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张国基再次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不过很快就板起脸来,向着张玉森然问道:“张玉,这是怎么回事”
张玉此刻已经麻木了,心里拔凉拔凉地。此时的他,已经彻底绝望了,木然说道:“启禀皇上,张玉反复无常,出尔反尔,非微臣之过。臣曾询问过通判宋青山,宋大人也说这个黄十三的确状告过纪大人,皇上可以问问宋青山。”
张国基还没开口说话,时迁越众而出,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高声说道:“启禀皇上,这是南诏通判宋青山上的奏折,今天刚刚接到。”
张国基点头说道:“时爱卿,你念来听听。”
时迁打开奏折,大声念了出来:“仙人台记,纪云。永历二十三年,纪云镇守南诏州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迁人虽然长的瘦弱,却有着一付好嗓门,这篇仙人台记给他读的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大堂上的众人,除了纪云之外,彻底无语了。
这个纪大学士太牛叉了,上次整了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次又整了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的道德高度,已经上升到了全体读书人需要仰望的地步。
张国基只听的心xiong大畅,浑身上下连三万六千个汗毛孔都是无比舒泰。纪云的这句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眼里。若是普天之下的官员都做此想,朕的江山何愁不能千秋万代
嗯,这篇仙人台记,更应该上邸报。不但要上邸报,还要召集所有官员认真学习这种精神。
张国基正美滋滋地出神,忽然听到堂下传来痛哭声。张国基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个黄十三怎么还没完没了了,你作完证了,朕也赏赐完了,还哭个什么劲啊
张国基抬头向下望去,发现黄十三正傻乎乎地跪在地上,哭的人不是他。
搭眼一扫,哭的人原来是赵阁老。看赵阁老哭的痛快劲,完全不亚于黄十三。
张国基不由一阵头疼,这老家伙一哭,只怕又要大发感慨了,又要趁机为纪云求情。
不行,若是任由他发挥,又要哭个没完没了。朕现在是怕了他了
张国基沉声说道:“纪云强抢民女一案,至此真相大白。张玉胆大妄为,肆意收买罪证,意图谋害忠良,其罪不容赦,按律当诛。黄十三虽是乡野村夫,但也懂得忠义大节,虽有欺瞒之罪,念其忠义,姑且放过。赏忠厚之家匾额一块,黄金百两。退堂”
说完,站起身来,龙行虎步大踏步走出了大堂。一众太监匆匆忙忙跟了出去。
正文第十六章:台阶第十六章:台阶
大堂内的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做会心一笑。似乎皇上有此举动,完全在他们意料之中。
赵阁老见皇上走了,用官袖抹了抹眼泪鼻涕,停止了哭泣。
只有纪云傻眼了,你审了半天案,不就是审的我的案子吗
原告被你整死了,证人被你赏赐了,那作为被告的我呢怎么连提都不提
审案的人竟然能把被告给忽略掉,纪云对张国基的敬业精神,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纪云照旧回到了诏狱,反正诏狱里面也tg好的,你不说话我就在里面住着吧。
经过两次御案,纪云在诏狱中的地位得到了无限提升。
如果说刚进来的时候是贵宾待遇的话,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大爷级别。
没办法,人家纪大学士的表现太牛叉了。如果诏狱的这帮狱卒招待不好,一旦传扬出去,估计出门能被群殴致死。
纪云现在在皇城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一时无两。
首先是两次御案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两次御案中的证人,无不被纪大学士的高风亮节所打动。
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搭救纪大学士。
这样的事迹,不要说现代,就算向前追溯几千年,数数历史上的人物,也数不出几个人。
再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纯道德名言带来的影响。
要说以前纪云在寒园文会上出风头,和连中三元的事迹,不过是显示了其才。而现在,则是彰显其德。
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德才兼备。
可以说,这两者之中任意具备一项,就能称得上是不世出的人才。这两者合在一起,纵观异界整个人类历史,只怕也找不满一巴掌的数字出来。
能有幸和这样的大贤大圣生活在同一年代,几乎人人都引以为豪。
八皇子书房内,张世昌心情极好,悠然品着茶,怡然自得地对李文轩说道:“文轩,这件事你布置的很好,想必三哥那边要郁闷了。这个纪大学士能得到如此高的声誉,你功不可没啊。”
李文轩摇头说道:“殿下,直到今日,我才算彻底折服于纪大学士。殿下选才的眼光,的确要比属下高明。蓉城那边的事,是纪云自己解决的。南诏那边的事,属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连属下自己都没料到事情会如此容易地办成,南诏通判宋青山和平壤百姓的工作,几乎可以说完全不费力气。就算黄十三这个人选费了一点心思。
南诏百姓对纪大学士的爱戴,完全是发自肺腑。就算没有黄十三,说不定也会有一个李十三张十三出头。纪大学士的声誉,都是他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和属下没有丝毫关系。
殿下若是能得到如此贤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