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许久不见的姐妹来食堂,肯定要点碗食堂特色馄饨。
晚上再来吃鱼粉,完美。
张蕙心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咬下炸猪排,意料之外的美味:“挺香。”
“不香我能专门点给你吃?你又不会待很长时间,肯定让你把食堂最好吃的几道菜先吃一遍。”
张蕙心:“原来以为你是夸张说法,没想到食堂味道真的不错。”
严松梅:“肯定的,我外甥媳妇对味道把关很严格,卖得不好的菜很快会换下来,过年期间食堂放十天假,你回来得不凑巧,如今赶上了,肯定要带你来尝尝。”
严松梅和张蕙心平时并不联系,两人已经熟悉到即使许多年不见,见到面也有非常多话要说的关系。
第89章
吃完午饭,严松梅把稿子拿给张蕙心看,张蕙心看完内容评价道:“不适合上报纸,适合上杂志,这篇稿子我收了,有钱的话我寄回来。”
“稿子的钱就不用了,如果选中的杂志我们省城没有,你那里有的话,把杂志寄过来就好。”
严松梅没想着钱,沈立秋更没有,她还能图一点稿费?
当然,有最好,没有也不强求。
她们吃到一半的时候,客人开始多起来。
吃午饭的时间,大家都赶着来吃饭。
张蕙心见到这么多人,问严松梅这真是私人食堂吗?
她还没见过私人食堂生意做得如此好的。
严松梅:“是私人食堂,酒香不怕巷子深,味道好就不愁没客人,我外甥媳妇还打算将食堂做大,食堂是去年开始做的,还没做满一年。”
“一年不到做成现在这样,本事很大。”张蕙心不得不佩服。
严松梅:“也没赚多少钱,一次洪灾,挣来的钱全扔水里了。”
“说扔水里也没错,你家里扔得不少吧。”
“是挺多的,差不多扔完了,我们扔的是钱,许多农民血汗打水漂,他们才是真的惨,希望今年夏天的风雨小点,一年到头都是洪灾大风可遭不住。”
夏天的雨量比其它季节更大,再来一次洪灾实在够呛。
吃完午饭,严松梅和张蕙心出去逛逛,路上继续说洪灾的事情。
严松梅知无不言,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诉张蕙心,叫张蕙心写新闻报道实事求是,别写得太夸张,告诉她一些注意事项。
张蕙心是专业人士,被门外汉指导几句,她也没生气,甚至应和几句。
她们两个认识许多年,严松梅是什么样的人,张蕙心自然了解。
严松梅想说话,没有大毛病的话,她会认同她,听她讲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两人吃完饭离开,杨东才下班,打好饭来办公室,问了沈立秋一件事。
沈立秋听完:“打八折行吗?再便宜我就没赚头了。”
她家东哥说孔永英想多买些饭票,能不能便宜点。
能便宜点,但也不能给太大折扣。
洪灾前免费都行,洪灾后,能挣一点是一点,不能总上赶着当冤大头。
杨东:“不然九折?八折没多少赚头。”
“我这里正好还有一叠饭票,他想买的话,东哥你拿给他好了,钱就交给你补贴家用,别给我了,九折也行,钱都归你。”
孔永英认为工资遭不住顿顿食堂,他每次到食堂总想多点几道菜。
为了省钱,以后来食堂就带一张饭票,不带钱了。
只有一张饭票在身上,怎么想都会省下不少钱。
正好杨哥是食堂老板的老公,能讨个便宜。
杨东没拒绝钱,给他钱他就收着,他还挺喜欢攒钱的。
说完孔永英的事情,沈立秋说起电视机,休息日她想去看看电视机。
杨东:“立秋,你和哪个厂子合作挣大钱了?”
除了合作挣大钱,他想不到别的原因。
沈立秋:“没有,是买电风扇的时候,顺便看看电视机,食堂现在有电风扇,不够,除了员工干活要吹电风扇,食堂里的电风扇也该安排起来。”
食堂电风扇也不多,买冰柜送的。
夏天吃饭是个大考验,没电风扇,胃口也没了大半。
食堂正好有冰柜,可以空出地方卖冰棍。
不是她自己想随时吃到冰棍,她是为了食堂的钱途。
杨东:“买吊扇的话,确实要好好看看了,质量一定要好,质量太差掉下来砸到客人就出大事了。”
“买来吊扇叫自家员工定期检查,哪里松动了,总能听出来,看出来。”