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梨园(四)(2 / 2)

这台留声机虽然算不得文物,但明显被人保护得很好,各个部件都擦得闪闪发亮……

那样邋遢的流浪汉,怎么会有这么干净的东西?

又或者,他为什么偏偏如此重视这台留声机?

送走巡警之后,牧鱼他们就先回了徐沫的住处休息。

稍后天一亮,就去找当初那位知道戏园子旧情的老人打听情况了。

那位老人姓王,听说已经80多岁了,听说祖上曾经阔过,不少人都叫他王少爷。

后来国内搞运动,他也在清算之列,就让周围的人喊他老王。

这一喊就喊了几十年,事到如今,周围的人竟连他的本名都忘记了,有事只是“老王”“老王”的。

老王是个讲究人,如今虽然家里败了,可儿时养下的习惯却坚持下来,譬如说每天早上必须得青菜包子配肉粥,末了,再用当年的上好毛尖漱口,被周围邻居们戏称为穷讲究。

见徐沫要带人来打听事,老王嘿嘿笑了几声,伸出右手的几根指头搓了几搓。

牧鱼就觉得这动作极眼熟。

不久之前,黄泉路上守门的小鬼就经常这么干。

徐沫木着脸掏兜,动作熟练的叫人心疼。

可下一秒,竟然从一兜里掏出来一个白色纸包。

老王吸了吸鼻子,接过去打开一看,满意的笑了。

牧鱼和师无疑瞅了眼:

好么,一包烟丝!

徐沫无奈道:“这老头挑剔的很,说如今现代化作出来的烟卷都不够劲儿,必然要抽烟丝……”

这种烟丝都是烟叶烘干之后直接弄出来的,没经过任何加工,劲儿特别大,一般人根本抽不来。

可如果抽惯了这种的,再抽市面上的烟卷,就会索然无味。

说话间,老王从躺椅底下掏出来一根烟杆。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乌木的身,翠玉的嘴儿,一看就是有年份的好东西,也不知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怎么好好保存下来的。

老王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手也有点抖,却还是认认真真的挑出一缕烟丝,小心的塞入烟杆前头的铜锅里。

做完这一切,他又把烟杆儿往前一递。

徐沫孙子似的划了火柴。

牧鱼:“……”

师无疑:“……”

这可真是训练有素。

老王深深吸了一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享受的神色。

他向躺椅上一靠,闭着眼睛开始吞云吐雾。

身体微微用力,那张被包出光亮的老摇椅就吱嘎吱嘎响起来。

“问吧,尽管问吧。”

被烟雾缭绕的老王慷慨道。

还真是有烟万事足。

牧鱼开始觉得这老头有点意思。

“五爷是谁?”

老王吸烟的动作顿了顿,那张老脸上露出一点惊讶的神色,“你从哪听说的?”

牧鱼笑而不语。

老王又抽了一口烟,仰头朝空中吐了个烟圈,缓了缓,又吐了一个,然后第二个就从前一个里边钻出去了。

牧鱼就觉得这老头儿这么多年烟没白吸。

光这吐烟圈的功夫,要是上个达人秀什么的,没准还能火一阵呢。

“五爷啊,”老王的语气忽然变得缓慢而沉重,似乎瞬间陷入到了某种复杂的过往,“已经很久没有听人提起他了……”

曾经五爷的那票戏迷们早已入土,而就连他自己,曾经那个似懂非懂的小小少年,如今也已是黄土埋脖根的人了。

都说众星捧月,如今星星都坠落了,月亮自然也不复存在……

牧鱼和师无疑对视一眼,同时开始找马扎子。

一般来说,当上了年纪的人开始流露出这种语气和神态,就表明他们要讲述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故事了。

两人迅速在老王面前排排坐,牧鱼甚至从不知什么地方掏出一把话梅味的瓜子。

徐沫:“……”

我该说你们没心没肺呢,还是艺高人胆大?

吐槽归吐槽,他也有样学样,拖了个小板凳缩在角落。

黄金位置被抢走了。

“五爷啊,可是当年蓉城有名的角儿!”老王突然比了个大拇指,睁开的昏花的眼中迸射出一点亮光。

他随即又不屑地撇了撇嘴,“那才是真正的腕儿,明星,如今那些丫头片子小后生都算什么?坑钱呢吗!”

说到最后,他激动起来,努力将烟杆往空中挥舞了几下,仿佛在殴打时下崩坏的娱乐圈。

角儿……

牧鱼问道:“他在白园唱戏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白园就是那座闹鬼的戏园子的名字。

“嗨。那可是老早以前的故事,别说你,估计你们爹妈还没出生呢。”老王看了他一眼,点头,“那可不,他当年可是白园的少东家……”

早年戏班子都是四处流动的,但如果在一个地方闯出名堂,往往会选择扎根下来。

那白园当年就是五爷他爹建的。

要常驻可不容易。

一出戏往往要排练好长时间,自然也要反复演好长时间,甚至许多年。

而人类天生就有喜新厌旧的本能,大多数人在听过几次后就会厌倦,所以绝大多数戏班子都会四处流动演出模式,类似于如今的巡演,为的就是防止观众厌倦。

所以说戏班子如果能狠得下心在一个地方常驻,足以从侧面表明他们对自身功夫的自信。

我有把握让你们百看不厌。

也有把握常演常新。

牧鱼问:“他最出名的是哪几出戏?唱过《牡丹亭》吗?”

老王的上半身猛的弹起,突然亢奋,“你怎么知道?你,不对,你家里人听过?”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