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想不出来故事,于是就在前世听过的诸多笑话中挑了一个比较合时宜的讲了出来,逗得黄蓉捧腹而笑,花枝乱颤。
两人就这么说说笑笑,也不再划桨,任由小舟随风飘行,不知不觉间已经离岸十余里,只见数十丈外有一叶扁舟停在湖中,一个渔人坐在船头垂钓,船尾有个小童。
黄蓉指着那渔舟道:“烟波浩淼,一竿独钓,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一般。”
凌牧云点了点头:“确实很有意境,不过我觉得此情此景还是游湖赏玩更有妙趣,若是换了我来垂钓,我更喜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感觉。”
黄蓉笑道:“云哥哥,你是想做隐士么那可不行,我还没有在这花花世界玩儿够呢,等以后玩儿累了,我再陪你归隐山林,你说好不好”
凌牧云拍了拍黄蓉的小脸蛋,笑道:“我也只是偶有所感随口说说,蓉儿你不必当真,如今咱们正是大好年华,还没有领略够这世界的美好,一时的闲适安逸倒是可以放松心情,但提归隐未免太早了些。”
黄蓉拍手笑道:“我就说嘛,咱们也就勉强算是初入江湖,连江湖的情趣还没有领略到多少,云哥哥你怎么能起归隐之心呢。嘻嘻嘻”
适逢一阵轻风吹来,水波泊泊的打在船头,黄蓉随手荡桨,唱起歌来:“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蒿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唱到后来,黄蓉的声音渐转凄切,这是一首水龙吟词,抒写水上泛舟的情怀,黄蓉她唱了上半阕,停下声来歇了一歇,眼中隐隐似有泪光。
凌牧云心中奇怪,正要开口询问,忽然湖上飘来一阵苍凉的歌声,曲调和黄蓉所唱的一模一样,正是这首水龙吟的下半阕:“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复国,可怜无用,尘昏白扇。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远远望去,唱歌的正是那个垂钓的渔父。歌声激昂排宕,甚有气概。
见此情景,凌牧云心中蓦地一动:“莫非是他”
第七十一章归云庄
话说凌牧云和黄蓉两人结伴游太湖,黄蓉触景生情摇桨而歌水龙吟词,谁想她唱了上半阙,那个湖上偶遇的渔翁忽然引吭高歌和了下半阙。黄蓉听着歌声,不禁怔怔出神。
凌牧云问道:“蓉儿,你怎么啦”
黄蓉道:“这是我爹爹平日常唱的曲子,想不到这湖上的一个渔翁竟也会唱。咱们瞧瞧去。”说着话划动船桨向那渔人所在的船靠了过去。
只见那渔人也收了钓竿,将船划了过来。两船相距数丈时,那渔人道:“湖上喜遇佳客,请过来共饮一杯如何”
黄蓉听他谈吐风雅,更是暗暗称奇,答道:“只怕打扰长者。”
那渔人笑道:“嘉宾难逢,大湖之上萍水邂逅,更足畅人胸怀,快请过来。”
数桨一扳,两船已经靠近。黄蓉与凌牧云将小船系在渔舟船尾,然后跨上渔舟船头,与那渔人作揖见礼。那渔人坐着还礼,说道:“请坐。在下腿上有病,不能起立,请两位怨罪。”
凌牧云与黄蓉齐道:“不必客气。”
两人在渔舟中坐下,只见船中只有两人,渔翁在船中安然稳坐,船尾一个小童在煽炉煮酒。凌牧云向那渔翁看去,只见他约莫四十左右年纪,脸色枯瘦,似乎身患重病,不过凌牧云可以看出,此人其实身负有上乘武功。至此凌牧云几乎已经确定了此人的身份,身负上乘武功,会唱黄药师平日里最喜欢唱的词曲,腿脚又不方便,又是出现在这太湖之上,定是昔日被黄药师迁怒打断腿逐出桃花岛的陆乘风了。
就在凌牧云念头转动之际,就听黄蓉说道:“这位哥哥姓凌,晚辈姓黄,一时兴起,在湖中放肆高歌,未免有扰长者雅兴了。”
那渔人笑道:“得聆清音,胸间尘俗顿消。在下姓陆。两位小哥今日可是初次来太湖游览吗”
“正是。”凌牧云点点头道,听他自报姓陆,凌牧云心中再无半点怀疑,这人就是陆乘风。
陆乘风命小童取出下酒菜肴,斟酒劝客。四碟小菜虽然比不上黄蓉所制,味道却也殊为不俗,酒杯菜碟皆是洁净精致,一看便知价格不菲,显然是出自富贵人家。凌牧云对此毫不奇怪,陆乘风自家本就是太湖大户,儿子陆冠英又是太湖水盗之首,家资可谓巨富,区区一点餐具自然不在话下。
三人对饮了两杯。陆乘风道:“适才小哥所歌的那首水龙吟情致郁勃,实是绝妙好词。小哥年纪轻轻,居然能领会词中深意,也真难得。”
黄蓉听他说话老气横秋,微微一笑,说道:“自从宋室南渡之后,词人墨客,无一不有家国之悲,这也是在所难免”
陆乘风连连点头赞成,两人谈起诗词,甚是投机。其实黄蓉小小年纪,又有什么家国之悲至于词中深意,更是难以体会,只不过从前听父亲说过,这时便照搬说了出来,言语见解自然独到精辟,极为不凡,而陆乘风本就是黄药师教出来的徒弟,文化思想也与黄药师一脉相承,此番听黄蓉照搬的黄药师见解,自然觉得精辟之极,忍不住连连击案赞赏。
又谈了一会,眼见暮霭苍苍,湖上烟雾更浓,陆乘风发出邀请道:“在下今日能与两位偶遇实属有缘,而且在下家就住在湖滨,因此冒昧的想请两位去盘桓数日。寒舍附近颇有峰峦之胜,两位反正是游山玩水,还请务必赏光。”
黄蓉转而看向凌牧云:“云哥哥,你看呢”
凌牧云见陆乘风邀请诚恳,又知道接下来在他的庄中还有好戏可看,于是点头道:“蓉儿,那么咱们就叨扰陆先生几日吧。”
陆乘风见他们两人答应,顿时大喜,就要请凌牧云两人随船去他家,凌牧云谈及要先回渔家还船并去牵回坐骑,于是陆乘风便先划船自归,让他那随身侍奉的童子跟随凌牧云两人一同前去那渔家还了船,牵了坐骑,然后由那童子出面在湖畔的一户人家取了一艘大船,找了船夫,牵了驼马上船,请凌牧云和黄蓉二人上船坐了,随即开船入湖。
几名健壮船夫在童子的指引下划桨行舟,在湖中行了数里,来到一个约有数里方圆的湖中岛之前,在青石砌的码头上停泊了船,凌牧云和黄蓉两人便在那童子的引领下上了岸。上得岸来,只见前面楼阁纡连,竟是好大一座庄院,过了一道大石桥,来到庄前,只见庄门处有一匾额,上写“归云庄”三个大字,庄门前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领着五六名从仆过来相迎,到了两人近前拱手一礼道:“家父命小侄在此恭候二位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