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望向李无忧。
“难道你以为如此做作老子就不敢杀你吗”那千夫长冷笑一声,拈弓搭箭就要五箭齐发,却被一旁那百夫丈一指点在独活穴,再也动弹不得。
李无忧大笑道:“好好自古慷慨赴难易,从容就义难,王将军如此敢作敢当,置自身生死于度外,甘愿忍辱为国,不愧是军神门下好”
话音未落,忽听胡笳悠悠,金鼓齐鸣,远方萧军阵营中忽然狼烟升起,大队兵马正朝这边杀将过来。
那百夫长见李无忧已有意要放王定入关,微微变色道:“元帅,王将军来的时间未免有些蹊跷,此时放他入关,若是”
李无忧自然明白其弦外之音,淡淡笑道:“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末将愚见,不如守株以待兔。”
“不妥,那是缘木而求鱼了。”
“元帅恕罪。”
“你叫什么名字”
“乔阳”
“是个好名字。”
旁边人却不知这几句听来莫名其妙的对白间,王定和这百夫长的命却已都在鬼门关上转了几转。
李无忧看了那百夫长一眼,后者会意,大声道:“兄弟们,敌军来袭,你们还不打开大门,放我大楚的好男儿进来吗”
吊桥缓缓放下,又收起。
萧军只是派出一支游骑例行骚扰,不时撤了回去,毕竟此时对双方来说都并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南门虽然也曾一度拔剑张驽,对干了一场,但最后证实这其实只是唐袍哥和寒士伦率领手下马贼前来投诚时,被误会后,有心给守城的军士一个下马威。可笑的是,寒士伦自己却差点被慕容幽兰给冻成冰块。
不得不提的是,随同马贼而来的,还有当日那爱吹牛的少年夜梦书。
在大荒3865年的六月二十七日,王定、乔阳、寒士伦和夜梦书,这让后世人津津乐道的无忧四杰悄然齐集潼关。
巧合的是,后来风光无限的“无忧四诡”今日却都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入城时都狼狈不堪:王定虽然清秀不减往昔,却头盔坠地,蓬头散发,同时旧创发作,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白袍;乔阳被李无忧一吓,汗湿重甲,心头惶恐比城门下的走过的王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满脸冰霜的寒士伦是裹着毯子进城的,这让他从此之后对慕容幽兰有了一种近乎天然的畏惧;至于夜梦书,他现在的工作是唐袍哥的马夫。
同样的,四人都还名不显于天下,唯一天下知名的王定却只差没被唾沫淹死。
英雄正自落魄时。
卷六人间世〗第七十四章西瓜计划上
几不可见的下弦月如一抹残钩斜斜地挂在天际,夜凉如水。潼关地近塞外,昼夜温差极大,所以在内地闷热的夏夜,在潼关人看来,正是惬意凉爽的好时候。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传统,也有渐渐由塞外南移之势。
“不知道这算不算萧人在文化上的一种渗透呢”这样的想法本来不该出现在石枯荣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脑中,但围着火炉吃着西瓜,想起石依依,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个小妹的奇言怪行,“不知道他和柳随风相处得如何了”
“禀将军,李元帅请你去月华轩议事。”门外卫兵的话将他立时自回忆中拉了回来。
“这么晚了”石枯荣嘟囔了一声,但无论是出于这个两次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这个少年的崇拜和敬仰,还是对目前潼关最高军事长官的敬畏,他迅疾又干脆道,“你先回报元帅,我随后就到。”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过往名将帝王、文人骚客不计其数,是以名胜最多,斜依潼关东城山壁间的月华轩更是其中精华。
轩前有一副对联是“采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传为昔年明荒开国皇帝轩辕乘龙亲笔所书,石依依曾评价说“笔笔矫健,铁划银钩,字如其文,有尽收天下才俊、廊扩宇内之霸气”,石枯荣虽然一直不以为然,但那字中的杀伐之意,却也大合他的脾胃,于是他初时也常喜选此地为和手下议论军事之所,只是后来石依依怕朝中御史有谋逆之讥,这才无奈改到他处。
相对于表面的粗鲁无文,石枯荣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楚问委以重任镇守这新楚最后一道门户了,是以他前往月华轩的路上也充满了疑惑:“李元帅一来就改到此地议事,不知是投我所好,还是想借此告诉老子他甚至连我的过去都已了解,想给老子一个下马威呢”
轩中早已坐满了人。除开李无忧和慕容幽兰,尚有自己手下的两名万骑长蒙田、刘剑以及王定都不足为奇,但一名百夫长和新投靠的山贼军师寒士伦也赫然在列却让石枯荣大吃一惊。
“哟石将军人来就来了吧,还特意带个西瓜来犒劳大家,这个地主可是当得够尽责了。”李无忧微笑着,让他在自己下首坐下。
经李无忧这一提醒,众人这才发现石枯荣怀里果然抱了个西瓜,不禁都是愕然:西瓜于此时的潼关又非罕物,此时商议军机大事,石将军却带了一个大瓜来,是何道理莫非此瓜有非同寻常,足以影响战局胜败,还是说石将军借此暗示什么政治寓意
gu903();石枯荣这才想起刚才走的匆忙,怀抱大西瓜而不自知,当即尴尬一笑,说声“怕元帅辛苦,特来慰劳”,顺手将瓜放在李无忧面前的长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