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 / 2)

侠道行 造化斋主 2362 字 2023-10-05

gu903();“这事还要从四十年前说起,对了,你有听过佛门隐藏的第三部圣道经文的事”

“曾于玄宗藏书中见过,说当年佛门二圣为对抗道门三圣,特意将各自的圣道经文拆为三部,共六本镇道经文,而根据不同的合并法可以凑出三本圣道经文,从而抗衡道门的三部圣道经文。”

“没错,其中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凑成一部,西天婆娑琉璃凑成另外一部,而现在如来经跟婆娑释迦经又能合并成隐藏的第三部圣道经文释迦如来经。然而自中古以来,就从没人能凑出一本完整的圣道经文,如今过去燃灯经已然不知踪迹,琉璃药师经被东瀛夺去,不可能要回。吾师迦天乃密宗护教法王之一,毕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他想到若能拼出一本佛门圣道经文,必然能兴盛佛门气运,然后就带着婆娑释迦经前来禅音寺,请求借看现在如来经,好将两部经文合二为一。”

白庸摇了摇头,接下来的剧情大致上也能猜到,禅音寺自然不肯出借。倒不是小气,而是更深层的原因,就好比两个关系普通的国家,突然一个国家的领导跑到另外一个国家,说要参观你们的秘密武器,这如何能答应,就算以自身的秘密武器作交换条件也不成。

这已经不是买卖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而且还是以个人名义来借,如果换成密宗的名义倒还有商量余地。可迦天心知自家门派是不可能答应这个交易的,毕竟两派之间关系不怎么样。同样身为佛门,可密宗就不属于无量佛门,论关系倒是跟梵莲寺更亲密些。

“若吾师知难而退,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可偏偏不知为何,吾师竟是起了执念,非要观得现在经不可。禅音寺顾忌会与密宗交恶,不敢出重手,只求能够擒拿,好送回密宗。可吾师身为护教法王首座,又习得梵天诸佛印,武艺又怎么可能低纵然遇上虚空境的高手,打不过想脱身还是不难的。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了三十年。”

“三十年”白庸也不由得为之惊愕,虽说他们这些修仙者寿元悠长,没有意外活个上千年也不成问题,可将三十年光阴浪费在不可能达成的事情上,未免也做得过头了。

第四章善有善报

布施和尚清楚白庸此刻心中所想,也是无奈道:“其实双方只要各自退让一步,就能和谈成功,事实上禅音寺的上一任方丈本已有可实现的方案,和谈差一点点就能成功。可惜犯了执着的不止吾师一人,禅音寺的上一任戒律院主持,也就是慈海的师傅,也同样是个牛脾气,坚持不和谈,称不能向强盗妥协,又不愿意以多欺少,想着要以武功压服吾师。就这样,吾师时不时的上门来借书,每一次来都要切磋武艺,这样足足耗了三十年。”

白庸心中叹息一声:高僧犯执着,佛祖也无奈。

“然而在十年前,密宗突然来人,说教内有劫难将至,请吾师赶紧回去。吾师担心这一回去便再难回来,忧心门派却又放不下执着,于是便在附近的镇上找了一名弟子,授其武艺并令其发誓,决不向中土佛门妥协,一定要将婆娑经与现在经合并。”

“哦,这样一来事情不是有转机了吗那名戒律院的主持也已退位,双方只要商谈一下就能完美解决,不应该拖到现在才对。”

布施和尚狠狠灌了一口酒,用手抹去嘴角的酒渍:“问题难就难在,那名戒律院的主持也让他的弟子起誓,决不能将现在经借给密宗的门人。”

白庸愕然,这可真是两名高僧道行深远,居然也会做出这等小孩子赌气的事情,虽然从程度上看,比小孩子赌气要厉害,毕竟没有哪个孩子能够赌上四十年的气,可本质上跟小孩子赌气并没有区别。

比一名高僧犯执着更为难的,是两名高僧同时犯执着,还是相互矛盾的一对。

如果布施和尚或者慈海禅师是那种不把誓言放在心上,转头即忘的厚黑之辈,这事也就轻易解决了,可偏偏两人一诺千金,做不出背弃誓言的无耻之事,于是事情一拖再拖,等到布施和尚武功大成,又要重演前一代的闹剧。

“其实解决方法慈海与洒家早已想到,只是苦无人选,于是一直拖到现在。”

说到这布施和尚意味深长的看向白庸,白庸明白这是指自己就是那人选,脑筋一转,就明白了所谓的解决方法。

迦天令布施和尚起的誓言是将两经合一,至于由谁来做,并没有提及,可能是迦天也考虑过布施和尚不一定能完成,所以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传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

戒律院主持令慈海禅师起的誓言是不能将经文交给密宗的人,那么双方的誓言就有漏洞可以钻了――只要找一个既不是密宗弟子,又不是中土佛门的人合并经文,就能达成双方的要求。

不过,这等好事为什么会落在自己头上虽然白庸不准备修行佛门功夫,可毕竟是两本镇道经文,光是从中借鉴一些经验,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他不认为仅凭慈海禅师跟老爷子的交情就能给予这么大的恩惠。

似乎知道白庸心中的疑虑,布施和尚解释道:“洒家和慈海都不愿再被誓言困住,所以想早点解决,挑你做人选主要有三:其一你不是密宗或佛门的弟子,又具慧根,满足条件;其二你是玄门正宗的弟子,就算你知道了两部经文的内容,也不会告知他人或门派。”

白庸点头,玄门正宗这样的武道圣地是很看重声誉的,修行他派的武学,尤其还是非道门的武学,实在是一件很不要脸皮的事,玄宗是做不出来的,就好像它石阁中收藏了许多其他门派的绝学,可鲜少有弟子会去修行,实在是玄宗本身的武道经文就足够精深,不用羡慕他人的武学。

换成一般的散修或者中小门派就不行了,他们无所顾忌,或者说比起脸皮,他们更在乎实力,一个道家的小门派若是得到了佛门的镇道经文,恐怕整个门派都会改投佛门,全派上下都修行佛功。武德武德,先有武后有德,武力强大者才会讲道德。

就算对方的品德过人,值得信赖,也要考虑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有强大的门派做后盾,无论是布施和尚还是慈海禅师都放不下心。

“其三就是洒家的私人意愿了,你帮助了黄氏一族,这份人情不能不还。”

“大和尚不必在意,其实黄,也就是那名被救的孩童已经给了在下一份报答。”

“他报他的恩情,洒家还洒家的人情,各不相干。洒家行游天下时,经常听人抱怨好人没好报,行善利人,行恶利己,于是便在心中立誓,既然天理徇私,善恶无报,那便由洒家来替天行道,定要让善人有善果,恶人遭恶果。”

“哈,大和尚都抬出替天行道了,那我便做一回子路受牛,为人表率吧。”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就显得矫情了。

“吾师迦天手中的真迹婆娑释迦经只有武斗篇,其余部分是手抄,看起来效果肯定不如真迹。反正你也不准备学习,真迹不真迹倒也不重要。另外,若有空就将这份真迹还给密宗,遇上吾师就说心愿已达成,勿再挂念。”

布施和尚显然知道自己这么取巧的敷衍誓言会惹来迦天的不满,所以干脆不去密宗,将任务抛给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