于元祖魔山以及天创王朝,赶紧准备好对策吧,接下来将是大场面。”
第八十二章元墟劫难
第八十二章元墟劫难
对自己的弟子,东方易没有客气,也没有自矜身份,开口就是寻求帮助,要白庸出谋划策。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du58
东方易并不是没有智慧的人,在白庸没有出道之前,他也是一路奋战至今的,一人兼任战将和军师的位置,只是眼下的局面实在太过险峻,非是一人可以对抗,他纵然智勇双全,也不可能面面全到。
不在意虚名和面子,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切为大局着想,这就是东方易能成为正道领袖的原因之一。
对此白庸当然欣然接受,毫无怨言,夭州的冲突已经全部结束,剩下的是重建秩序,这点并不需要他插手,妖祸颜就足以担任,而且他不插手比插手结果要更好,能将成就全部推给妖祸颜,堆积起来的名望更让她更加坐稳妖族领导者的位置。
不过就这么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肯定是不妥的,白庸想了想,决定先将一些值得注意的告知对方,以免接下来会出现意外,为了避免忘记,他还特意将注意事项写在纸上。其中,还不乏一些能引申到养心修炼的功法口诀,大抵上就有很多是来自万灵生死经的内容。
身为上代妖王的女儿,妖祸颜自然是承接妖王位置的最佳候选人,原本的话除了她之外还有其他的王族子嗣,只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那些排得上名号的王族成员都死在垩黝侯的叛乱当中,除了妖祸颜外再无适当的人选,这样一来倒是不需要担心会有来自内部的政治斗争。
妖祸颜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在面临这异常艰巨的重担时,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也没有权势欲望者的兴奋,她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在找回幸存的妖族长老后,宽恕掉那些倒戈向垩黝侯的妖臣,一边学习,一边开始处理事务。
她的情绪,平常得好像今天又是普通的一天,与以前没有任何不同。这种处事不惊的态度,也令很多妖族长老赞赏,任谁见了,都会认为她识大体,已经完全从悲伤中出来。
能看出她内心思绪的,在这世上也只有一个人和一个妖了。
大乱之后必是大治,白庸选择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却是将所有功劳都推给了妖祸颜,尤其是重建瑶池天都的功劳,必定会带来很大的民心。
对方曾建议为他们树立一个雕像或石碑,记录所做的事迹,但都被拒绝了。因为这样做了,会分担掉妖祸颜的功劳,削弱笼罩在她头上的光环,不利于将来的统治。哪怕是记载在史册上的内容,也只是用一笔“妖祸颜与她的同伴”匆匆带过。
至于名声,那不在白庸的考校之中,被人记住也好,被人遗忘也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的目的而服务,如果拥有名声能有力他实现理想,那自然要获取名声,可如果没有名声比有名声更好,那就弃之如履。
在妖都休息了一日,重整好状态,白庸与师傅还有同伴们坐上了奇迹方舟,准备离开夭州,没有任何欢送仪式,甚至连妖祸颜也没有到场,就匆匆驱动方舟离开了。
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宫殿中,妖祸颜正埋首在批改重建各地秩序的公文,霓灵站在一旁,怯声地问:“小姐,既然你都为什么不让他多留几天喵”
妖祸颜头也不抬:“因为这么做会让他为难如果他会留下来,那就不再是我心中的他了。现在的我已经站在他的视界中了,只要我能继续统领夭州,他就会分出一分心思来关注我,这样,就足够了。”
房间中,似有一声轻轻的叹息,只是不知道究竟出自妖祸颜,还是霓灵。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方舟上,可能是为了打发时间,也可能是为了检验这段时间来弟子的长进,东方易将白庸留给妖祸颜的一些警言拿出来,反过来考校他。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句倒是有点意思,人民之所以饿肚子,饥寒交迫,是因为官府的苛捐杂税太多,才使百姓穷困潦倒,民不聊生。何以解释”
白庸端坐姿势,就好像在玄宗修行时,上交功课一样:“上古圣君治天下,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强国富民为心,处处为百姓着想,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造屋而居,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悠然自在。圣君明王治天下,国昌民富,人民道德高尚,生活幸福。百姓纳粮供养于上,在上官宦食税于民,各安其常,上无匮乏,下有余粮,国泰民安。后世为君者,渐渐远离道德,恣耳目之欲,贪荣华之享,奢侈不节。只求君王享受,宫廷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